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7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9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274篇 |
综合类 | 360篇 |
基础理论 | 215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42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158篇 |
灾害及防治 | 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长江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然而,水稻对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人群饮食的贡献程度仍不清晰。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能够量化揭示长江下游地区史前人群的摄食策略。系统收集长江下游地区已发表的人骨、动物骨和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数据,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对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摄食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距今7.0—5.3 ka长江下游地区人群可能摄食多种动植物资源,该时期水稻对人类饮食的贡献与其他植物资源基本相当。距今5.3—4.3 ka,水稻已超过其他动植物资源,成为美人地遗址人群的主要食物资源。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与稻作农业发展具有同步性,狩猎采集经济则为该区域文明化进程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32.
湖北省随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测算及整治策略——基于农户意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土地整治规划的核心问题。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在统筹国家政策、农户意愿和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综合修正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科学测算了随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并提出适宜整治策略。研究结果:①随县18个乡镇综合修正系数介于5.15%~9.84%之间,表明理论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可能性具有较大地域差异;②2011-2020年随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为2 035.23 hm2,占理论潜力的17.80%,占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10.01%;③可优先在潜力大的乡镇建立整治示范区,创新土地整治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该研究测算方法及整治策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新一轮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33.
滇池治理的核心任务与策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治理滇池的富营养化,应把控制氮磷明确作为核心任务。入湖水的水质应全部按地表水Ⅲ一Ⅳ类的标准控制,对内源要实行清除或钝化,这些在技术和经济上已越来越接近可能,关键是认识要清晰,要建立合理的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并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234.
医疗领域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重要贡献者,\"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战略.在此背景下,医院如何加强节能降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医院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以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案例,核算其2019~2023年的碳排放,分析排放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识别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评估医院所实施的节能低碳项目或措施的降碳效果,并提出了下一步应该采取的双碳策略. 相似文献
235.
为考察自养脱氮污泥亚硝化活性快速恢复的策略,在3个反应器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经过长期冷冻保存后的污泥进行了恢复活性的研究.其中R1为MBR(膜生物反应器),采用低ρ(DO)(0.30 mg/L)连续流恢复策略;R2为SBR(序批式反应器),采用低ρ(DO)(0.30 mg/L)间歇流恢复策略;R3为SBR,采用低ρ(NH4+-N)预培养-高曝气-低ρ(DO)运行三阶段的恢复策略.结果表明,R1的恢复时间为46 d,NH4+-N氧化速率达到4.99 mg/(h·g)(以N计),最终ρ(MLSS)达到5.43 g/L;R2的恢复时间为39 d,NH4+-N氧化速率达到4.61 mg/(h·g),最终ρ(MLSS)达到4.47 g/L;R3的恢复时间为48 d,NH4+-N氧化速率达到5.64 mg/(h·g),最终ρ(MLSS)达到5.16 g/L. 3个反应器均能长期抑制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活性,使亚硝化稳定运行. 3个反应器中,R3恢复所需时间最长,但污泥活性最好; R1中的污泥活性较低,但是膜组件有效截留了污泥,达到了最高的ρ(MLSS).研究显示,通过厌氧预培养后转为膜生物反应器连续流运行的策略,可有助于污泥的极大保留及污泥活性的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236.
陈国生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2):152-156
本文分析了衡阳市岳云塘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及制约因素,探讨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原则和内容,提出了加快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37.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是国家和地方面临的共同重大主题。结合国土空间在历史与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表征和形成原因,在回溯空间认知过程、反思空间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魅力国土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魅力国土空间的关注焦点,从区域发展平衡、管控弹性调整、空间要素流动、发展目标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魅力国土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238.
239.
涠洲岛珊瑚礁分布特征与环境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历年来对涠洲岛珊瑚礁所观测的资料,初步研究了该岛珊瑚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珊瑚礁的形成及发育过程,并提出了涠洲岛珊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