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91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019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35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木薯柠檬酸废水的厌氧处理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作为主要原料的江苏某柠檬酸厂 ,其废水处理系统将原有的发酵罐改造成UASB后 ,运行结果表明 :UASB进水水温在 38~ 4 2℃ ,出水CODCr保持在 10 0 0mg L以下 ,处理效率保持在 95 %左右 ,CODCr 有机负荷达到了9kg m3·d ,污泥实现颗粒化 ,在工程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数据 ,对设计或操作UASB反应器 ,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12.
反硝化颗粒污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上流式污泥床(UpflowSludgeBlanket简称为USB)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在基质中添加较高浓度钙离子(300mgCa2+/L)条件下,系统中形成了大量颗粒污泥。本试验对USB反应器进行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颗粒污泥的形态、组成、结构进行了定性的研究,并对其不稳定性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13.
含高浓度无机盐的肝素钠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培养和驯化耐高浓度无机盐的厌氧和好氧微生物对NaCl和Na2 SO4 含量总和在 3 %左右的肝素钠废水直接进行生化处理 ,废水中的COD、BOD5、SS等污染因子去除率达 90 %以上。成功地解决了在高浓度无机盐存在下无法直接采用生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重大难题 ,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914.
反硝化新工艺生物膜-电极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型反硝化工艺 -生物膜 电极反应器 (BER)的作用机理 ,综述了影响BER处理能力的因素 ,提出了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15.
脱硫反应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硫反应器是脱硫工艺的核心装置 ,其技术和脱硫指标将制约和决定脱硫工艺的效率。在分析中 ,比较全面地介绍和比较了近年来主要的烟气脱硫反应器设备和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指出了脱硫反应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16.
赵丽红  陈威 《化工环保》2019,39(1):11-15
设计了一种白腐菌糙皮侧耳高效降解废水中碱木素的改进型气升式反应器,研究了内套管的开孔高度与脱色率的关系,并采用分批进料方式考察了改进后反应器中白腐菌对碱木素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套管的最佳开孔高度为45 cm;改进后反应器的漆酶酶活、COD去除率、脱色率分别最高达到了89.33 U/L、87.3%和81.39%,较改进前分别相对提高了17.5%、43.3%和39.6%。  相似文献   
917.
利用过渡金属离子Fe^2+和Mn^2+作为催化剂,耦合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吸收HCHO,研究了各种反应参数变化对吸收效果的影响,并借助GC-MS技术探究了微纳米气泡氧化吸收HCHO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CHO吸收率随着吸收液pH、NaCl浓度、SDS浓度及过渡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低浓度的NaCl有助于HCHO的吸收;在进气HCHO质量浓度0.4 mg/m^3、循环9次的设定工况下,最佳工艺条件为吸收液pH 4、NaCl质量浓度0.1 g/L、SDS质量浓度7 mg/L、Fe^2+/Mn^2+浓度2.0 mmol/L;在此条件下,Fe^2+和Mn^2+催化体系的HCHO吸收率分别达82.6%和90.4%。GC-MS分析结果显示,微纳米气泡氧化吸收HCHO的主要有机产物为乙二醇。  相似文献   
918.
热解技术是一种优秀的有机固废处理技术,其具有环保、减量化、资源化等优点,热解技术的核心是热解反应器。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热解反应器的特点及其研究与工程应用的进展,为下一步引进与开发热解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19.
撞击流反应器萃取电镀废水中Cr6+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用撞击流反应器对模拟含铬电镀废水中的Cr^6+进行了萃取脱除实验研究。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单级化学萃取相比,撞击流反应器利用两喷嘴的射流作用在两流体相对撞击时获得高效传质区域,能有效强化液液萃取的相际传质过程,其单级萃取率最多可提高20.11%。当萃取剂中TBP的体积分数为10%、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2、萃取时间为1min、H^+的浓度为1.0mol/L时,通过实验得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喷嘴间距离为喷嘴直径的3.4倍,搅拌转速600r/min,萃取温度30—40℃,在此条件下Cr^6+的萃取率为31.5%。  相似文献   
920.
A moving bio-film (MB), made from the inner tube of used tyres was applied in a conventional-aerobic-SBR for increasing the syste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bio-sludge due to good sedimentation (the density of 1.925+/-0.21 g/cm(3)), non-biodegradability and re-usability of the media without any regeneration. The total bio-sludge mass of the MB-aerobic-SBR was about 3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aerobic-SBR 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of the F/M value of the system and amount of suspended bio-sludge waste. The amount of suspended bio-sludge waste, SVI and SRT of the MB-aerobic-SBR under a low organic loading of 80+/-9.3g BOD(5)/m(3)-d were 1,485+/-146 mg/d, 51+/-3.7 ml/g and 10.1+/-5.1 days, respectively while they were 1,800+/-152 mg/d, 69+/-4.0 ml/g and 8.3+/-5.3 day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ventional-aerobic-SBR. The BOD(5), TKN and TP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MB-aerobic-SBR were about 1-2, 2-3 and 10-12% higher, respectively,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aerobic-SBR. Also, the BOD(5) and 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MB-aerobic-SBR were higher than 95% even when the system was operated with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800 mg/l BOD(5) under a very low HRT of 1.5 days (organic loading of 528+/-50.8 g BOD(5)/m(3)-d). The effluent BOD(5), COD,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suspended solids of the MB-aerobic-SBR under a high organic loading of 528+/-50.8 g BOD(5)/m(3)-d were 45+/-5.1, 37+/-3.6, 4.1+/-1.0, 1.5+/-0.80 and 41+/-2mg/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