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人造板甲醛释放影响因素的环境箱试验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环境箱试验与数学模型模拟人造板中甲醛的释放过程,探讨温度、湿度、封边处理、材质等因素对甲醛释放的影响.环境箱实验表明,随环境温度增加或湿度增加,甲醛初始释放量增高;人造板封边后甲醛释放率明显减小;3种材质的人造板甲醛释放速率依次为中密度板>刨花板>大芯板.经验衰减模型与物质传输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物质传输模型比衰减模型更有利于解释环境箱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72.
6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甲醛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室内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在已有的报道中,盆栽观赏植物吸收甲醛的效果并未排除盆土的净化能力,由此植物净化效果显然缺乏科学性.选用6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将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对植物进行熏蒸实验.测得熏蒸前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叶面积,以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6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的大小.主要结论如下:(1)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0.08 mg·m~(-3))23倍情况下,6种观赏植物均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且因种类不同吸收能力大小不一.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绿萝(Epipremnum aureum)>垂叶榕(Ficus benjamina)>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hybr.).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广东万年青绿萝>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四季秋海棠.(2)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0.08mg·m~(-3))57倍情况下,6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垂叶榕>虎尾兰>绿萝>广东万年青>龟背竹>四季秋海棠.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虎尾兰>垂叶榕>龟背竹>广东万年青>绿萝>四季秋海棠.(3)根据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的差异,将植物的吸收能力分为两类,吸收甲醛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广东万年青、绿萝、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低的植物有:四季秋海棠(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73.
甲醛是一种遗传毒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甲醛可能具有诱导白血病的作用,然而甲醛诱导白血病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以不同浓度液态和气态甲醛对大鼠骨髓细胞进行染毒,采用KCl-SDS 法检测了骨髓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程度,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检测了骨髓细胞 DNA 链断裂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甲醛(液态甲醛浓度为:5μmol·L-1和25μmol·L-1;气态甲醛浓度为:0.5mg·m-3 和 1.0mg·m-3)可以引起 DNA断裂水平显著增高 (p<0.01);而高浓度甲醛 (液态甲醛浓度为:125μmol·L-1 和 625μmol·L-1;气态甲醛浓度为:3.0mg·m-3)则可以引起 DNA-蛋白质交联水平显著增高(p<0.01; p<0.05). 研究结果提示:甲醛染毒可以导致大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暗示甲醛诱导白血病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4.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hronic formaldehyde (FA) exposure on the hippocampus in the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rat model. Seventy-two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 sham-operated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BCCAO) with room air inhalation, (B) BCCAO with room air inhalation, (C) sham-operated BCCAO with FA inhalation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mL?vapor?m?3, 1?h per day for 90 days, and (D) BCCAO with FA inhalation. Decreased mobility, injected conjunctivae, and overreaction were observed in groups C and D rats after 30 days of FA exposure. The level of malondialdehyde (MD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 D at 90 days after FA exposure. The expression of Bax protein increased, while Bcl-2 and NR2B protei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 D compared to group B or C. Neuronal nuclear antigen (NeuN) positive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roup D. Neuronal loss,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s were more prominent at 90 days after FA exposure, especially in group D.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neuronal damages in the hippocampus may be a possible mechanism of neurotoxicity as a result of chronic FA exposure. Chronic exposure of FA caused more neuronal damage in the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rat model.  相似文献   
275.
采用1m3的小型环境模拟舱,测试了不同温度和装载度条件下胶合板、密度板、细木工板和复合地板中甲醛释放规律.研究发现:甲醛浓度在初始阶段(0~3h)均迅速增大,随后速度慢慢减小,最后浓度趋于恒定值;温度升高会促进板材内甲醛释放,温度每升高5 ℃,甲醛释放量会增加10%~30%;而装载度增大则会减少单位体积板材内甲醛的释放量.利用不同装载度条件下板材在密闭环境舱散发过程和平衡状态浓度,求解了影响板材释放特性的关键释放参数:可散发初始浓度Cm,0、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K;模拟计算的浓度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为研究板材甲醛释放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76.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 nm,185 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 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7.
甲醛致中华卵索线虫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甲醛致线虫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 crosslinks,DPC)和DNA断裂(DNA strand breakage,DSB)的作用,以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为材料,经活体染毒后,采用KCl-SDS沉淀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来检测液态甲醛染毒后线虫提取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物的含量及DNA的断裂效应.KCl-SDS沉淀法的结果表明,低浓度(5、25、125μmol·L-1)的液态甲醛不能引起DNA-蛋白质的交联(p>0.05),较高浓度(625μmol·L-1)的甲醛可以引起明显的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p<0.05)而单细胞凝胶电泳的结果则显示甲醛在低浓度(5、25μmol·L-1)时可以引起DNA链的断裂(p<0.01),在较高浓度(125、625μmol·L-1)时可以引起交联作用(p<0.05).研究结果表明,甲醛在较高浓度时可以导致明显的DNA-蛋白质交联作用,而在小于25μmol·L-1时以DNA断裂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78.
王金安  许勇  汪仁 《环境科学》1994,15(3):34-37,60
利用色谱-微反联用技术研究多种多元催化剂对甲醇深度氧化的活性,并借助于XRDBET等手段考察焙 烧温度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时均有甲醛及甲酸甲酯伴生,其伴生温度区间及最大伴生浓度随不同催化剂而变化;32-37号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双组分催化剂,添加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CeO2和贵金属Pd对活性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提高焙烧温度,催化剂表面发生烧结,对活性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79.
木质板材释放的甲醛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木质人造板材释放气体的遗传毒性,用木质人造板材释放的不同浓度的甲醛气体对蚕豆vicia faba根尖进行染毒,用显微镜观测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结果表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甲醛气体的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经1.24mg/m3和3.71mg/m3甲醛气体灌流染毒的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甲醛气体可以通过液相的吸收产生高浓度的蓄积,从而引起浸泡其中的根尖细胞发生DNA损伤.  相似文献   
280.
SBA-15介孔分子筛负载金属酞菁催化氧化甲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浸渍法将钴或铁酞菁组装进有序介孔材料SBA-15中,通过XRD和N2吸附方法对组装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常温常压下,该组装体催化氧化甲醛的活性.结果表明,组装体具有优良的处理甲醛性能.钴酞菁比铁酞菁组装体的催化氧化活性高;钴和铁酞菁的协同作用使组装体具有更强的催化氧化活性,当二者摩尔比为1:1时,催化氧化活性最高;并借鉴金属酞菁处理有机巯醇的原理探讨了金属酞菁催化氧化甲醛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