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14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620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采用恒电流模式,同时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阳极和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下偶氮染料苋菜红的电化学脱色。结果表明在0.6~1.5 mA/cm2时,电解槽中发生阳极电氧化和阴极电还原同时进行的成对电解脱色。成对电解的发生,可以提高电解槽的工作处理能力。当电流密度为0.9 mA/cm2时,脱色率达到95.5%。  相似文献   
762.
文章考察了鞘氨醇单胞菌QYY完整细胞对溴氨酸的好氧降解条件,并对其降解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完整细胞在最佳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7.0~8.0、摇床转速150r/min,磷酸缓冲溶液浓度为0.01~0.04mol/L时将溴氨酸完全脱色后产生3种产物:2-氨基-3-羟基-5-溴苯磺酸、2-氨基-4-羟基-5-溴苯磺酸为终产物;邻苯二甲酸为中间产物。其脱色过程中,大部分溴氨酸直接降解为终产物,仅有一小部分溴氨酸在降解过程中形成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则通过苯甲酸代谢途径开环。  相似文献   
763.
颗粒物表面酸碱特性与孔表面分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位滴定试验,证明了5种颗粒物的表面存在着一定量的OH-受体,其表面位浓度(Hs)在0.1219~0.3134 mmo.·L-1之间,表面位密度(DoH)在0.8586~2.1305个·nm-2之间,且不同采样点的颗粒物,其表面位浓度和表面位密度差别很大.所采集的5种颗粒物的孔结构接近平行板狭缝,孔尺寸分布不是均一的,平均孔径分布范围较宽(1.8~76nm);BET比表面积为9.5669~34.5605 m2·g-1,累积脱附孔体积为0.01729~0.06711 cm3·g-1,BJH脱附平均孔径为5.6768~7.7388nm,处于中孔范围,且平均孔径均大于其PSD峰值对应的孔径.通过分形FHH方程模拟N2吸附和脱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出这些颗粒物的孔表面分形维数Ds比较接近(2.68~2.82之间),但它们的分形标度区间不同.另外,采用热力学模型和分形FHH理论计算出的表面分形维数的差异主要归因于这些样品孔尺寸分布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764.
分析了现有各类安全与环境影响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拟分析思想的事故后果分析方法,选取伤害范围分析法和模拟预测模型对工业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与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其危险性进行分级,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工程项目,得到了工业重大危验源的各种事故伤害影响范围以及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实践证明,此方法能够对工业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与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765.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装置耦合零价铁脱氮和生物阴极,研发基于铁阳极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可有效避免脱氮过程中外源有机物的添加,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本文以MFC装置为平台,零价铁为阳极,附着生物膜的碳刷为阴极,组成零价铁自养反硝化装置.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不同起始pH(5~9)、不同外接电阻(50~2000Ω)、不同阴极电导率(0~232g·L-1)和不同起始基质浓度(42~800 mg·L-1)对零价铁自养反硝化效能和MFC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脱氮作为首要目标,产电作为次要目标时,零价铁生物自养反硝化体系最佳起始pH为7,最佳起始硝氮浓度为200 mg·L-1,最佳阴极电导率为添加116 g·L-1,最佳外接电阻为1000Ω.对自养反硝化效能影响因素的探究将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探明碳阴极生物脱氮过程的主要干扰因素,提升生物自养反硝化技术效能.  相似文献   
766.
我国十分重视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监测和处置.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实时在线监测重金属污染事件的漂浮阴极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漂浮阴极SMFC传感器).该传感器阳极埋设在淹水土壤中,阴极漂浮在水面作为污染响应元件,并向阴极分别加入Zn2+、Cd2+、Co2+、Ni2+、Pb2+、Cu2+、Cr6+溶液以模拟水体重金属污染事件,以探究该传感器电信号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Cu2+和Cr6+污染引起传感器出现明显的电压峰,而其他5种重金属污染则未引起明显的电信号响应.该传感器电压信号对Cu2+污染的最低检测限为5 mg·L-1,灵敏度为1.06 mV·L·mg-1,线性范围为5~40 mg·L-1;Cr6+污染的最低检测限为40 mg·L-1,灵...  相似文献   
767.
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检测了不同浓度(0、0.2、0.4、1.2、2.0、2.8mg·L-1)的三唑磷溶液对沼水蛙蝌蚪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唑磷染毒24h(≥1.2mg·L-1)及72h(≥0.2mg·L-1)后,蝌蚪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比对照组均有极显著的提高.在同一时间下,随着三唑磷浓度的增大,蝌蚪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总体上随之增加;在同一浓度下,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低浓度组(≤0.4mg·L-1)微核率出现逐渐升高趋势;高浓度组(≥1.2mg·L-1)微核率则先增加后降低.染毒24h后,彗星试验的各项指标Tail Length、Comet Length、Tail Moment和Olive Tail Moment均随三唑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现极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当三唑磷浓度达到0.2mg·L-1时,与对照组相比,DNA总体损伤水平(Comet Assay Tail Factor)显著提高.实验表明三唑磷对蛙类蝌蚪会造成一定的遗传损伤,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在检测污染物对蝌蚪的遗传毒性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8.
Abstract:  Much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identifying traits that can act as useful indicators of how habitat loss affects the extinction risk of species, and the results are mixed. We developed 2 simple, rapid-assessment models of the susceptibility of species to habitat loss. We based both on an index of range size, but one also incorporated an index of body mass and the other an index combining habitat and dietary specialization. We applied the models to samples of birds (Accipitridae and Bucerotidae) and to the lemurs of Madagascar and compared the models' classifications of risk with the IUCN's global threat status of each species. The model derived from ecological attributes was much more robust than the one derived from body mass. Ecological attributes identified threatened birds and lemurs with an average of 80% accuracy and endangered and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with 100% accuracy and identified some species not currently listed as threatened that almost certainly warrant conservation consideration. Appropriate analysis of even fairly crude biological information can help raise early-warning flags to the relative susceptibilities of species to habitat loss and thus provide a useful and rapid technique for highlighting potential species-level conservation issues. Advantages of this approach to classifying risk include flexibility in the specialization parameters used as well as its applicability at a range of spatial scales.  相似文献   
769.
为进一步提高重组Bacillus subtilis WSHB06-07发酵生产角质酶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pH两阶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考察了温度(27~40℃)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研究发现,37℃适于菌体生长而30℃适于菌体产酶.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菌体比生长速率及产物比合成速率的变化,确定了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即0~4 h时控制温度37℃,4 h后将温度调至30℃.通过采用这一优化策略,角质酶酶活和生产强度分别可达312.5 U/mL和13.02 kU L-1 h-1,相比恒定温度37℃控制模式下分别提高了83.4%和10.9%.图6表2参13  相似文献   
770.
为了探讨Cd污染对海藻DMS生产的可能影响,以模拟实验方法,为期3周进行Cd对海洋甲藻类的前沟藻(Amphidinium hoefleri)生产DMS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Cd可以抑制前沟藻种数数量的增长,对照组藻细胞最大数量是高浓度组(10mg/L)的25倍;Cd可以促进前沟藻细胞生产DMS,其中高浓度组细胞DMS产率大约是对照组的10倍;Cd对藻数量的抑制作用和对藻生产DMS的促进作用共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