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含有丙烯酰胺的水样过滤后加入甲酸酸化,然后直接进样,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通过选择离子反应监测,可实现定性和外标法定量分析.该方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丙烯酰胺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5 g/L,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2% ~ 123%,该方法绿色环保、简单方便,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5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娜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2):118-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痕量元素分析测试技术之一。由于该技术提供了极低的检出限、极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干扰少、分析精密度高,可进行多元素同时快速分析,可与多种分离技术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和进样方法相结合等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介绍了ICP-MS的基本原理及仪器构造、与其他分析测试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其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电镀污泥标准浸出方法的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标准浸出方法处理电镀污泥,考察浸提剂、样品粒径、液固比、振荡时间、振荡方式等因素对电镀污泥中重金属浸出效果的影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浸出液中铜、锌、镍、铬、铅、镉、钡等元素。试验表明:醋酸缓冲溶液体系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最高;样品粒径越小,浸出毒性越大;翻转振荡比水平振荡更有利于重金属浸出;液固比增大,重金属浸出量增加;虽然液固比和振荡时间对重金属浸出效果均有影响,但很难确定最佳值。  相似文献   
54.
Fenton氧化-絮凝耦合去除水中As(Ⅲ)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亚铁(Fe(Ⅱ))絮凝去除水中As(Ⅲ)的效果,对Fe(Ⅱ)/H2O2(Fenton试剂)氧化-絮凝耦合工艺进行了研究。以5 mg/L的As(Ⅲ)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对比了Fenton氧化-絮凝耦合处理As(Ⅲ)和单一Fe(Ⅱ)絮凝的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絮凝对总砷的去除率只有60%左右,而氧化-絮凝耦合的去除率可达99.3%;氧化-絮凝耦合产生的絮体粒度约为单一絮凝的3倍,明显增强了絮凝沉降性能。SEM、XRD、BET测试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絮凝耦合去除水中As(Ⅲ)产生的絮体初级粒子是一种无定形纳米颗粒;氧化-絮凝耦合反应产生的Fe(Ⅱ)/Fe(Ⅲ)混合态水解形成纳米胶体,对As(Ⅴ)的絮凝吸附优于As(Ⅲ)。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表明As(Ⅲ)被迅速氧化为As(Ⅴ),且是一种原位氧化-絮凝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对废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主要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酸体系下回收废TFT-LCD面板中In时,尽管不同酸体系下各元素浓度变化较大,但是主要伴随元素以Al、Fe为主。(2)绝大多数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3)不同元素加标回收率基本在86%~110%。ICP-AES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较低、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能满足元素测定误差要求,可有效应用于废TFT-LCD面板中主要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一种采用逆王水和氢氟酸的混合体系微波酸消解土壤与水系沉积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六种金属元素(As、Cd、Pb、Cu、Cr和Ni)含量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消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0℃下运行25分钟对土壤与水系沉积物中的六种金属元素均具有很好的消解能力,备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在对实际土壤与水系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后得出采样区域的土壤与沉积物中这六种金属含量水平正常。  相似文献   
57.
Schmidt AC  Kutschera K  Mattusch J  Otto M 《Chemosphere》2008,73(11):1781-1787
Phenylated arsenic compounds occur as highly toxic contaminants in former military areas where they were formed as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chemical warfare agents. Some phenylarsenic compounds such as roxarsone and aminophenylarsonic acids were applied as food additive and veterinary drugs in stock-breeding and therefore pose an environmental risk in agricultural used sites. Very few data exist in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uptake and effects of phenylarsenic compounds in plants growing on contaminated soils. In this study, the accumulation, extractability, and metabolization of five different phenylarsenic compounds, phenylarsonic acid, p- and o-aminophenylarsonic acid, phenylarsine oxide, and 3-nitro-4-hydroxyphenylarsonic acid called roxarsone, by the terrestrial plant Tropaeolum majus were investigated. Ion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differentiate these arsenic compound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was used for total arsenic quantification. All compounds considered were taken up by the roots and transferred to stalks, leaves, and flowers. The strongest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for unsubstituted phenylarsonic acid followed by its trivalent analogue phenylarsine oxide that was mostly oxidized in soil whereas the amino- or nitro- and hydroxy-substituted phenylarsonic acids were accumulated to a smaller degree.The highest extraction yield of 90% for ground leaf material was achieved by 0.1 M phosphate buffer, pH 7.7, in a two-step extraction with a total extraction time of 24 h. The extraction of higher amounts of arsenic (50–70% of total arsenic present in leaves depending on arsenic species application) from non-ground intact leaves with deionized wat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uffer (20–40% of total arsenic) is ascribed to osmotic effects. The arsenic species analysis revealed a cleavage of the amino groups from the phenyl ring for plants treated with aminophenylarsonic acids. A further important metabolic effect consis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arsenate and arsenite from the phenylated arsonic acid groups.  相似文献   
58.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治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物理法、物理化学法、普通化学法、生化法及电化学法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电-生物耦合法处理该类废水的最新趋势;指出将不同治理技术加以耦合,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优点、取长补短,并尽量避免它们之问的相互抑制作用,将是该类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利用全自动静动三轴双向耦合剪切仪,分别在均等固结和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进行了福建标准砂的动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了轴向振动、径向振动、相位差分别为0°和180°的轴向-径向耦合振动等不同振动方式对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均等固结还是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只要在最大剪应力面上的动剪应力水平相同,4种剪切方式对动应力-应变关系及动强度的影响都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车辆通过桥梁时,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都包含桥梁结构模态或者几何参数信息,对它们进行分析能识别桥梁的模态参数和损伤。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并与传统识别方法进行比较。指出其优缺点;详细介绍基于灵敏度分析和模型修正的方法、基于结构刚度搜索的方法、利用车辆响应傅立叶变换识别桥梁频率的方法、利用车激桥梁响应的小波变换识别桥梁模态参数的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车辆和桥梁响应识别桥梁损伤的方法等5种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上述方法的实施步骤和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了该领域的关键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