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小流域土壤矿质氮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掌握小流域土壤特性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异规律,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矿质氮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硝态氮的变异程度为强变异性,铵态氮、坡度、坡向则为中等变异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对矿质氮的变异程度有极显著影响;②各研究特性在采样尺度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依赖性,铵态氮、海拔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而硝态氮、坡度及坡向则为中等的空间依赖性;③分维数与空问异质比所揭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各变量的分维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硝态氮(1.982 6)>坡向(1.976 7)>坡度(1.9420)>铵态氮(1.879 1)>海拔(1.746 1);④硝态氮在0°与90°,45°与135°方向上具有各向同性结构,而海拔为各向异性结构,其余的研究特性则表现出微弱的各向异性;⑤海拔、铵态氮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硝态氮则为空间不相关;硝态氮与铵态氮、坡度与坡向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铵态氮与海拔、坡度与海拔之间则为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在水蚀风蚀交错带铵态氮和坡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海拔梯度性.  相似文献   
72.
利用江苏省2001-2006年260个站点的自动记录降雨资料,运用卜氏算法计算各站点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并结合地统计学进行分析与误差对比,结果显示在二阶、球型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条件下,普通Kriging插值方法的模拟精度较高,在江苏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基于水土保持工作中雨量站点的选址原则共选取了21个代表站,通过优选出的普通Kriging插值方法对代表站的代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选址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3.
赤峰市黄花甸子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流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0~10 cm土层范围有机碳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关系,10~100 cm土层范围有机碳含量具有强烈空间相关关系,由随机性因素所引起的空间变异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主要受植物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林地天然草地农地.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地表82个采样点土壤样品进行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分析,探讨了表层土壤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影响因素。首先对土壤元素含量平均值、变异系数等特征进行了计算,比较了土壤元素含量特征。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表层土壤样品中Co、Be、K、Mg、Na、Ca、Zn等元素的含量偏高,而Al、Fe等其余元素含量偏低。使用SPSS 20.0对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种元素分成2大类,每一类又分为两组。第一大类为Ca、Sr、K、Na、Be、Ba,为表生环境下活泼性较强的元素,其中Ca、Sr为一组,K、Na、Be、Ba 为一组。另外一类为Pb、Zn、P、Fe、V、Al、Co、Ti、Mn、Cr、Ni、Cu、Li、Mg,为活动性相对较差的元素,其中Pb、Zn、P为一组,其他元素为另一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这些土壤元素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分维数,其大小依次为:Zn>Al>Mg>Li>Be>Ca>P> Pb>Sr>Na>Ti>Co>Cr>Cu(Fe)>Ni>V>Mn>K。Co、Cr、Cu、Fe、K、Mn、Ni、Ti、V在采样尺度下均具有空间相关性,相关程度中等或较强,虽然受到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如区域人类活动等),但其结构特征并未被破坏。Pb、P空间结构特征不明显,Zn已无空间结构特征,该类元素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污染影响,随机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如耕作、采矿等方面对其空间分布特征造成破坏。而Al、Li、Na、Be、Mg这些元素在研究尺度上空间结构性差或不存在,影响因素复杂。活动性元素Ca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存在相关关系,Sr空间相关性较差。最后通过对该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发现Zn污染程度为轻度-偏重污染。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天津市武清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情况,在研究区共采集了578个表层土壤样品并分析了Cu、Zn、Pb、Cd、Hg、As(类金属)、Ni、Cr等8项重金属含量.综合应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地质统计学及随机森林回归技术对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及人为及自然源污染贡献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除Cr以外,研究区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区域背景值,土壤As、Ni、Cr主要来自于自然源即土壤类型的差异性,Cu、Zn的变异性一是受土壤类型差异性的影响,二是受污灌的影响,Pb、Cd的变异主要受面源污染的影响,局部存在点源污染.Hg变异性主要受污灌的影响.实践证明多技术联合应用是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PCA-APCS-MLR和地统计学的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美华 《环境科学》2023,44(6):3509-3519
人类活动往往会增加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而影响了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精确定量与评估.为系统研究浙江省西部石煤矿山周边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贡献率,采集并分析了耕地表层土壤样品和农产品中Cd、 Hg、 As、 Cu、 Zn和Ni等重金属,重点探讨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农产品进行生态风险评价.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解析了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源贡献率,并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法对土壤中Cd、 As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6种土壤重金属(Cd、 Hg、 As、 Cu、 Zn和Ni)含量都超过风险筛选值,其中Cd和As含量超过风险管制值,其超标率分别为36.11%和0.69%,而农产品中Cd也存在严重超标.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主要有2个:源1(Cd、 Cu、 Zn和Ni)为矿业活动源和自然源,对Cd、 Cu、 Zn和Ni的贡献率分别为78.53%、 84.41%、 87%和89.13%;源2(Hg和As)以工业源为主,对Hg和As的贡献率分别为83.22%和82.41%...  相似文献   
77.
卢小慧  余方中  范一鸣  杨阳 《环境科学》2023,44(3):1646-1656
我国各大城市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搬迁,并产生了众多污染搬迁遗留场地,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峻.为了分析三门峡某铅厂遗留场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空间分布和污染来源,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场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规律和分布特征,并利用PMF模型解析场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u、Pb、Hg和Ni的平均值远超过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As、Cd、Pb和Hg含量超过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As、Pb和Hg含量超过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Cr的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北侧,Ni和Cd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北侧和场地南侧,As的高值区位于废渣堆场南侧与生活区之间,Cu和Pb高值区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中部的原料堆场和炼炉区,Ni和Cd、Cu和Pb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PMF模型可知,7种重金属有3种主要来源,Cd以废渣堆积源为主,贡献率为87.60%;Cu、Pb和Hg以土壤母质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92.50%、75.20%和95.40%;Cr、Ni和As以原料粉尘废气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80.80%、83.30%和62.00%.  相似文献   
78.
太原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和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面积为2.7万hm^2的太原污灌区布设土壤取样点49个,测定了耕层土壤中重金属Hg、Cd、Pb、盐分、氯离子含量及pH,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数据的统计特征值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铅和盐分服从正态分布,氯离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它无分布类型,拟合得到Hg、Pb、盐分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型,镉和氯离子为球型,pH为高斯型,这些测定项目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性。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重金属及盐分进行最优估计,并绘制了等值线图,可更直观地反映出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及盐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79.
康博  刘强  赵强 《地球与环境》2020,48(2):161-170
为了解关中平原城市群PM2.5时空变化规律,利用2015~2018年国家空气质量检测平台发布的PM2.5实时监测数据,并用地统计学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关中平原城市群PM2.5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PM2.5污染总体呈向好趋势,PM2.5年均超标城市由11个减少到8个,年均浓度超标率显著下降。PM2.5污染主要出现在冬季,春秋季过渡,夏季PM2.5浓度季度均值、月均值都最低,PM2.5日均值曲线与月均值曲线大致趋势一致,呈单峰"脉冲型"变化;PM2.5污染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异性和集聚性特征,表现出"临汾-咸阳"为轴的高污染区面积逐渐缩小,而以平凉、天水为中心的低污染区面积逐渐扩大的空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0.
江西省兴国县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的支持下,以变异函数为工具,初步分析了江西省兴国县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应用克立格法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得出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全氮的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为指数模型;两种养分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均属中等的空间自相关;全氮和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尺度范围不同,分别为5.41km和9.36km.它们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具有北部高、中部和南部低的分布特征.图3表2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