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459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173篇
环保管理   190篇
综合类   809篇
基础理论   175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工艺路线,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了几种热量与能量回收系统程的耦合工艺,为提高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经济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The suddenness and scale of the 26 December 2004 tsunami and the challenges posed to affected communities highlighted the benefits of their members having a capacity to confront and adapt to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a disaster. Research into adaptive capacity or resilience has been conducted almost exclusively with Western popula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potential of a measure of collective efficacy developed for Western populations to predict the capacity of members of a collective society, Thai citizens affected by the 2004 tsunami, to confront effectively the recovery demands associated with this disaster. Following a demonstration that this measure could predict adaptive capacity, the role of religious affiliation, ethnicity and place of residence in sustaining collective efficacy is discuss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and intervention to develop, adaptive capacity among Thai citizens in particular and collectivist societies in genera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苯蒸气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苯蒸气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系列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苯蒸气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即:r=KvCo;在12h内,吸附反应均可达到平衡,吸附速率常数(Kv)与温度(T)成正相关,吸附反应的活化能在9.50-17.92kJ.mol^-1之间。  相似文献   
14.
有机废气中VOC的回收方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闫勇 《化工环保》1997,17(6):332-335
介绍了炭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回胥机废报中VOD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业应用情况,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对自然恢复下4类不同年代样地的灰渣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含量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全磷含量在各恢复阶段与对照样地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pH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对灰渣综合质量指数进行研究发现,自然恢复长期、中期、短期与自然恢复初期对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灰渣综合质量指数逐渐提高。对灰渣场锌、铅、铜3种重金属研究后发现,在自然恢复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灰渣中重金属含量均呈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江苏持续性降雪中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备  尹东屏  严雯莲  孙燕 《灾害学》2012,(2):29-33,42
2008年1月下旬江苏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暴雪过程,研究发现,降雪量的大小与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相对应,暴雪过程中700 hPa西南急流对水汽的输送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尺度天气系统,700 hPa急流的加速发生在降雪量增大之前,其值阈大小与6 h降雪量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急流减弱在暴雪结束以后;降雪的发生和发展与南北风的增大和冷暖平流有关,低层偏北风作为冷垫对暖湿气流的抬升和水汽的凝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江苏降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700~500 hPa,低层东风气流对黄海南部的水汽输送非常有限;强降雪的发生与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相对应,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增大,降雪量增大;在降雪过程中垂直运动对降雪量的大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絮凝技术对含PAM的三次采油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极板、pH、电流密度、极板间距、搅拌速度、反应时间以及极性交换周期对大庆三次采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处理效果和成本分析,铝作为极板时处理效果要优于铁板,最佳实验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了94.6%。同时对三次采油废水的主要性质和电絮凝处理三次采油废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COD主要通过絮凝沉降作用去除,而电化学氧化作用和气浮作用对COD的去除效果并不显著。与普通化学混凝法相比,电絮凝处理三次采油废水在处理效果和成本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Fe3O4磁流体为磁核,经微乳液聚合包覆聚苯胺后制成催化剂载体,再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TiO2并使其负载于载体表面,不经过烘干、研磨等步骤,在全程流态的情况下制备出具有复合结构的TiO2/PANI/Fe3O4光催化磁流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表面性质和磁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苯酚为模拟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通过自制的磁回收装置,考察其磁回收特性。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以及微乳液聚合法的作用下,合成反应过程中的团聚现象得到有效的抑制。在不经过烘干、研磨的条件下,制备出了颗粒均匀、催化活性和磁回收性能良好的TiO2/PANI/Fe3O4光催化磁流体。不仅简化了合成的步骤,同时也避免了研磨等物理作用对催化剂结构的破坏,为光催化磁流体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蔡正兵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4):50-51,61
介绍了氧化铁黄生产中的废水治理情况,同时其产生的废渣可回收利用。经过治理产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开敞空间可燃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及灾害动力响应方面的各项研究成果,推进可燃气体爆炸安全防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及灾害动力响应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开敞空间多元混合气体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研究、多影响参数下可燃气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定量分析、基于可燃气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作用下的承载体动力响应等未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