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0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2937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160篇
环保管理   525篇
综合类   5007篇
基础理论   2277篇
污染及防治   664篇
评价与监测   341篇
社会与环境   299篇
灾害及防治   15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湖南第四纪红粘土及其发育的旱地和水田表层土壤对SO_4~2的吸附.结果表明这三种土壤吸附SO_4~2的顺序为;红粘土>旱地红壤>红壤性水稻土.而且随介质pH的升高,SO_4~2吸附量减少,吸附机理也发生改变:当介质pH6.5以后,解吸占优势.  相似文献   
992.
定位试验表明:施用耐氨固氮菌能促进水稻根系对氮素的吸收,显著增加水稻产量.耐氨固氮菌具有固氮能力,但按现行的施用量则固氮水平不足30kg/hm2.在施氮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施用耐氨固氮菌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993.
福建丰产荔枝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我国红壤平均水平相比,福建丰产荔枝园土壤有效态锌、钼及水溶态硼含量较高,而活性锰及有效铜含量较低;土壤全锌、锰、钢量亦较低。在土壤pH4.54—8.76时,pH值与有效态钼含量呈较显著正相关,而与代换态锰、水溶态硼、有效态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本文初步提出福建荔枝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适宜指标,可供土壤营养诊断及平衡施肥之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把趋势面分析的数学方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中,使重金属含量分布、污染情况等众多信息集中反映在一张图上,结果令人满意。同时结合当地重金属输入、输出情况,建立了动态平衡模式,计算出该区重金属的土壤环境动容量,并进行了土壤环境预测,为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三种有机酸为代表,研究并建立了测定水稻土中有机酸的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三种有机酸的有色络合物具有相同的吸收光谱,且具有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ss)=500um)和相近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水分对酯化反应影响很大,含水量达4ml时,吸光值下降85%。酯化温度在10℃以上时,酯化率达最大值且保持稳定。在25℃时,显色反应20min趋干稳定,且在1h内吸光值下降不超过1.2%。土样中的有机酸采用NaCl溶液为提取剂,以3:1的液土比振荡提取30min,NaCl溶液浓度为1%就能达到良好的提取、过滤效果。提取液在烘干前需进行碱化,否则有机酸将损失30%以上。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2.2%(n=5),标准差为0-0.0478cmol k8~(-1)(n=2-6),平均0.0142cmol kg~(-1)(n=26);变异系数为0—10%(n=2-6),平均4.87%(n=26);线性范围为0—0.0018mol L~(-1)。  相似文献   
996.
在实验室测定了吡虫啉的光解、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与在东北黑土等3种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300W低压汞灯下,吡虫啉水相溶液的光解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光解半衰期为6.81h;在pH5、pH7、pH9的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30.6、13.6与8.0d;在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和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0.7、11.1和4.1d。  相似文献   
997.
对内蒙古草原区典型草原不同区域内土壤氟水平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土壤氟含量从东到西呈上升趋势,典型草原土壤表层氟含量平均值为285.46mg/kg,与国内外有关文献值相比属中等水平,处于内蒙古土壤表层氟背景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8.
(1)赤红壤的贮水总量和有效水量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2—9月占全年的70%左右,10月—翌年1月占30%左右.(2)赤红壤的有效水量占总贮水量的31%—44%,土壤肥力高的耕作赤红壤,其有效水量占总贮水量的36%以上.在年降雨量小于1600mm、蒸发量大于1100mm的条件下.表土层有效贮水量低于萎蔫含水量出现的时间与土壤熟化程度有关,熟化度高的出现在12月—翌年1月,熟化度低的往往出现在10月—翌年1月.历时3—4个月.(3)赤红壤0—100cm土体的贮水量及有效贮水量低于红壤而高于砖红壤.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湘南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对NO_3和SO_4~(2-)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红壤对NO_3~-的吸附在浓度低时为负吸附,浓度高时为正吸附,吸附机理为非专性吸附,红壤对SO_4~(2-)的吸附等温式以Freundlich方程最好,在达到最大吸量(X_m)之前,SO_4~(2-)以置换羟基(—OH)的配位吸附为主;而在达到最大吸附量以后,以非专性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有代表性土壤样品347个,测定了其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范围038~1269mg/kg,平均为238mg/kg。地区分布是南低北高,以淮北宿州和阜阳地区为最高,平均含量在3mg/kg以上。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水溶性氟含量顺序是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石灰土、粗骨土。不同母质土壤水溶性氟含量顺序是古黄土性河湖相沉积物>黄泛冲积物>紫色砂岩>下蜀黄土>石灰岩>酸性结晶岩风化物>河流冲积物。土壤水溶性氟含量与土壤pH呈正相关。pH高的黄泛冲积物和古黄土性河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含水溶性氟多,该土壤地区发生氟中毒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