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1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939篇
安全科学   715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606篇
综合类   2700篇
基础理论   704篇
污染及防治   384篇
评价与监测   189篇
社会与环境   214篇
灾害及防治   20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铝合金LC52对接焊海洋大气应力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设计制作的恒载荷大气应力腐蚀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铝合金LC52对接焊拉伸试样的海洋大气应力腐蚀试验研究。,对海洋大气应力腐蚀试验中断裂的、加载应力为0.5σ。的试样分析表明.铝合金LC52焊接件在海南海洋大气环境下存在应力腐蚀开裂:Cl^-富集于SCC部分的含钙和/或含硫的第二相质点,促进了应力腐蚀开裂.获得了铝合金LC52焊接的海洋大气SCC失效特征。  相似文献   
62.
基于营养液培养,添加外源稀土和ICP-MS分析技术,研究了无机配体PO43-(Pi)及有机配体柠檬酸(Cit)对小麦器官中稀土元素积累和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i水平对小麦根中的稀土总含量(∑REE)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叶中∑REE含量;而不同Cit水平对小麦根、叶中∑REE含量都有明显降低作用.对照植物(无Pi、Cit添加)中,稀土元素在小麦根中具有中稀土(MREE)富集及M-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叶中有重稀土(HREE)富集及W-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不同Pi处理对四重效应无明显作用,但进一步加强HREE在小麦叶片中的富集.添加柠檬酸使对照植物根和叶中的分异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高浓度处理时(Cit≥150μmol.L-1),小麦根和叶中出现轻稀土(LREE)富集.  相似文献   
63.
介绍军工材料环境试验对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的重要作用。从不同的技术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军工材料环境试验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差距。从规划的制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以及信息共享方面,提出设想。提出了目前需要研发新的环境试验、评价、管理方法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4.
A/O工艺处理石油化工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采用A/O新工艺组合处理高浓度的炼油、化工混合废水中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A/O新工艺组合具有抗冲击性能好,产泥量少,在一定条件下,出水各项指标达标排放,还就填料选择、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反应、污泥生物相和各池工艺参数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水生植物毒性试验及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雪  沈国兴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7):24-26,39
综述了利用大型水生毒性试验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地其在环境监测和评价中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了它在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介绍国内外对水生植物生态毒理学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为了预测非反应性麻醉型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发光半抑制浓度,评价该类化合物的毒性效应,采用独特的二维HQSAR分析方法,根据分子碎片的类型,将分子结构转变成具有特征的分子指纹,并用数字进行标记。这些标记出的数字作为QSAR的描述符,经过偏最小二乘法计算,建立起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由此所获得的HQSAR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即-1g_(pre)EC_(50)=0.311 0.929(-1g_(exp)EC_(50))(n=13,r=0.964)。这一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二维QSAR模型,其结果可以为定量评估同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7.
InterfacialefectsofsuspendedparticlesonbiodegradationofN(2,4dimethylphenyl)N’methylformamidinehydrochlorideanddibutylphth...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滞洪型水库运行机理的介绍,以石佛寺水库为例,提出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调控解决蓄水带来的环境负效应,通过建立库区水环境统一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预测水库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解决水库蓄水产生的环境负效应进行方案的优化选择,最终提出地表水库蓄水和地下水库供水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9.
Antibiotic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obesogens contributing to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Moreover, their environmental toxicity shows sex dependence, which might also explain the sex-dependent obesity observed. Yet, the direct evidence for such a connec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to b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tetracycline, which is a representative antibiotic found in both environmental and food samples, o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were studi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both sex and circadian rhythms (represented by the eclosion rhythm). Results showed that in morning-eclosed adults, tetracycline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the body weight of females (AM females) at 0.1, 1.0, 10.0 and 100.0 µg/L, while tetracycline only stimulated the body weight of males (AM males) at 1.0 µg/L. In the afternoon-eclosed adults, tetracycline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the body weight of females (PM females) at 0.1, 1.0 and 100.0 µg/L, while it showed more significant stimulation in males (PM males) at all concentrations. Notably, the stimulation levels were the greatest in PM males among all the ad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clear sex dependence of the obesogenic effects, which was diminished by dysrhythmia. Further biochemical assay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sex- and rhythm-dependent obesogenic effects resulted from the bias toward lipogenesis against lipolysis. Moreover, the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eference for the energy storage forms of lactate and glucose and also to the presence of excessive insulin,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glucolipid metabolism. Such relationships indicated potential bridges between the obesogenic effects of pollutants and other diseases, e.g., cancer and diabetes.  相似文献   
70.
强化生物吸附法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强化生物吸附反应器的生物培养与驯化、反应时间、强化微生物活性、污泥回流比等因素的研究 ,确立了强化生物吸附工艺的正常运行参数 ,为该工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强化生物吸附法处理生活污水 ,可以减少生活污水常规处理的构筑物 ,对COD ,BOD5,SS ,NH3 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适量投加混凝剂可以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