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41.
模拟成藏填埋垃圾有机质稳定化与产气的阶段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人工构建模拟生物气藏的大型模拟生物反应器,研究模拟成藏填埋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厌氧降解及生物气化规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自然温度条件下,模拟填埋垃圾有机质降解和生物气化具有明显阶段性,与pH、ORP、温度等指标的阶段性变化存在相关性。产气阶段最佳条件包括:最适温度范围为31.0~36.0℃;最适pH范围为5.47~6.75,pH中性条件下产甲烷速率最高;ORP最适范围为-428~-541 mV,产甲烷高峰期ORP值为-519 mV,低于前人关于甲烷菌最适ORP的界定范围。每千克挥发性固体总生物气和甲烷产量分别为128.5 L和77.7 L,生物气和甲烷最大产气量分别为118.0 L/d和82.0 L/d,甲烷最大浓度为70.4%,产气高峰期与甲烷浓度高峰期同时出现。模拟成藏填埋垃圾有机质的稳定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可诱导特征,关键因子的优化对有机质的降解及生物气化产生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对金矿矿区炼金废渣的酸中和能力、净产酸量及浸出毒性实验,测定了废渣的产酸潜力及重金属砷、镉、铅、锌的总量和它们的浸出量。为了合理处置矿区炼金废渣,并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石灰、粉煤灰、堆肥化污泥作为添加剂对废渣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通过浸出毒性实验对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寻求一种最佳的稳定剂。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添加石灰、粉煤灰或者堆肥化污泥还是两两组合混合添加,样品浸出液的pH都有升高,As、Cd的浸出浓度都有明显下降,而且两两组合添加比单独添加的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更好。在两两组合添加中,粉煤灰混合堆肥化污泥的处理效果最好,浸出液的pH值达到7.82,As、Cd的浸出率分别下降72.0%和72.2%。说明粉煤灰混合堆肥化污泥处理炼金废渣效果最佳,同时具有以废治污的资源化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143.
含铁材料对污染水稻土中砷的稳定化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化学实验方法,向砷污染水稻土中添加4种含铁材料(FeCl3、FeCl2、Fe0和Fe2O3),分析稳定后土壤中pH、砷形态及砷毒性浸出量的变化,研究4种含铁材料对污染水稻土中砷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FeCl3和FeCl2处理降低了土壤pH,Fe0和Fe2O3处理对土壤pH影响不大。4种含铁材料均明显降低了土壤中易溶态砷(WE-As)和毒性浸出砷含量。在最大添加量为8.00 g/kg时,FeCl3、FeCl2、Fe0和Fe2O3分别使易溶态砷比对照降低了86.4%、63.6%、77.3%和36.4%,使毒性浸出砷比对照降低了96.3%、88.9%、70.4%和30.4%。4种含铁材料均对水稻土壤中砷具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且能力大小依次为:FeCl3FeCl2、Fe0Fe2O3。Fe0和Fe2O3处理使WE-As、铝型砷(Al-As)、铁型砷(Fe-As)向钙型砷(Ca-As)和残渣态砷(RS-As)转化;FeCl3处理使土壤WE-As、Al-As向Fe-As、Ca-As和RS-As转化;FeCl2处理使土壤WE-As、Ca-As向Al-As、Fe-As转化,对RS-As影响不明显。说明Fe0固砷的机理与Fe2O3相似,与FeCl3有一定差异,与FeCl2的差异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44.
陈思思  董滨  徐祖信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734-5747
对矿山土地的破坏、污染与危害进行了调研和回顾,详细介绍了矿山土地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以及含硫矿山所特需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原位阻断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及使用条件.研究得出矿山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依据,通过一系列技术阻断污染,修复与改良表层土壤后建立植被,最终实现生态修复.指出提供足够的、符合需求的植物生长基质是矿山土地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要素.进一步提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市政污泥稳定化产物具有替换客土、预防AMD产生、阻断矿山重金属污染、为矿山土地补充维持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强化矿山土地保水保肥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目前待修复的矿山面积,市政污泥稳定化产物施用在时间维度上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因此,市政污泥稳定化产物在矿山土地生态修复的应用上具有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5.
深厚覆盖层防渗墙工程越来越多,深度也越来越大。由于深厚覆盖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槽壁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地质条件、泥浆性能、地下水位、槽段划分、施工机械和外荷载影响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槽壁稳定性的措施,给出槽壁发生坍塌失稳的处理措施,并指明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槽壁稳定的研究,为解决深厚覆盖层防渗墙槽壁失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6.
The objective of stabilization of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is often envisioned as a monotonic approach to higher constant concentrations. For CO2 to approach a constant concentration over a finite time, CO2 emissions must peak and then gradually approach zero over 1,000+ years, regardless of the concentration level. While this intellectual architecture has proved useful, we suggest consideration of a broader range of scenarios, including ones in which net emissions decline to zero over a finite period of time resulting in a maximum CO2 concentration followed by a long-term decline to a lower level. Carbon cycle model results illustrate these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47.
一种就地固土抑尘用复合外渗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的试验方法节矿山汽车运输上质路面就地固土抑尘复合外渗剂的研究,分别选用碱金属盐和水玻璃为主料、配以3种表面活性为辅料,按不同浓度配制成30种外渗剂溶液,进行了下渗(透)能力。表面张力试验和粘结强度,干湿反复的固土性能试验,筛选出了3类性能量优的复合外渗剂配方,并确定了其应采用的外渗施工顺序。该复合外渗剂面单经济、方便快捷,可以适用于广泛领域的固土防尘需要。  相似文献   
148.
CO2对飞灰稳定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O2作为化学稳定剂或辅助稳定剂处理三种不同的来自实际垃圾焚烧厂的飞灰,并对处理后的飞样进行浸滤实验来衡量稳定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对飞灰中所含的重金属Pb和Cd具有稳定效果,对飞灰中的Cr有促进溶出的效果。当以磷酸盐和绿矾为稳定剂稳定飞灰中的重金属时,先采用CO2进行预处理基本不影响对Pb和Cd的稳定效果,但对Cr的浸出控制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49.
重金属螯合剂处理焚烧飞灰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利用重金属螯合剂处理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的药剂稳定化工艺及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Na2S和石灰等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螯合剂投加量0.6%时,捕集飞灰中重金属的效率高达97%以上,为达到相同稳定化效果,螯合剂的使用量要比无机稳定化药剂少得多,同时,14个月的微生物影响实验表明,重金属螯合剂稳定化产物在填埋场环境下,其稳定性不受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The production of sewage sludge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sharply in order to treat 40% of the municipal sewage in 2005 as plann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The main sludge disposal method is landfill owing to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but it presents an attractive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al land applic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simultaneous metal removal and sludge stabilization byplants. The sludg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atansh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Guangzhou, it contained excessive Cu and Zn comparedwith the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for Agricultural Use of Sewage Sludge. Plants growing on sludge beds were investigated to follow their growthand metal uptake. 30 sludge plants were identified during 1 year‘s observation. A Zn high-accumulating and high growth rate plant( A/ocas/amacrorrhiza) was selected and grown on sludge beds in plots. The water, organic matter, heavy metals and nutrients contents, the E. colinumber and the cress seed germination index were monitored for the slu,ge samples collected monthly. The plant growth pparameters and its heavy metals content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sewage sludge treated by plants could be stabilized at about 5 months, the E. coli number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cress seed germination index attained 100%. Crop on sludge could ameliorate the sludge drying. Theexperiments are continuing to find out the appropriate plant combination for simultaneous sludge stabilization and metal removal for an acceptableperio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proposed processes and other methods for treating produced sludge such as composting, chemical and bacte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