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96篇 |
免费 | 603篇 |
国内免费 | 329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99篇 |
废物处理 | 890篇 |
环保管理 | 671篇 |
综合类 | 5461篇 |
基础理论 | 660篇 |
污染及防治 | 2315篇 |
评价与监测 | 170篇 |
社会与环境 | 21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90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353篇 |
2015年 | 385篇 |
2014年 | 495篇 |
2013年 | 520篇 |
2012年 | 671篇 |
2011年 | 623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554篇 |
2008年 | 413篇 |
2007年 | 685篇 |
2006年 | 764篇 |
2005年 | 555篇 |
2004年 | 435篇 |
2003年 | 449篇 |
2002年 | 397篇 |
2001年 | 304篇 |
2000年 | 260篇 |
1999年 | 226篇 |
1998年 | 171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纤维素产乙醇废水高有机物、高氨氮、难降解的特点,运用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调试运行,研究反应器运行方式对COD去除和脱氮效能的影响,为日后纤维素乙醇废水处理的工程化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通过控制DO(0.5 mg·L-1)、pH(7.6~8.5)和投加碳源等条件,可实现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和转化,最终三氮去除率稳定在70%以上;通过投加不同碳源对比实验,发现乙酸钠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比葡萄糖具有更高的效率;厌氧工艺处理过的纤维素乙醇废水经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后,COD去除率维持在20%上下,表明废水可生化性极低,已不适应生物法处理,须利用化学氧化法才能进一步去除;通过周期实验,发现硝化阶段碱度过量对短程硝化进程影响并不明显,相反充足的碱度是保证硝化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2.
133.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氨氮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综述了氨氮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技术 ,介绍了它们的处理原理以及适用条件 ,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4.
铁炭内电解-厌氧-好氧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瓶毒性试验表明 ,AVM对厌氧消化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AVM废水经铁炭内电解预处理后 ,COD和AVM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19.5 %和 6 8.5 % ,可大大降低废水的毒性。预处理出水再经UASB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进一步处理 ,当生化系统进水COD为 6 0 0 0— 6 5 0 0mg/L时 ,出水COD为 2 5 0— 2 80mg/L ,总COD去除率达到 95 .6 % ,出水达到生物制药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5.
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是一种将混凝反应、沉淀截留集中在同一滤柱内同步完成的高效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 ,通过絮凝剂的加入 ,具有同步去除PO3 -4 P、SS和部分COD的功能。本文研究了该工艺对二级处理出水中PO3 -4 P、SS和COD的去除效果及其规律。研究表明 :采用聚合氯化铁 (PFC)作为絮凝剂 ,当Fe/P摩尔比为 2∶1时 ,水中PO3 -4 P的去除率达 98.8% ,浓度可降至 0 .1mg/L以下 ,同时SS、COD去除率也有明显提高。与传统的混凝、沉淀除磷工艺相比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等优点 ,是一种更为经济和简单的处理单元 ,适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和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36.
湖南某造纸厂采用二相厌氧 混凝法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取得了显著效果 ,CODCr排放总量削减率达 80 % ,水体水质明显改善。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设计及调试。 相似文献
137.
138.
以某环氧树脂生产厂产生的高盐有机废水为对象,对比研究了Fenton、Fenton-混凝、混凝-Fenton等工艺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考察了Fenton反应中Fe2+、H2O2投加比、初始pH、反应时间以及混凝反应中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亚铁和过氧化氢投加比1:20,投加量分别为25 mmol·L-1和500 mmol·L-1,初始pH 3,反应时间120 min,TOC去除率为62.50%;混凝工艺选择FeSO4混凝剂,投加量为300 mg·L-1,TOC去除率为23.78%;废水经过Fenton-无混凝剂混凝、Fenton-混凝剂混凝、混凝-一级Fenton氧化和混凝-二级Fenton氧化工艺处理,TOC去除率分别为68.32%、71.51%、80.69%和89.27%。 相似文献
139.
平整液废水作为碱性含油废水,一直是冶金行业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搭建了一套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通过梯级驯化的方式,处理COD为2 500 mg·L-1左右的平整液废水。经过88 d的启动驯化,在膜通量为6 L·(m2·h)-1,HRT为2.5 d的条件下,出水稳定在500 mg·L-1左右,甲烷产率约0.151 L·g-1,动态膜的一个运行周期可以分为成膜阶段、稳定阶段和堵塞阶段3个阶段。成膜阶段出水浊度随动态膜的逐渐形成而下降;而后动态膜形成,出水浊度稳定,为稳定阶段;最后为堵塞阶段,跨膜压差激增,出水浊度上升。同时对驯化及稳定运行阶段的污泥进行了微生物菌群分析,在细菌群落中主要的微生物菌群为Clostridia(梭状芽胞杆菌纲)、Bacteroidia(拟杆菌纲)、Anaerolineae(厌氧绳菌纲)、OP8_1和Spirochaetes(螺旋体纲),其中拟杆菌纲是处理平整液废水的优势细菌菌群。在古菌群落中,Methanolinea(甲烷绳菌属)和Methanosaeta(甲烷鬃毛菌属)为主要菌种,随着反应器的长期驯化和运行,甲烷鬃毛菌逐渐成为反应器中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40.
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残余物好氧堆肥进程及氮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菌剂组合对于初始电导率(Electronic conductivity,EC)较高的发酵残余物二次干化腐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在发酵残余物(猪场沼渣、城市生活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菌种组合,研究堆肥腐熟指标变化,特别是不同形态氮素指标变化,以期更好提升发酵残余物的干化和腐熟程度。结果表明:F3菌剂组合处理高温期达16 d,最高温度为69.5℃,最早进入腐熟阶段,全氮损失比例最少,为8.72%;对照组在高温期(14 d、69.3℃)及全氮损失比例(9.21%)指标上仅低于F3处理组,表明自然堆体存在耐盐菌种;在促进堆肥腐熟效果方面,霉菌起着关键的作用,堆肥后期酵母菌的存在促进堆体腐熟度的提升;菌种比例和种类的合理设置对于堆体腐熟度提高的重要性要高于活菌添加量;在堆肥保氮过程中,真菌(霉菌和酵母菌)起着重要作用。F3处理(即芽孢杆菌:霉菌:酵母菌=1:2:2),是实现发酵残余物快速高效堆肥的理想菌剂配方,其他复配菌种组合保氮效果改良侧重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