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48篇
安全科学   1964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68篇
综合类   817篇
基础理论   346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1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1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首先指出了我国高校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安排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在教学中同名专业课程,不同学校采用不同教材,教师讲授的内容,都存在较大差别和分歧。其次,从学科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的角度,将安全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划分为两大层次(包含6个小层次)。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学科基础课程和横向展开课程;提出了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安排应遵循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原则;同时,给出了支持具体操作的表格。通过实践,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2.
对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工程同一般建设项目相比,受不可预见的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技术的可靠度、经济发展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重;就必然使地铁工程成为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然而目前对其风险评估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水平上。为此,笔者在研究系统论的基础上,从动态系统风险评估的观点出发,运用动态控制的原理,着重研究适合于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的理论框架,及建立理论框架时应考虑的诸多问题;同时对动态系统风险评估、评价因素可靠性分析技术、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技术的运用做了简要论述。该框架体系不仅适用于地铁工程的风险评估,同样适用于其他复杂的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评价。  相似文献   
73.
亚甲蓝湿式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式氧化技术对亚甲蓝水溶液进行处理,用水样COD去除率评价处理效果.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氧分压、搅拌速度、进水pH值以及进水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机理分析.实验确定的最佳操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10℃、氧分压2.0 MPa、搅拌速度880 r/min、进水pH=11.30.在此条件下,COD为2 000mg/L的亚甲蓝水溶液,反应90min时COD去除率达93.2%.  相似文献   
74.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工程安全领域中许多对象具有"内涵明确,外延不明确"的特点,本文利用模糊数学对建筑安全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度量,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模型,解决了建筑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即时预测,并通过实例给予说明,说明了模型在建筑安全事故预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5.
海啸破坏特点与工程防御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迅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1):175-177
印度洋海啸现场调查表明,海啸灾害不同于地震和洪水灾害.海啸通过高水位淹没和浪涌冲击对海边地势低平地区的房屋、道路、桥梁、机场以及给排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与车辆、船只造成严重破坏.海啸上岸后,由于巨大的冲力,将夹带一些破损建筑物产生的固体漂浮物一同前进,因此破坏力更强.由于淹没、浪涌、冲毁建筑物压埋以及漂浮物冲击等综合作用,造成人员死亡率极高,所过之处,财物殆尽.抗御海啸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在于合理规划(避让、削弱、分流、阻挡)和科学设计(潜在海啸灾害等级划分、结构性态决策、海啸荷载确定、抗海啸分析、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76.
陈嘉琛  马欣  马秋菊 《安全》2019,40(6):76-79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的管理和运行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以海外核电某项目部的文化建设为例,以文化体系建设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安全文化检查模式、安全文化宣传模式、安全文化激励模式、安全文化科技模式、安全文化技能模式和安全文化专题模式来探讨海外核电某项目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为其他海外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提高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7.
超高强度钻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事故,为了从断裂力学角度揭示其冷脆现象的本质,采用ZBC2302-D型示波冲击试验机,获得了不同温度下超高强度钢在冲击断裂过程中的力-位移曲线,并对比分析了冲击功、起裂功和裂纹扩展功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国家标准GB 4161—2007中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冲击试样的裂纹扩展量Δa和阻抗应力强度因子K_R;同时,引入K_R阻力曲线,得到超高强度钻杆在不同温度下的剩余强度图。结果表明,当冲击试样开始出现裂纹时,随温度降低,钻杆的初始起裂应力有所增加,出现硬化现象。当钻杆出现一定长度的裂纹时,随温度降低,阻抗应力强度因子越来越小,而且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剩余强度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温度降低,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逐渐下降,表明钻杆在低温下更容易断裂。  相似文献   
78.
氢能具有储运便捷、来源多样、洁净环保等突出优点,许多国家把发展氢能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氢安全是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国内外氢安全领域近年来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次从氢泄漏与扩散、氢燃烧与爆炸、氢与金属材料相容性及氢风险评价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氢安全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氢安全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9.
The global extent of macroalgal forests is declining, greatly affecting marine biodiversity at broad scales through the effects macroalgae have on ecosystem processes, habitat provision, and food web support. Networks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comprise one potential tool that may safeguard gene flow among macroalgal populations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 fragmentation caused by pollution, habitat modification, climate change, algal harvesting, trophic cascades, and other anthropogenic stressors. Optimal design of protected area networks requires knowledge of effective dispersal distances for a range of macroalgae. We conducted a global meta‐analysis based on data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to determine the generality of 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among macroalgal populations. We also examined whether spatial genetic varia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with respect to higher taxon, life history, and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We found clear evidence of population isolation by distance across a multitude of macroalgal species. Genetic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cross 49 studies; a modal distance of 50–100 km maintained FST < 0.2. This relation was consistent for all algal divisions, life cycles, habitats, and molecular marker classes investigated. Incorporating knowledge of the spatial scales of gene flow into the design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 networks will help moderate anthropogenic increases in population isolation and inbreed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silience of macroalgal forests. Implicaciones del Aislamiento por Distancia de Macroalgas para Redes de Áreas Marinas Protegidas  相似文献   
80.
宁波三江口水域原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首次应用16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甬江流域宁波三江口区域的表层水体原核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共获得215 504条高质量序列.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流域的水体原核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丰富度.菌群分类分析发现,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um)、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主要的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占总群落的78.88%.对比不同站位的原核生物群落,发现水文环境可能是影响三江口水域原核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以往报道对比分析表明,甬江流域分布有多种污水和粪便污染指示菌,其中余姚江污染指示菌的丰度最高,说明其受污染的风险可能较高.病原菌BLASTN分析表明,在种和亚种水平上,分别检出76和18种潜在病原菌,占序列总量的2.19%和0.40%.本研究为系统认识甬江流域原核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