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一系列镁铝摩尔比不同的碳酸根型水滑石(LDHs),经500℃高温煅烧制备出镁铝复合氧化物CLDH,并用X-射线、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表征。考查了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LDHs和CLDH处理阴离子染料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以镁铝摩尔比为3:1时制得的水滑石对活性艳红X-3B溶液的脱色效果最好。水滑石LDHs及其焙烧产物CLDH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60min和30min;在较宽的pH范围内二者的脱色性能稳定,且CLDH对该染料的吸附效果要优于LDHs。LDHs及CLDH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25℃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63.77mg/g和875.23mg/g。LDHs及CLDH的吸附机理分别为离子交换和层状结构重建。饱和吸附后的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22.
用铁泥制氧化铁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苏闽  王红艳 《化工环保》1999,19(6):357-360
研究了以染化厂废料铁泥和工业废硫酸为原料,采用高温干法制取氧化铁红的工艺,简要介绍了该法生产氧化铁红的反应机理,探讨了氧化剂,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工艺条件,提出了工业生产流程和尾气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3.
新型低温CuO/AC脱硫剂制备——煅烧温度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首次将炭载型CuO/AC用于烟气脱硫,在最经济的烟气脱硫温度窗口(120~250℃)显示出高的脱硫活性.考查了煅烧温度和煅烧后脱硫剂的预氧化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了TPD和EXAFS表征.结果表明:经250℃煅烧的CuO/AC脱硫剂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200℃煅烧,前驱体Cu(NO32未完全分解;高于250℃煅烧,活性组分CuO被载体C部分还原为金属Cu 微晶,从而发生烧结、聚集,以上均导致脱硫剂活性的下降.尽管不同温度煅烧的CuO/AC表现出大的脱硫活性差异,但吸硫后均生成同一反应产物CuSO4.250℃煅烧的CuO/AC脱硫剂Cu 以CuO和Cu2O形态存在,其中的Cu2O在200℃很容易氧化成CuO  相似文献   
24.
为获得高效催化活性的光催化材料,研究不同煅烧氛围对材料在可见光下催化性能的影响,以膨胀珍珠岩(EP)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煅烧氛围(O2和/或NH3)下制备Fe2O3/TiO2负载EP的光催化复合材料〔Fe2O3-TEP(O2)、Fe2O3-TEP(NH3)、Fe2O3-TEP(O2,NH3)、Fe2O3-TEP(NH3,O2)〕,采用EDS(X-射线色散能谱)、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①复合材料成功负载了Ti、Fe元素,负载的TiO2以锐钛矿型存在,Fe2O3的掺杂增强了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②不同的煅烧氛围明显影响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性能,其中,Fe2O3-TEP(O2,NH3)的光催化性能最好,4 h后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87.59%,Fe2O3-TEP(NH3,O2)、Fe2O3-TEP(O2)和Fe2O3-TEP(NH3)4 h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则分别为65.02%、62.48%和47.48%;③在试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反应符合一阶反应动力学方程,Fe2O3-TEP(O2,NH3)、Fe2O3-TEP(NH3,O2)、Fe2O3-TEP(O2)和Fe2O3-TEP(NH3)相应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08 3、0.004 3、0.004 3和0.002 7 min-1.研究显示,通过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Fe2O3-TEP)经煅烧后所得矿相均一;Fe2O3掺杂TiO2可形成Ti—O—Fe键,减小TiO2固有的禁带宽度;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也受到煅烧氛围的影响,先O2后NH3煅烧条件下所得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5.
焚烧飞灰预处理工艺及其无机氯盐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WCCB(水洗+烧结)预处理工艺能更高效更节能地去除飞灰中的氯化物,以利于其作为水泥原料的使用.水洗工艺条件为两次水洗、水固比均为3∶1,搅拌速度均为150 r.min-1,第一次水洗时间5 min,第二次水洗时间10 min;利用原焚烧炉进行烧结处理,温度为1 000℃,10%氧气含量,停留时间1 h.本研究尝试了3种焚烧飞灰:节煤器出来的飞灰、石灰干法中和酸性气体后布袋收集的飞灰、NaHCO3中和酸性气体后布袋收集的飞灰.经该工艺处理后,焚烧飞灰残渣量减少20%以上,氯减少94%以上,尤以NaHCO3中和得到的飞灰削减量为最,分别达到了72.1%和99.8%.采用同步辐射的X射线吸收近边精细结构(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XANES)和普通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无机氯盐在工艺过程中的行为,发现焚烧飞灰中主要的氯盐主要有NaCl、KCl和CaCl2.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的酸中和剂会影响无机氯盐的生成.焚烧飞灰中难溶性无机氯盐的结构与Friedel’s盐相似,并且与CaCl2有关系.  相似文献   
26.
考察了以RuCl3·3H2O为前驱物,以AC(颗粒活性炭)为载体制备Ru/AC时,焙烧氛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Ru/AC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BET(brunner-emmet-teller method,比表面积测定)和SEM(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氛围中制备的Ru/AC活性有较大差异:在N2焙烧氛围中,容易形成去除BrO3-的有效活性组分(RuO2);而在真空焙烧氛围中,几乎没有活性组分的产生;在H2-N2〔φ(H2)为1.5%,φ(N2)为98.5%〕氛围中焙烧,负载在AC上的活性组分有Ru0(单质钌)和RuO2. 焙烧温度对Ru/AC去除BrO3-的性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高温有利于AC的石墨化进程,载体性能得到优化;但焙烧温度过高(1 000 ℃)时,会产生金属颗粒团聚现象;最适宜的焙烧温度为900 ℃. Ru/AC的活性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焙烧时间为3 h时,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得到提高且有效活性组分能够均匀地分散在AC载体上. 综上,Ru/AC催化剂的最优焙烧条件:焙烧氛围为N2,焙烧温度为900 ℃,焙烧时间为3 h. 在该条件下制备的Ru/AC利于形成去除BrO3-的活性物质RuO2,并且其能够均匀地分布在AC载体上,使催化反应进行得更为彻底,可在2 h内将BrO3-全部去除.   相似文献   
27.
煤矸石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冯彬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7):349-351,353
从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入手,论及煤矸石活性的来源,并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未燃煤矸石的最佳煅烧温度和养护地煤矸石制度制品强度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以高岭石为主的煤矸石最佳煅烧温度为650~950℃;以云母矿为主的煤矸石,最佳温度为1000~1050℃。(2)不同养护条件下,制品强度活性的关系为:蒸压制品大于蒸养制品,养制品大于自然常温养护制品。  相似文献   
28.
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O42-/TiO2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静态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特性的SO42-/TiO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Ⅵ)的行为,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TiO2在300-600℃下焙烧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而在700℃及800℃下焙烧其催化活性显著降低.SO42-/TiO2的这种催化特性是由其吸附性能、晶相组成及表面酸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29.
煅烧对粉煤灰合成4A沸石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煅烧对粉煤灰合成4A沸石除炭(有机物)增白和活化的两个作用,试验确定了粉煤灰最佳的锻烧条件:温度为850℃,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煅烧,通过XRD、SEM分折和白度测定,结果显示:破坏了粉煤灰中的晶相结构和溶解了玻璃体,白度达到了63。  相似文献   
30.
吸附染料后的废弃Mg(OH)2/AC复合材料经高温焙烧得到MgO/AC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MgO/AC的最佳焙烧条件,采用差热-热重、BET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对弱酸性艳蓝RAWL的吸附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更适合描述MgO/AC对弱酸性艳蓝RAWL的吸附过程.4次再生后的MgO/AC对弱酸性艳蓝RAWL吸附能力仍可达到新鲜MgO/AC的1.08倍,是新鲜Mg(OH)2/AC吸附能力的2.11倍,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廉价高效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