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9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332篇
安全科学   396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1286篇
综合类   1834篇
基础理论   426篇
环境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676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31.
中国现代城镇化发育的能源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是现代社会财富积累的中心。矿物燃料为主的一次能源不仅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也是现代城镇化发育的基本动力来源。随着城镇化发育不断走向成熟,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日趋强烈。这种消费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方面,而且更体现在质量提高方面。世界和中国的实践均证明了这一点。所不同者,在产业发展政策和能源消费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现代城镇化发育的能源消费表现出明显的不尽人意:第一,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甚至进入21世纪以来也是如此;第二,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缓慢、特别是进入国家城镇化快速发育阶段后的表现更是如此;第三,能源产出效率提高有限,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如此能源消费特征,对中国城镇化的持续发育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建议加快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和提高城镇能源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332.
江苏省能源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江苏省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以保障江苏能源综合供需平衡和实现能源 经济 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供给体系、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清洁性为立足点,以充分利用省内不同区位的能源发展优势为主线,因地制宜地提炼出江苏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包括自有资源优化开发模式和外部资源导入开发模式两大类型。其中,自有资源优化开发模式又可分为徐州煤炭工业综合体、苏北石油工业基地和沿海滩涂型可再生能源基地3种子模式;外部资源导入开发模式可分为沿江电力生产基地、苏南电力负荷中心和沿海临港型能源基地3种子模式。各种模式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江苏省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33.
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SDI)对湖北“两圈”各市州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而后利用9年的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年平均增长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和足迹承载量比值年平均增长率及2006年相关数据对未来44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底,湖北省有一半以上国土面积的生物资源开采超过当地土地负荷,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持续下降,资源日益紧张,呈不可持续发展;武汉城市圈2006年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超出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的3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简称:鄂西生态圈)除襄樊、荆州、荆门因人口多,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较大等原因导致SDI值较高外,其他市州的SDI值均较低;神农架的SDI最小;武汉城市圈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呈负增长,人口控制较好,足迹承载量比值增长较快;鄂西生态圈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呈负增长,增长速率大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人口控制较差,足迹承载量比值增长较慢;按照现有发展模式,无论是武汉城市圈还是鄂西生态圈,无论其当前发展是可持续性还是不可持续的,未来他们都将进入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因此,对“两圈”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各自发展现状制定长期、科学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34.
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能源消耗量剧增,能源供需矛盾、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区域能源强度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Laspeyres因素分解法,定量分析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安徽省的能源强度高于江苏省的能源强度,不过差距在逐渐变小,利用重标极差法预测未来两省的能源强度会逐渐趋同;(2)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发展有减小能源强度的趋势,不过作用过程有波动;产业效率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3)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助于增加能源强度,作用趋势还在增大,产业效率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降低作用大于江苏省。因此本文提出目前同样的投入应该偏向欠发达地区或能源强度较高地区,这有利于快速取得降低能源强度的成效.  相似文献   
335.
In view of no generally accep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at pres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gotiation system to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water source areas.That is,the government in water source areas and the downstream regions of river basins should confirm their respectiv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then establish their compensation standards through negoti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urposes of water use.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in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quality,quantity and compensation price of water.Through open and fair negotiations,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ill be set up,which can make the water source areas and the downstream regions of river basins fully express their true preferences and their independent choi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336.
采用物理化学提纯方法制备了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经过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质量分数25%)和溴化四苯基磷(TPPB)4种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吸附材料进行有机化修饰,并将其应用于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化纳米粘土...  相似文献   
337.
针对电除尘器能否达到低排放的种种疑惑,分析了近年来实测达到50mg/m^3(标态、干烟气,下同)及以下更低排放的电除尘器实际应用项目性能测试报告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中国动力煤的梳理分析,得出电除尘器时中国大多数煤种适应性较好,电除尘器能达到低排放、且在节能模式应用下实际能耗最低的基本结论,同时提出了电除尘器满足国家新排放标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38.
介绍了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打造和完善我国目前最高端的煤基化工产业链,在产业链延伸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碳排放最小化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339.
山西潞安集团充分发挥自身煤炭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以煤的深度转化为主线,着力探索实践煤基合成油项目,延伸发展煤基多联产产业化,产出了煤基合成油,建成了煤油循环经济园区,走出一条“高碳能源,低碳利用”的循环经济之路。对潞安集团煤油循环经济园区进行全面的研究和介绍,以期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40.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media coverage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prolific areas of inquiry within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is body of literature, which ranges from empirical to critical studies, continues to expand. Much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represent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causes, effects, and human actions, while some has assessed the impacts of these representations. What is broadly missing from this literature, however, is a discussion of how we might integrate media analysis into 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imed at creating solutions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ssues intertwined with climate change. Given the magnitude of problems the society and science are currently grasping with, it behooves us to understand how media studies can contribute most effectively to characteri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e maintain that the move toward integrating media studies into 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arks an essential transition for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in general, but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 in particular, given the urgency and magnitude of creating meaningful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is pressing, complex challenge. Drawing on our work as part of a large transdisciplinary sustainability science team, we provide a case study for understanding what collaborations are key to moving media studies into a transdisciplinary context and the key 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 that come along with that move. We argue that media studies must increasingly engage directly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researchers, stakeholders, and communities to serve on-the-ground decision-making and enhance society's ability to take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