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861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139篇
环保管理   117篇
综合类   1364篇
基础理论   120篇
污染及防治   40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采用SBR系统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研究了不同C/N、130和MLSS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去除率随着C/N、MLSS升高而上升;DO越低,总氮去除率越高;当进水CODCr与NH3-N浓度分别为420mg/L和112mg/L,DO和MLSS分别为1.5mg/L和5016mg/L时,CODCr、NH3-N及TN去除率分别为81.54%、96.57%和46.66%。根据试验结果,对同时硝化反硝化一个代表周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主要针对螺旋升流反应器技术特性,对工艺的好氧反应器进行了氧传递性能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器水深、曝气量等对螺旋升流反应器氧转移过程的影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氧传质总系数与螺旋升流反应器内表现气速的数学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螺旋升流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氧传递特性,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反应技术。  相似文献   
54.
生物转盘(筒)是处理中、小流量废水的一种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用新型填料式生物转筒作为关键设备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SS和LAS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当进水COD为1200~1700mg/L,BOD5为600~1200mg/L时,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特种胶塑复合管的抗张强度计算和生产实践,证明了矿用充填管路采用胶塑复合管是可行的。为矿用充填管以胶塑复合管替代铁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Municipal solid wastes generated each year contain potentially useful and recyclable materials for composites. Simultaneously, interest is high for the use of natural fibers, such as flax (Linum usitatissimum L.), in composites thus providing cos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o investigate the utility of these materials, composites containing flax fibers with recycle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were created and compared with similar products made with wood pulp, glass, and carbon fibers. Flax was either enzyme- or dew-retted to observe composite property differences between diverse levels of enzyme formulations and retting techniques. Coupling agents would strengthen binding between fibers and HDPE but in this study fibers were not modified in anyway to observe mechanical property differences between natural fiber composites. Composites with flax fibers from various retting methods, i.e., dew- vs. enzyme-retting, behaved differently; dew-retted fiber composites resulted in both lower strength and percent elongation. The lowest level of enzyme-retting and the most economical process produces composites that do not appear to differ from the highest level of enzyme-retting. Flax fibers improved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ver wood pulp and HDPE alone and were less dense than glass or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Likely, differences in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various flax fibers, while poorly defined and requiring further research, caused various interactions with the resin that influenced composit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57.
夹点技术--一种有效的清洁生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点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可用于能源优化、资源节约、废物减量及污染防治等方面,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介绍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聚合硅酸硫酸铝铁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段瑛博  衣守志 《化工环保》2005,25(3):239-242
在n(Fe A1)/n(Si)为0.5~1.0、n(Al)/n(Fe)为2.5~3.0、SiO2质量分数为2.3%、硅酸钠溶液的活化pH为5.5、硅酸钠溶液的活化时间为12min或SiO2的质量分数为2.0%、硅酸钠溶液的活化pH为6.0、硅酸钠溶液的活化时间为3min的条件下,制备出的聚合硅酸硫酸铝铁对废水的除浊效果最佳,除浊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59.
肖鸿  杨平  郭勇 《四川环境》2005,24(2):4-7,10
本实验采用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研究了系统的启动与运行性能,并对系统的NH3 N去除效果作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16℃~24℃的自然温度下,采用递增负荷、厌氧和好氧分期启动的方式,系统可在38天内达到较好的启动效果;在系统负荷运行期内,当系统总进水COD浓度平均值为3601 8mg/L,总出水COD浓度平均值为384 0mg/L,系统容积负荷平均值为2 54kgCOD/(m3·d),系统总HRT平均值为35 1h时,系统总COD去除率平均值达90 6%。实验还发现:当进水NH3 N浓度为280 3~350 7mg/L,整个系统的NH3 N去除率在68 5%~91 7%,平均为81 0%。由此说明,本反应器具有很好的COD去除性能和NH3 N去除效果,适合于处理COD浓度高且含有中等NH3 N浓度的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60.
采用改性活性炭粉末对用纯净水加氟化钠配制而成的含氟水溶液进行动态电吸附去除实验.研究不同电压、电吸附时间,以及Cl-和SO2-4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并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活性炭对氟离子去除与所施加的电位、吸附时间等因素有关,施加的电位越大,去除效果越好;随着吸附去除时间的延长,氟离子浓度下降趋缓;Cl-对氟离子去除影响很小,而SO2-4对氟离子去除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