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种耐寒生态浮床植物的水质改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引种了2种陆地湿生的耐寒植物——黄菖蒲和西伯利亚鸢尾作为生态浮床植物,以水生美人蕉为对比,进行了水质改善实验研究。在6个月实验期内,黄菖蒲、西伯利亚鸢尾和美人蕉(5个月)对SRP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79.27、20.92和34.29 mg/(m2?d),对TP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86.92、24.91和36.6 mg/(m2?d),对NH+4-N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517.54、170.57和274.07 mg/(m2?d),对TN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763.79、301.81和384.04 mg/(m2?d)。黄菖蒲年去除磷的量21 207.64 mg/(m2?a),是西伯利亚鸢尾的2.6倍,是美人蕉的3.8倍;年去除氮的量186 365.78 mg/(m2?a),是西伯利亚鸢尾的1.9倍,美人蕉的3.2倍。黄菖蒲和西伯利亚鸢尾耐寒能越冬,生长期长,管理工作量小。  相似文献   
82.
生物质碳源组合型生态浮床系统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水生植物,结合水下空间与水面景观,构建集成脱氮技术的新型立体组合式生态浮床系统用以地表水体中氮的脱除以净化水质。立体生态浮床运行2个月之后的结果显示,NH3-N、TN和CODM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77%、95.51%和77.75%,本浮床具有较高脱氮能力,水体净化效果明显;同时,整个生态浮床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原水分别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池2和池5中分别鉴定出6种和8种主要氨氧化菌谱带,位于系统中部的玉米芯和稻草表面微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较高;稻草和底泥中氨氧化菌的谱带种类最多。与池2相比,池5中除了存在共有谱带外,还存在特有谱带h和j带,表明可能有特殊氨氧化菌群的存在。本组合型生态浮床具有同步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并能促进水生态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83.
冬季生态浮床对浮游藻类数量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生态浮床在冬季的运行效果,选择世博园区白莲泾生态浮床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冬季生态浮床对浮游藻类数量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样期间浮游藻类生物总量逐月增加,且对照区明显高于浮床区;浮床区与对照区浮游藻类的种群结构差异明显,浮床区以硅藻门为主,而对照区以绿藻门为主。并且,小环藻与细微颤藻的优势度指数均有明显的下降。同时,浮床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区。以上结果均证明,虽然在冬季较低温的情况下水生植物新陈代谢缓慢,但生态浮床仍会影响浮游藻类的数量及生物多样性,从而对水质净化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结合沈阳师范大学的校园污水处理实例,阐明地下渗滤与浮动生物床联合工艺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浮动生物床/地下渗滤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出水水质稳定且优于所要求的回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85.
简单介绍了铝合金板的冲压成形性能,应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分别采用普通钢板和铝合金6009对鼓包竖板的拉延成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对比结果,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应用等效拉延筋,对材料采用铝合金板的模拟结果进行改进,较好地改善了起皱缺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工艺造型方案,为指导和改进拉延模结构设计提出可靠的理论依据及相关设计参数。同时,为该零件确定了合适的材料。  相似文献   
86.
空气环境超微飘尘颗粒,不能用一般光学方法测定,必须用X射线小角散射测定,在这种测定中,都认为测量角度越低就越准确,本文指出太低角区的散射光是由于颗粒间的干涉造成的,若不设法消除,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甚至是错误的,同时由于不同粒度的颗粒会散射到不同的角区,所以又想用这个方法去测粒度的分布,这种做法会产生错误的结果,所以测定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87.
冷轧镀锌线清洗段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浮分离预处理工艺,处理含油、含碱混合废水,减轻了后序含油废水和酸碱废水处理系统的负荷,提高了净化效率和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88.
A pore-scale investigation of mass transport from dissolving DNAPL drople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heres and pendular rings of trichloroethylene and tetrachloroethylene are observed dissolving in an artificial porous medium consisting of a single layer of glass beads. Given the simple geometry of the droplets, pore-scal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calculated. For dissolving spheres,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found to be constant over time. However, coefficients for pendular rings are found to decrease as the rings shrink in size.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diffusion-controlled mass transfer in low-flow zones. Sherwood numbers measured at Reynolds numbers between 0.0033 and 8.33 show a similar trend to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establish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using other techniques. As in previous experiments, considerable scatter in mass transfer rates is observed at a given mean flux.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is variation in local mass transfer rates is caused by variations in local pore velocity.  相似文献   
89.
人工浮床栽培7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研究利用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栽培了7种植物,成活率都在70%以上,2个月的生长期内生物的生长量都超过20kg鲜重/m^2。浮床栽培芦苇的净化效果最好,每平方米的芦苇浮床可以使117.93m^3的水从Ⅴ类水质净化为Ⅲ类水质(以总磷计),其次分别为荻、水稻、蕹菜、牛筋草、香蒲和美人蕉。对蕹菜和水稻植株的检测表明,分别作为蔬菜和青饲料完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0.
2017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小时监测数据、NECP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2017年5月3—5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由前期的浮尘和后期的扬沙天气造成.前期,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将沙尘源地的沙尘抽吸到空中并在偏西风作用下,长距离传输到华北地区沉降,造成大范围浮尘天气,多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PM10浓度增高显著.后期,随着高空横槽转竖并东移,受强冷锋影响,京津等地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大风过后,空气质量转好,PM10浓度降低至较低水平.起沙源地高空辐散、近地面辐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将沙尘带到空中并向东传输至华北上空,近地面处于弱辐散场,高空的沙尘缓慢下沉,形成了浮尘天气;高空槽东移,高空辐合,近地面辐散,700 hPa至近地面为强烈下沉运动,是形成此次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和特征量诊断,给出了华北地区此次浮尘和扬沙天气的天气学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