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4篇
  免费   122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504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734篇
综合类   2291篇
基础理论   552篇
污染及防治   666篇
评价与监测   123篇
社会与环境   219篇
灾害及防治   305篇
  2025年   35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8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江汉平原湿地功能下降与洪涝灾害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国以来,江汉平原湿地面积及其生态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史志记载和气候资料,对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频率趋高、江河湖高水位频率明显增加、外洪内涝日益严重的变化特点。据此,从时间上探讨了湿地变化与洪涝灾害之间的联系,发现历史和近代洪涝灾害的频发期与相应时期的围垦和江堤修筑有较好的对应。结合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近10年来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的主要转移途径,从空间上探讨了湿地动态变化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湿地面积的减少及其功能的退化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湿地的围垦和退化是导致其调蓄能力降低,引发洪涝灾害加剧等负页环境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2.
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少林  周琪 《四川环境》2004,23(6):71-74,97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控制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有效工具,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认可。本文首先简述了非点源污染的危害,其次对人工湿地的概念和类型进行了介绍,论述了人工湿地对非点源污染中氮、磷、重金属和农药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最后对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附属设施、水力因素、表土层以及植物收割等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3.
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衰退原因与特征的分析,提出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必须强化湿地整体管理,控制湿地开发规模,适度退田还湖还蓄(洪区),调整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走集约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复合高效湿地生态系统;进行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生态设计,建立适应浅水水体、湖洲和低湖渍害田的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274.
土壤渗滤法治理湿地水环境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扎龙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地质条件,研究采用土壤渗滤法处理排入湿地的造纸废水,并从技术和实践分析的角度对该地浅表部亚粘土渗滤的稳定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保护区地表层的亚粘土对造纸废水中各项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CODCr、BOD5、Cr^6 、NH4^ -N及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0%、84%、90%、78%及80%以上,在该处利用缓坡土地渗滤处理系统是稳定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5.
人工湿地与土壤净化槽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芙蓉  刘东生  王辉  李想 《环境化学》2013,32(2):232-239
针对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要求,对比研究了普遍推广的人工湿地技术与新兴的土壤净化槽技术,发现在进水水质、环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上行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优于下行流人工湿地;基质按照不同需氧层铺设不同粒径填料的土壤净化槽处理效果优于基质直接分层铺设填料的土壤净化槽;土壤净化槽和人工湿地出水水质都很好,出水CODCr、TN、TP、氨氮分别达到了二级、一级A、一级B、一级A标准;土壤净化槽装置占地面积小,为人工湿地的2/3.土壤净化槽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发展前景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76.
Coastal areas of Iran are heavily affected by urbanisation, industrialisation, and maritime activities. One consequence of this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s the contaminants accumulation, as heavy metals, into the marine ecosystem. In this review, the coastal area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country were assessed for lead (Pb) contamin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toxic metals found in the environment. All studies conducted during 2006–2016 with at least 10 specimens that reported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Pb were considered in this review. Heterogeneity between studie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Q and I2 statistics. The Pb mean concentration overall studies was estimated to be 21.88?µg/g (95% CIs: 16.25–27.50). Random effect model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mean Pb concentration levels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coasts. However, the variability in Pb mean concentrations within southern coasts was considerabl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oreover, the 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northern coasts of Persian Gulf and Oman Sea, in south of Iran,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Hormozgan > Khuzestan > Sistan-VA-Balluchestan > Bushehr while in the southern coasts of Caspian Sea, in north of Iran, decreased in the order Guilan > Mazandaran > Golestan.  相似文献   
277.
为研究冰封期湿地沉积物污染的变化规律和主要来源,采集了包头南海湿地南海湖中20个点位的沉积物,研究分析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沉积物污染物的含量均在逐渐降低,且在表层中累积明显;水平分布主要受进出水口、人类活动、水体流动、外源输入、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等影响,呈现一定规律.沉积物中C/N均值为10.44,说明南海湖有机物主要以外源有机质为主.此外,由相关性分析得出,沉积物中TOC、TN、TP含量两两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n=20),由此说明C、N、P具有同源性.由评价结果可知,高寒旱区湖泊与其他平原浅水湖泊的碳、氮、磷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78.
SMBR-IVCW系统处理高浓度综合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将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SMBR)与生态净化技术——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进行有效复合而成的SMBR-IVCW复合系统应用于高浓度综合污水的高效处理与回用中.通过对不同水力负荷组合条件下SMBR-IVCW系统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的比较,得到了该复合系统的较好水力组合条件.结果表明,SMBR-IVCW具有良好的净化功效及稳定性,SMBR单元在有机物的去除、硝化作用中起到主要贡献,而IVCW单元在反硝化脱氮、深度除磷等方面进一步补充,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得到了较优的水力负荷组合条件:SMBR为1000L·d-1,IVCW为375mm·d-1;在该条件下,SMBR-IVCW系统总停留时间为19.22h,处理后出水中CODCr、TP、NH4+-N浓度分别为11.0、0.086、0.44mg·L-1,均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GB3838-2002).SMBR-IVCW系统在此类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9.
为提升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效率,以某制药厂的右旋糖酐废水作为主要发酵原料,设计2种不同循环流化的水力搅拌方案,进行653.5 L规模的厌氧消化对比中试试验。1号罐为底部进水高位集中压力出水(单口),4号罐为底部进水高位分散式压力出水(四口)。28 d连续发酵实验表明,1号罐较不搅拌的对照组(0号罐)的产气率和COD去除率分别提升了45%和20%,4号罐则分别提升了58%和24%。研究结论可为指导右旋糖酐废水产气潜能提升设计和进一步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0.
目的 预测某封闭靶场排烟室与射击室内的射击噪声特性,为排烟室降噪与射击孔隔音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在比测室外射击噪声试验数据,保证仿真精度的前提下,采用CFD-CAA耦合算法,对9 mm手枪射击时特定封闭靶场内的射击噪声进行数值计算。首先使用Realizablek-?模型,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封闭靶场内射击时的膛口流场进行数值计算。然后开启FW-H声学计算模型,计算各监测点声学数据。结果封闭靶场内射击时,排烟室内各监测点噪声声压级较室外射击时均有增强,增强效果在20°方位角监测点尤为明显,最大增强2.682 dB。结论 与室外射击相比,在封闭靶场内射击时,排烟室内射击噪声的峰值声压级较大,混响时间加长,应针对性选择吸音方案,降低混响时间。射击室射手人耳处噪声声压级接近安全阈值,应改进射击孔隔音方案,降低人耳处直达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