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849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221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1056篇
基础理论   155篇
污染及防治   47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畜禽养殖场臭气成分复杂,完全去除较为困难。生物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脱臭方法,其中能否将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是影响生物法去除恶臭气体效率的重要因素。本实验采用定时定量投加Na2S的方式驯化活性污泥,并选用MLSS浓度和SO42-浓度增量变化2个指标作为污泥驯化成熟的指标,比传统的以MLSS作为污泥驯化成熟的指标更准确。采用循环污泥的挂膜方式,运行2 d后,通入新鲜的空气和H2S气体,2周后反应器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592.
基于Donnan分离原理,研究磷酸盐离子在无电压条件下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迁移过程以及膜内磷酸盐的分布。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膜采用NaCl溶液浸泡预处理后,促进磷酸盐离子的第1步迁移过程,磷酸盐离子的迁移去除效果提高5%。受体液NaCl浓度是阴离子交换膜内磷酸盐含量的控制因素,其浓度从0.001 mol/L增加至0.1 mol/L时,膜内磷酸盐含量由0.077 mg/cm2降至0.002 mg/cm2。受体液NaCl浓度较高时,有利于促进磷酸盐离子的第3步迁移过程,且2层膜内磷酸盐含量的分布由给体液至受体液呈递减趋势。温度升高,低浓度受体液条件下膜内磷酸盐的含量增加,对高浓度受体液条件下膜内磷酸盐的含量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593.
采用共混合法制备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找出其组分的最佳配比.利用该催化吸附剂对烟气进行脱硝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床层温度对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去除NO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可以对烟气进行直接催化分解脱硝,其最佳的焙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50~500 ℃和3~4 h,脱硝率可达85%~95%.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脱硝处理前后的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进行了分析,探讨其脱硝的机制.  相似文献   
594.
提出了一种新的TiO2/Ge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物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GeO2复合膜、pH=6.7、过氧化氢(H2O2)浓度为400 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有机废水通过该反应器处理后,其COD值降为57mg/L。能使有机污染物全部降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95.
臭氧/高锰酸盐预氧化对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臭氧(O3)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对水源水预氧化的助凝效果及其对后续陶粒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预氧化剂投加量均为2 mg/L时,PPC的助凝效果较为明显,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氧化剂时的85.7%和24.2%提高到88.3Z和35.2%;O3能够增加沉淀后水的可生化性,使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由0.97L/(m·mg)降至0.89 L/(m·mg).PPC预氧化有助于生物过滤对浊度的稳定去除,而O3预氧化则有助于生物过滤对DOC的去除.与O3预氧化相比,PPC预氧化有利于后续生物过滤运行初期对NH4 -N的去除,二者后续生物过滤在前3个月对NH4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6%和73.1%,运行后期二者NH4 -N去除率接近.当进水NH4 -N大于2.0 mg/L时,DO是其去除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96.
以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和钛钨粉(5%WO3-TiO2)为载体,制备了系列钒和钨负载量不同的钒钛催化剂,考察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钾、钠和钙)对催化剂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钾、钠和钙对钒钛催化剂的中毒影响大小顺序为钾钠钙。提高钒钛催化剂中钒的含量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SCR活性和抗碱金属中毒性能,但高钒负载量(4.5%V2O5)造成催化剂氮气选择性明显下降,氧化亚氮生成显著增加。钨的添加有利于提高钒钛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抗碱金属中毒性能,对氮气选择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97.
采用包埋法制备出一种复合生物填料,测其各项理化性质,并以NOx模拟废气验证其脱硝性能。填料主要由碳酸钙、牛粪堆肥腐殖质、菌剂载体、水泥、轻质珍珠岩、立体网状纤维及脱硝功能微生物等复合而成,粒径12 mm×20 mm,自然堆积密度(471±0.8)kg/m3,持水量(49±1.3)%,比表面积3.91 m2/g,平均机械强度(427.3±0.2)N,pH为10.5±0.2。填料能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粘结强度,并具有营养缓释及pH缓冲能力。包埋脱硝功能微生物复合填料中初期微生物数量5.3 ×105 CFU/g,运行60 d后微生物数量达到8.6×108 CFU/g,闲置停运30 d微生物有所减少,但重启后净化效率基本不变。当进气负荷低于1 878 mg/(m3·h),气体停留时间为14.47 s时,BF1的去除率高达93.15%。  相似文献   
598.
在氧化锌法脱除烟气SO2工艺中,脱硫产物亚硫酸锌的氧化是实现锌、硫资源回收的关键环节。在pH为4~5,25℃等条件下,考察了锌、铁、镉离子对亚硫酸锌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铁离子对亚硫酸锌氧化过程有较强的催化作用,锌离子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而低浓度的镉离子几乎不影响氧化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锌、铁离子的独自催化氧化速率对各自的浓度均为0.5级响应,但在混合状态下,锌离子对铁离子的催化过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9.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不同含铜量的Cu—SBA-15介孔分子筛,并且用XRD、N2吸附、TEM以及uV—vis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以Cu—SBA-1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主要考察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处理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罗丹明B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罗丹明的脱色率明显高于TOC去除率,处理温度、初始pH对罗丹明B的脱色与氧化有重要影响。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100mg/L,H2O2初始浓度1.8g/L,催化剂量0.3g/L,温度60℃,pH为7.0,处理时间100min时,罗丹明B的脱色率为98.6%,TOC去除率为62.8%。  相似文献   
600.
本论文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了CuO催化剂,结合过硫酸氢钾,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采用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0.2 g/L,氧化剂浓度为0.25 g/L,pH值为7,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浓度为50 mg/L的苯酚降解率可达100%,TOC去除率达84%。进一步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能力。最后,通过自由基捕捉实验,考察了体系中的自由基种类,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CuO/过硫酸氢钾体系的催化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