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4篇 |
免费 | 1228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4篇 |
废物处理 | 71篇 |
环保管理 | 734篇 |
综合类 | 2291篇 |
基础理论 | 552篇 |
污染及防治 | 666篇 |
评价与监测 | 123篇 |
社会与环境 | 219篇 |
灾害及防治 | 3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172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196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216篇 |
2013年 | 269篇 |
2012年 | 308篇 |
2011年 | 348篇 |
2010年 | 267篇 |
2009年 | 270篇 |
2008年 | 203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299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7篇 |
1972年 | 7篇 |
1971年 | 8篇 |
197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介绍了舰艇常用材料在海水环境动态高流速条件下自然电位、自然腐蚀率、电偶腐蚀等多方面的腐蚀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得出了舰艇常用系列材料在动态海水中的腐蚀基本数据以及变化规律,为在舰船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及腐蚀防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2.
文章介绍连续流动一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测定水中硒的方法,研究了盐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灯电流、光电倍增管负高压、泵速、载气和屏蔽气流量等对测定硒的影响,找出测定水中硒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95μg/L,方法的测量范围为0.038-300μg/L,回收率在91.8%-... 相似文献
223.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4.
为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红树林潜在生境分布的影响,融合MaxEnt模型和Dyna-CLUE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驱动下红树林生境变化的定量预测方法.以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利用MaxEnt模型模拟红树林在自然条件下的理论适生区,采用Dyna-CLUE模型预测2030年的三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最后将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作为限制条件估算未来可供红树林生境分布的空间.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约34531hm2,2030年趋势情景下湿地将减少58.61%,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将退化至24375hm2;可持续发展情景下通过改进土地利用策略并开展一定规模的退塘还湿,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将增加至38125hm2;生态保护情景下,如能开展全面的生态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可达到47525hm2.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可有效预测不同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下红树林潜在生境的空间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政策会对红树林潜在生境分布造成明显影响;通过改进政策,可显著提升红树林潜在生境的面积和完整性.本结论可为区域红树林保护与生境修复的空间规划及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225.
基于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汛期(2017年8月4—10日)水动力、气象和藻类漂移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汛期香溪河浮游植物叶绿素a(Chla)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分层异重流背景下藻类的水平输移和垂向掺混作用过程。结果表明:1)汛期香溪河库湾水动力具有明显的分层异重流特性,监测期间雷诺数均大于4 000,水体呈现紊流状态,对藻类的运动输移产生水平输运和垂向掺混2种影响。2)表层藻类水平漂移速度受到风速和水流流速的影响,响应关系式为V藻=0.035V风+0.461V水+0.034 (R2=0.917,P<0.01)。3)分层异重流对高浓度藻细胞库湾原水的稀释作用和环流对高浓度藻细胞的携带作用,导致水柱Chla总浓度呈直线下降趋势,此时干流水体从中上层倒灌进库湾,上游来水以底部顺坡异重流方式流向河口,在中上游相遇形成环流,在库湾中部倒灌水体一分为二,分别从底部和表层输出库湾,Chla浓度分布特征为表层>底层>中层;当倒灌水体与库湾原水形成环流并从底部输出库湾时,Chla浓度分布特征为表层>中层>底层或者中层>底层>表层。因此,Chla浓度的水平分布主要受到风速和异重流的水平流速的影响,而垂向分布受到异重流所形成的水体循环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James F. Saunders Marylee Murphy Martyn Clark William M. Lew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2004,40(5):1339-1349
ABSTRACT: Historical flow record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gulatory low flows that serve a key function in setting discharge permit limits through the National Pollutant Discharge Elimination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nationwide mechanism for protecting water quality. Use of historical records creates an implicit connection between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The longer the record, the more likely the low flow estimate will be based on a broad set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d thus provides adequate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Unfortunately, a long record often is not available at a specific location.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the variability of biologically based and hydr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estimates at 176 sites from the Hydro‐Climatic Data Network, a collection of stream gages identified by the USGS as relatively free of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Results show that a record of 10 to 20 years is necessary for satisfactory estimates of regulatory low flows. Although 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a biologically based low flow from a record of less than 10 years, these estimates are highly uncertain and incorporate a bias that undermines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227.
Plume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a rangeof satellite and ground-based techniques. The Sea-viewing WideField-of-view Sensor (SeaWiFS) has been used to observe plumesof sulphate aerosol and Saharan dust around the coast of theUnited Kingdom.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 was retrievedfrom SeaWiFS for two events; a plume of Saharan dusttransported over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Western Africa and aperiod of elevated sulphate experienced over the Easternregion of the UK. Patterns of AOT are discussed and related tothe synoptic and mesoscale weather conditions. Furtherobservation of the sulphate aerosol event was undertaken usingthe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instrument(AVHRR). Atmospheric back trajectories and weather conditions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eteorologicalconditions which led to this event. Co-located ground-basedmeasurements of PM10 and PM2.5 were obtained for 4sites within the UK and PM2.5/10 ratios were calculatedin order to identify any unusually high or low ratios(indicating the dominant size fraction within the plume)during either of these events. Calculated percentiles ofPM2.5/10 ratios during the 2 events examined show thatthese events were notable within the record, but were in noway unique or unusual in the context of a 3 yr monitoringrecord. Visibility measurements for both episodes have beenexamined and show that visibility degradation occurred duringboth the sulphate aerosol and Saharan dust episodes. 相似文献
228.
229.
张晓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1):102
为解决繁忙机场飞行终端区的交通拥挤问题,研究了遗传算法在跑道分配和飞机排序中的应用.建立多条跑道多架飞机的数学模型,使用遗传算法仿真计算寻求飞机进场总延迟时间最小的排序方案,并与传统的先到先服务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与先到先服务排序相比较,总延迟时间减少了53%,说明了该算法排序结果明显优于先到先服务的排序结果.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且优化效率高的特点,有助于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优化方案的建立. 相似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