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水体修复及植物氮磷吸收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天鹅湖水体中构建以水生植物和陆生喜水植物为实验植物,浮法控制器、水循环增氧系统和造浪-输送系统相集合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在中试研究中,研究了其对天鹅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修复动态。结果表明,经过4个多月的组合型生态浮床生态修复,天鹅湖上覆水中TN、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1.92%、63.09%和80.0%,沉积物中TN和NH4+-N含量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3.79%和37.04%,TP含量升高了43.71%;组合型生态浮床的5种浮床植物的氮磷累积量差异显著,再力花和美人蕉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菖蒲、薄荷和水稻,再力花和美人蕉对氮的吸收速率达到12.19 g/(m2.d)和7.90 g/(m2.d),对磷吸收分别达到0.81 g/(m2.d)和0.99 g/(m2.d)。美人蕉和再力花对氮磷的吸收量均是茎叶>根系,其中美人蕉茎叶氮、磷吸收量分别为根系的2.73倍和1.93倍,再力花分别为1.83倍和1.19倍,通过浮床系统植物水上部分的收割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  相似文献   
122.
植物生态浮床的制备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福州市闽侯县旗山大学城景观湖某富营养化实验水区,制备了一种应用型植物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结果表明,负载美人蕉(Canna coccinea Mill)的生态浮床对浮床周围的小生境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对美人蕉根际圈的微生物数量跟踪显示,在60 d内,微生物数量增加了2个数量级,微生物种类无明显变化,但不同植株根际圈的微生物种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3.
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郭迎春  赵玉斌  阮新 《灾害学》2000,15(4):24-28
根据河北省2000年春季发生多次扬沙与沙尘暴的事实,分析了本省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论术字本省土地沙化及沙尘暴的危害程度。提出了防沙尘暴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4.
JM系列隔振垫块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的用于"浮筑楼板"技术的新型隔振产品,首先用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浮筑套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等多个领域,是隔绝振动与固体声的理想产品。本文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工程实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以连云港市星海湖公园景观湖为例,通过采样监测对该湖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进而以目前流行的生态修复法为基础,针对景观湖生态修复尚存在的问题,结合该湖的污染特征,研究了景观湖水质改良的技术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6.
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多少的因素,比较了渗滤液产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了渗滤液产量及调节池容积,在调节池设计上采用了浮盖技术,以满足渗滤液预处理功能和控制蚊蝇滋生及臭气外逸,目的是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标准时能正确理解调节池设计规定。  相似文献   
127.
河北大城县污水处理厂采用以氧化沟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分析了二沉池污泥上浮产生的原因.认为硝化程度高、污泥在二沉池中停留时间过长是引起污泥上浮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减小氧化沟中的溶解氧以降低硝化反应的程度、合理调控二沉池的运行、加大污泥回流量和剩余污泥的排放量等措施后,污泥上浮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水厂运行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8.
本研究以我国东南部地区淡水养殖鱼塘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采用漂浮箱法和扩散模型法同步原位观测其CH_4排放通量,旨在明确运用两种不同方法观测CH_4的排放特征、排放强度及其驱动因子,综合比较两种方法观测结果的差异性,其中扩散模型法能够进一步量化扩散传输对CH_4排放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观测的CH_4排放通量有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夏秋季排放高,冬春季排放低.通过漂浮箱法观测淡水养殖鱼塘CH_4排放通量的变化范围为0. 14~3. 13 mg·(m~2·h)~(-1),其年平均排放通量为(0. 86±0. 30) mg·(m~2·h)~(-1),而由扩散模型法估算出鱼塘CH_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0. 04~1. 41 mg·(m~2·h)~(-1),其年平均排放通量为(0. 45±0. 08) mg·(m~2·h)~(-1).基于两种方法观测的CH_4排放通量具有相同的环境驱动因子,CH_4排放通量与水温、底泥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水体化学需氧量(COD)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体溶解氧(DO)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比较两种方法观测结果,发现由扩散模型法估算出的淡水养殖鱼塘CH_4排放通量约为漂浮箱法测定结果的45%左右(P 0. 01),扩散模型法可能低估淡水养殖系统CH_4排放通量.综上所述,漂浮箱法更适合用于观测我国东南部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生态系统CH_4排放.  相似文献   
129.
苏州市与温州市不同经济模式下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人口流动潮,其主要流向是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地区向城镇密集的大中城市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不尽相同。不同模式下地区流动人口的流向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分析比较不同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特征,对当地经济政策、产业定位、管理制度等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为研究目标,以最具代表性的“苏南模式”的苏州市和“温州模式”的温州市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总结两城市的流动人口空间特征与差异,可以看出:苏州市以人口流入为主,温州市流入流出人口数量持平;苏州市吸引外来人口的范围不如温州市广;苏州市城市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高过温州市。此外,还对不同经济模式下流动人口空间特征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且给出结论,以期能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全析因设计对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DLLME-SFO)同时萃取水中五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包括雌酮(E1)、雌三醇(E3)、双酚A(BPA)、己烯雌酚(DES)和壬基酚(NP)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预测回归方程,并分析了因素对DLLME-SFO萃取回收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分析得到的最优条件为盐浓度(m/v)15%、水样体积3 mL、分散剂(甲醇)体积0.5 mL以及萃取剂(十二醇)体积120μL。在优化萃取条件下,E1、E3、BPA、DES和NP萃取回收率的预测值分别为46.17%、74.38%、79.20%、69.62%和73.05%,实验验证值分别为44.15%、87.76%、77.83%、77.68%和70.01%,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0%。将建立的DLLME-SFO方法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的目标化合物,结果显示实际水样中E3、BPA、DES、E1和NP同时萃取回收率分别为64.81%~76.18%,88.09%~83.15%,68.38%~70.08%,66.37%~68.72%,68.35%~72.80%,相对标准偏差(n=3)在1.47%~8.0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