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可靠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土木、水利和交通工程中应用最广泛和最具潜力的一种结构。笔者就新公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10— 2 0 0 2与原规范GBJ10— 1989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可靠度内容所作的重大调整以及部分更新进行了探讨。对新规范GB5 0 0 10— 2 0 0 2的学习、理解和贯彻执行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2.
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脱粘是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针对笔者建立的几何剪切筒模型和选取的常用实验加载方式 ,推导出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界面脱粘应力解析模型 ,借助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 ,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界面疲劳脱粘速率及界面摩擦剪应力与循环加载次数的关系 ,同时考虑了泊松比对疲劳特性的影响 ,为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
为了评估某矿区井下不良地质环境对井巷支护体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了解现役井巷支护结构的实际性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了11个典型单体项目,采用非破损检测方法——钻芯取样法,对其支护体混凝土强度进行了取样、检测及评定工作。检测结果表明,支护体混凝土实际强度普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中的一立井主井井筒和一井底车场平巷支护结构的实际性能分别进行初步的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单体项目井巷支护体混凝土强度可基本满足矿山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4.
本文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及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残余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模型的物理概念明确、简单实用,可供现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及维修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5.
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性能和抗火设计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论述了按ISO-834和GS9978-88规定的标准升温曲线升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性能的特点,分析了影响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因素,说明了由于钢管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且核心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吸热性能,从而使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在进行钢管钢混凝土柱的抗火设计时,柱子外围只需进行适当的防火涂料保护,即可达到《高层用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对柱结构所要求的耐火极限。《高层用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对钢结构柱防火保护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不适合于钢管混凝土。  相似文献   
96.
应用环境舱研究室内混凝土墙体中氨的释放规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环境舱模拟研究了随温度(T)、相对湿度(RH)和空气交换率(AER)变化墙体试块中氨的释放规律,并将现场实验结果与环境舱的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T和RH一定,随着AER的增大,舱内氨气平衡浓度下降,氨气挥发速率和完全释放时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AER和RH一定,舱内氨气平衡浓度和挥发速率随T升高而变大,完全释放时间减小;与AER和T相比,RH对氨气释放的影响有限;通过与现场通风实验和浓度监测结果比较,考虑到室内墙体老化时间等因素,环境舱实验与实际住宅测试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在一般的情况下,使用含尿素防冻剂的住宅,其墙体中氨释放完全大约需要10~32年.  相似文献   
97.
Each year, millions of tonnes of waste are generated worldwide, partiall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of buildings. Recycling the resulting waste could reduce the amount of materials that need to be manufactured. Accordingly, the present work has analysed the potential reuse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concrete manufacturing by replacing the natural aggregate with recycled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However, incorporating alternative materials in concrete manufacturing may increase the pollutant potential of the product, presenting an environmental risk via ground water contamination.The present work has tested two types of concrete batches that were manufactured with different replacement percentages.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analyses not only the effect of the por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but also on the leaching behaviour as indicative of the contamination degree. Thus, parameters such as slump, density, porosity and absorption of hardened concrete, were studied. Leaching behaviour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test performed to three aggregates (raw materials of the concrete batches) and on the diffusion test performed to all concrete.From an environmental point of view,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cumulative amount of heavy metals that are released by diffusion reaches the availability threshold was answered. The analysis of concentration levels allowed the establishment of different groups of metals according to the observed behaviour,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pH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release mechanisms. Finally, throug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diffusion data were interrelated. It allowed estimating the relevance of porosity, density and absorption of hardened concrete on diffusion release of the metals in study.  相似文献   
98.
废弃混凝土间接碳酸化封存CO2的重要一步是将Ca2+从混凝土中提取出来。论文对废弃混凝土中Ca2+的提取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提取溶剂、混凝土粒径、温度和固液比等对Ca2+提取过程的影响。对不同的提取溶剂进行了比较,发现HNO3作为溶剂时Ca2+提取率最高,其次为CH3COOH、HCOOH和H2SO4。减小混凝土粒径可有效提高Ca2+提取率。对粒径小于0.15 mm的混凝土,Ca2+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最佳固液比为40 g/L。粒径大于0.25 mm时,最佳固液比为20 g/L,温度的影响明显减弱。将Ca2+提取实验结果与XRD、SEM表征结合,发现废弃混凝土提取过程中SiO2惰性层的出现是限制Ca2+提取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RPC200人行道板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笔者对铁路桥梁用空心无配筋活性粉末混凝土人行道板进行了抗弯试验研究 ,探讨了其受力变形性能。分析表明 :活性粉末混凝土人行道板的安全系数均大于 2 ,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 3.5 ,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 ,破坏形式属于延性破坏。该类人行道板的成果已通过铁道部专家的鉴定 ,拟用于青藏铁路桥梁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0.
根据近年来对纤维混凝土高温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纤维对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纤维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及合理的纤维掺量,以期为今后混杂纤维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及其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