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14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620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聚糖原菌富集实验及其内源过程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啟林  郝晓地  曹亚莉 《环境科学》2011,32(4):1034-1041
细胞衰减是微生物内源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由细胞死亡引起的数量衰减和由细胞活性降低引起的活性衰减两部分.通过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速率(VFAUR)测定、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及LIVE/DEAD细胞染色技术,研究了富集聚糖原菌(GAOs)在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中好氧环境下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当T=30℃、进料中m(COD)∶m(P)=100时,SBR系统中GAOs富集比例达94%.测定和计算表明,SBR富集系统中GAOs衰减速率和死亡速率分别为0.132 d-1和0.034 d-1,其数量衰减和活性衰减占其细胞总衰减比例分别为26%和74%.可见,GAOs数量衰减只占其细胞总衰减中很小一部分,而绝大部分衰减由活性衰减所引起.  相似文献   
172.
缓冲液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琳  袁林江  丁擎 《环境科学》2011,32(5):1524-1528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应用于废水处理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除污产能的绿色技术.但MFC运行过程中采用磷酸盐缓冲液不符合除污产能要求,增加水体富营养化趋势且增加水处理成本.试验采用单极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以投加PBS(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相似文献   
173.
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以草除灵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此菌株初步鉴定为Methyloversatilis sp.,命名为MBLHC-2.对菌株MBLHC-2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时,菌株呈絮状生长;在30℃、pH 8.0的R2A培养基中生长...  相似文献   
174.
农药污染对蚯蚓的群落结构与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农药污染对蚯蚓的群落结构与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药污染程度增加,蚯蚓的种类和数量则减少。超微结构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重污染区壮伟环毛蚓(Pheretimarobusta)胃粘膜出现溃疡灶,并产生穿孔现象;在中污染区只有微绒毛萎缩病变;在重污染区发现肠粘膜上的纤毛发生紊乱及萎缩,纤毛顶端膨大呈球形。对精子观察可见在中污染区就出现了畸形精子。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重污染区壮伟环毛蚓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中的粗面内质网(RER)出现扩张,高尔基复合体也产生扩张状,线粒体发生肿胀,线粒体嵴消失呈空泡状。另可见细胞核膜间隙扩张、断裂,核染色质边集或减少,胞质呈大片空白。蚯蚓以上病变指标均能很灵敏反映土壤农药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5.
模拟酸雨对葡萄叶片和花粉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叶片和花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 经pH2 .5 和pH2 .0 的酸雨处理后叶片在短期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可见性受害伤斑,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下降.(2) 酸雨使叶片SOD活性及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 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并且这些指标的变化与酸雨pH值有显著的相关性.(3)叶片对酸雨处理引起的生理伤害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4) 酸雨对叶片的生长和花粉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6.
利用下水管网系统净化城市污水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了下水管网系统污水净化的模拟试验,比较研究了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4 种工艺净化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管网系统中设置固定化细胞,采用缺氧好氧工艺流程,可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60% 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7.
The grand skink, Oligosoma grande, is a diurnal rock-dwelling lizard from the tussock grasslands of Central Otago, New Zealand, whose diet includes a variety of arthropods and fruit. We conducted a field experiment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prey distribution on foraging behavior and spacing patterns. On sites where prey distribution was unaltered (control sites), males and females differed in diet and foraging behavior. Most male feeding attempts were directed at large strong-flying insects, and males used a saltatory search pattern that involved relatively infrequent moves of long duration. Females spent more effort catching small weak-flying insects and visiting fruiting plants. Their search behavior involved frequent moves of short duration. The placement of meat-bait on experimental sites led to a redistribution of large flies without influencing other prey types. Experimental females switched foraging strategy by adopting a search pattern of relatively infrequent moves of long duration,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attempts to capture large prey, and reducing the importance of fruit in their diet. Th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appeared to influence space use. On control sites, both sexes had comparably sized home ranges. On experimental sites, male home range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female home ranges. Received: 3 November 1997 / Accepted after revision: 13 Dec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78.
基因重组细胞在环境样品多氯联苯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发展快速、简便和廉价的检测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的多氯联苯技术,本研究利用重组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2个细胞系,检测从野外环境中所采集的水、底泥和生物样品中的多氯联苯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GFP和Luc荧光强度与多氯联苯标样浓度的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188和0.98239;具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器法(GC-ECD)的仪器分析比较,GFP和Luc的荧光强度与环境样品中的多氯联苯化合物含量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可用于受多氯联苯污染的环境样品筛选和半定量快速、简便、廉价检测.  相似文献   
179.
北京市夏季空气微生物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着重研究了夏季空气微生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比较分析了北京市空气微生物粒度分布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空气真菌和空气放线菌的粒度分布特征各不相同, 并且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空气细菌呈偏态分布,大于2.0 μm的粒子约占总数的80.0%,小于1.0 μm的粒子最少,约占9.0%.空气真菌呈对数正态分布,1.0~6.0 μm的粒子约占70.0%,小于1.0 μm的粒子最少,约占5.0%.空气放线菌粒度分布与正态分布恰好相反,大于8.2 μm和小于1.0 μm的粒子约占60.0%;3.0~6.0 μm的粒子最少,约占10.0%.此外不同功能区优势真菌粒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枝孢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粒度主要分布在F3,F4和F5(1.0~6.0 μm)中,约占总数的85.0%,呈对数正态分布.而交链孢属(Alternaria)和无孢菌(nonsporing)主要分布在前4级(>2.0 μm),分别约占总数的90.0%和75.0%,呈偏态分布.在过去1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北京市空气微生物粒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化,但是空气真菌粒度分布的峰值由原来的3.0~6.0 μm降低到2.0~3.0 μm.  相似文献   
180.
环境污染物的分子毒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研究污染物的毒理机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污染物毒作用的本质。综述了国内外分子毒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毒理芯片、单细胞凝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与毒理学研究中的特点、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子毒理机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