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8篇 |
免费 | 725篇 |
国内免费 | 97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78篇 |
废物处理 | 93篇 |
环保管理 | 252篇 |
综合类 | 1970篇 |
基础理论 | 522篇 |
污染及防治 | 607篇 |
评价与监测 | 105篇 |
社会与环境 | 136篇 |
灾害及防治 | 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53篇 |
2020年 | 157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207篇 |
2016年 | 211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290篇 |
2012年 | 287篇 |
2011年 | 292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45篇 |
2007年 | 218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197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为准确分析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的非平稳特征,实现瓦斯涌出量的准确预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修正的果蝇优化算法(MFOA)和极限学习机(ELM)基本原理,构建瓦斯涌出量的EMD-MFOA-ELM多尺度时变预测模型。通过EMD将瓦斯涌出量时变序列进行深层次分解,获得多尺度本征模态函数(IMF);采用MFOA-ELM对各IMF时变序列建立动态预测模型,等权叠加各预测值,得到模型最终预测结果。以晋煤某矿瓦斯涌出量监测时序样本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EMD能充分挖掘出监测数据隐含信息,有效降低数据复杂度;该模型预测相对误差为0.024 3%~0.651 0%,平均值仅为0.252 6%,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高于未经EMD分解模型,能很好地适用于非平稳时变序列预测。 相似文献
352.
为了研究微波场连续-间断辐照作用对颗粒煤瓦斯解吸特性的影响,通过自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研究了微波连续-间断作用10 ,20 ,40 s及无微波作用下的构造煤颗粒瓦斯解吸量及解吸速率变化规律,并采用水浴加热装置模拟微波产生的热效应,研究了微波热效应在促进煤粒瓦斯解吸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连续作用时间内,瓦斯解吸量和解吸速率均迅速增大,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衰减较快,最终瓦斯解吸量趋向于一定值,微波连续-间断辐照作用下的瓦斯解吸量是无微波加载作用下的1.83~3.93倍;微波产生的热效应对瓦斯解吸影响较为显著,权重达82%以上,然而其非热效应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实验方法与结果可望为促进构造瓦斯解吸、降低煤层突出危险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3.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regulation in the cave salamander <Emphasis Type="Italic">Speleomantes strinatii</Empha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lvidio S 《Die Naturwissenschaften》2007,94(5):396-400
Time series analysis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mechanisms regulating population dynamics of mammals and insects, but has
been rarely applied to amphibian popul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ndogenous (density-dependent) and exogenous
(density-independent) factors regulating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terrestrial plethodontid salamander Speleomantes strinatii was analysed by means of time serie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During the period 1993–2005, S. strinatii population abundance, estimated by a standardised temporary removal method, displayed relatively low fluctuations, and the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ACF)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ime series had a noncyclic structure. The partial rate correlation
function (PRCF) indicated that a strong first-order negative feedback dominated the endogenous dynamics.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nly climatic factor influencing population growth rate was the minimum winter temperature.
Thus, at leas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endogenous, density-dependent negative feedback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growth rate of the salamander population, whereas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seemed
to play a minor role in regulation. These result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both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factors
when analysing amphibian long-term population dynamics. 相似文献
354.
355.
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收益资本化的方法,对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游憩价值的经济评估,从定量的角度确定该景区的开发潜力,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环境价值,为该地区的旅游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56.
一株高效降解废水有机质耐冷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法进行污水处理已被国内外广泛使用,但由于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成为生物污水处理效率的限制因子.本研究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5株在低温4℃条件下生长良好的菌株,其中菌株DW1在4℃条件下,96 h时可将初始COD为800 mg·L-1的生活污水有机物去除率高达67.7%.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W1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DW1对COD负荷较高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好;接种量为3%(体积分数)、p H为7.0时,菌株对污水COD去除率和DHA活性较高.在4℃和25℃条件下,菌株DW1均在96 h对污水COD去除率和DHA活性最高,分别为71.2%、11.35μg·m L·h-1(以TF计)和78.8%、15.11μg·m L-1·h-1(以TF计). 相似文献
357.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7Cs、210Pb)测年法计算山东省南四湖的沉积速率,采用高纯锗γ谱仪(美国EG&G ORTEC公司)对南四湖上级湖、下级湖的沉积岩柱(DS2和WS2)样品进行137Cs、210Pb放射性活度测试,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湖泊沉积影响的程度与后果. 结果表明:上级湖、下级湖137Cs总蓄积量之比为9.7,说明在二级坝水利工程影响下,流域内侵蚀泥沙及其所吸附的137Cs主要沉积于上级湖;137Cs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剖面分布与137Cs大气沉降时序的分布模式相背离,故137Cs蓄积峰不具备时标意义. 利用210Pb计年的CRS(恒定补给速率)模式分析2个沉积岩柱不同质量深度所对应的年代,结果显示,150多年来南四湖上级湖、下级湖的沉积速率不稳定,以1960年为界划分为两大时段:沉积岩柱底部所对应的年代至1960年,上级湖、下级湖沉积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069、0.160 g/(cm2·a);1960—2010年,二者沉积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218、0.072 g/(cm2·a). 可见,二级坝水利工程对南四湖沉积速率产生了重要影响,210Pb计年的CRS模式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58.
通过对元宝山露天矿疏干水现存问题的探讨 ,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的具体办法 ,为露天疏干水建设提供模型 相似文献
359.
采用一种新型的多级A/O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对该工艺的污泥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SS/SS在实验过程中呈较弱的下降趋势,多级A/O池曝气室污泥比硝化速率逐室下降,但各缺氧室污泥比反硝化速率基本一致;污泥释磷、聚磷过程在30 min和1 h内基本完成,反硝化聚磷试验表明污泥中存在DPB的富集,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细菌与DPB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0.
街道峡谷对称性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行列式和错列式街谷两侧建筑物的对称性对街谷内和下游建筑尾流区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并引入3个用于评价室内空气环境的指标来描述街谷中人员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平均残留时间(ART)和有效通风率(PFR)可用于评价不对称街谷内的空气质量.街谷的不对称性对街谷内部和下游建筑尾流区污染物浓度分布均有明显影响.下游建筑越低,则尾流区的浓度越高.行列式和错列式街谷中人员活动空间的无量纲平均浓度分别在建筑高度比例为7/3和7/2时最大.为在城市规划中尽可能避免出现最不利比例的街谷,根据平均残留时间和有效通风率等指标,给出了上下游建筑高度比与最不利街谷改善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