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496篇
基础理论   9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79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一直以来植物都是多领域的研究重点,随着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不断发展,植物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日益增加。但因植物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同位素分馏复杂,样品前处理及测定中存在诸多难题。本文对植物样品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工作中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技术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直接萃取法、湿法消解和高温灰化法的原理、操作和优缺点;以K、Ca、Mg、Fe、B等典型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为例介绍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常用测定技术,旨在为植物样品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测定进行梳理,最后对其应用方向和测试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植物内重金属分析不仅有助于阐述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揭示植物修复机理,也是监测评价大气、水及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的重要依据。研究针对植物样品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其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提出制定统一高效的分析检测方法,深化植物内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与环境相关性的研究以及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是植物样品重金属信息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实验采用DMA-80自动测汞仪直接测定土壤中的汞含量,详细介绍了土壤样品中汞分析条件的选择,方法在0.4—400ng范围内,线性良好,其检出限为0.2ug/kg。  相似文献   
74.
目前针对烟气颗粒物浓度的检测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详细分析了基于微电荷法的烟气颗粒物浓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的技术难点,介绍了由于微处理器、数字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等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技术的进步为其应用开拓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并逐步在工业场合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75.
Cyclic volatile methyl siloxanes (cVMS) are high volume production chemicals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and consumer products. Three cVMS compounds (D4, D5, and D6) have and are undergoing environmental risk evaluations in several countries and have been proposed for legal regulation in Canada. As interest in monitoring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chemicals i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 there is a need to evaluate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s for cVMS in biological matrice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data produc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laboratory testing performance for measuring residues of D4, D5, and D6 in a standard set of fish homogenate samples and to estimate limits of determination for each substance. The samples sent to each laboratory consisted of homogenized whole body tissues of hatchery raised rainbow trout which were fed food fortified with D4, D5, and D6 (dosed) and trout that were fed standard food rations (control). The participants analyzed each sample using their analytical method of choice using their own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quant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With a few exceptions,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generated comparable results for D4, D5, and D6 in both the dosed and control samples having z-scores between 2 and −2.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for the whole fish matrix were on average 2.4 ng g−1 ww for D4, 2.3 ng g−1 ww for D5, and 1.8 ng g−1 ww for D6.  相似文献   
76.
以东莞地区某典型印染企业尾水为研究对象,针对东江流域饮用水源河流水质污染现状及纳污河流水质改善目标要求与企业对尾水回用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的适用性研究.通过混凝烧杯实验,选用工业PACl、FeSO4、HPAC 3种药剂,对微絮凝-直接过滤集成工艺用于印染废水尾水深度处理后水质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实...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搁置过夜的青菜汤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来说明搁置过夜的青菜汤不能再吃,以利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78.
湖岸缓冲带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硝化作用是湖岸缓冲带去除硝酸盐的重要途径。湖岸缓冲带是联系陆地与湖泊生态系的纽带,不仅为许多动植物提供适宜生境,而且通过反硝化作用能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提高湖泊水质。概述不同检测反硝化速率的方法,并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阐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厌氧环境、有机碳、湖岸坡度、缓冲带坡度、pH与温度、硝酸盐浓度。介绍反硝化速率模型的研究开发状况。最后,提出了目前国内外反硝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涌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随着康菲石油渤海漏油事故、江苏启东王子造纸排污和阿玛尼污染投诉等涉外污染事件报道频出,学术界对于FDI涌入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担忧。现有文献多聚焦于整体层面的FDI环境效应检验,而对其区域差异及原因产生机制的系统探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从理论判断和命题推演出发,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改进熵值法拟合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构建普通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FDI流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污染光环"假说在中国基本成立,即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环境质量,但不同地区FDI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陆地区FDI具有显著的"污染光环"效应,且前者强于后者,而沿边地区FDI具有不明显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造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系统考察了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影响的4种主要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效应。门槛回归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环境规制、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FDI的"污染光环"效应越明显,而适度的环境规制才更有利于FDI环境技术溢出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建议应进一步全方位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如既往地积极引进并监督FDI;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认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采取差异化的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80.
基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比了中美两国投资规模、空间分布和发展阶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了影响两国投资区位的因子.结果表明,影响美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因子是人均GNP、CH和CO2的排放量,影响中国的主要因子是直接投资净流入量、航空运输量和CPI;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属于市场导向型,而中国尚处于转型期,为对外投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