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05篇 |
免费 | 325篇 |
国内免费 | 111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39篇 |
废物处理 | 71篇 |
环保管理 | 708篇 |
综合类 | 2161篇 |
基础理论 | 486篇 |
污染及防治 | 618篇 |
评价与监测 | 110篇 |
社会与环境 | 208篇 |
灾害及防治 | 2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199篇 |
2014年 | 210篇 |
2013年 | 264篇 |
2012年 | 303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266篇 |
2009年 | 270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299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7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7篇 |
1971年 | 8篇 |
197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81.
582.
583.
往复隔板絮凝池流场数值模拟及混凝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往复隔板絮凝池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根据絮凝池的工作特征分析了水流状态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池转弯处过水断面面积A_1 与廊道过水断面面积A_2 的比值A =A_1 / A_2 ,这一影响流场紊流动能的设计参数的最佳范围是 1 2~ 1 5。按此设计参数设计的往复隔板絮凝池模型的混凝反应效率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584.
585.
以欧洲最大的一家垃圾填埋场的运行为实例,分别从集气质量、抽吸负压、投资费用等方面,对垂直气井和横向气管2种不同的集气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国内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及运行控制提供参照和建议。 相似文献
586.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建立了二维空气质量模式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体积分数,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并以常熟地区为例分析了臭氧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干沉降对大气臭氧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平均为2.1 μL/(m3·h);水平输送过程对臭氧的影响和化学臭氧生成速率P(O3)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总体来说,水平输送对臭氧有净的去除,平均为1.9 μL/(m3·h);化学生成过程则增加臭氧体积分数,净生成速率为5.3 μL/(m3·h),表明该地区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计算了该地区的臭氧生成效率,结果表明1分子NOx从排放到去除期间可以生成7.5分子O3. 相似文献
587.
从静态的断面分析到动态的过程评价——兼论资源流动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论文在简要回顾我国资源科学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生态学思想对资源科学研究的影响出发,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其效应问题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资源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方向。只有深入研究资源在经济社会系统中的生命周期,才能清楚认识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机理,才能为国家或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据此,提出了资源流动的概念,阐述了资源流动的内涵与研究方法,并以木材资源、玉米资源为例进行了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资源科学仍然处于一种静态的状态研究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的资源认识和资源评价研究,和以协调人-资源关系为目的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现代资源科学吸收了生态学、特别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将资源视为由不同学科、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网式结构和从开发利用到最终消费的链式结构的复合系统,通过资源流动分析,将有助于揭示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应的动态过程机制。 相似文献
588.
Spatial variations in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s above wetland surface of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wetland surface were studied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China in August, 2000. The primary purpose was to study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2 concentration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0.1 m, 0.6 m, 1.2 m and 2 m)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O2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 covers. Results showed that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wetland surface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was lower than that above other wetlands in northeast China as well as the worldwide average, suggesting that Xianghai wetland absorbed CO2 in August and acted as“sink” of CO2. The horizontal variations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 along the latitude were distinct, and ha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decreasing after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height. The areas with obvious variations were consistent on different levels of height,and those with the highest variations appeared above surface of shore, sloping field, Typha wetland and Phragmites wetl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were greatly different, with the higher variations in Phragmites wetland and Typha wetland, and the lands near the shore and the sloping field with the lower variations. Spati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s above wet!and surface were affected by surface qualities and land covers. 相似文献
589.
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导致水文序列出现变异,严重影响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基于水文变异条件下的河道内生态流量计算已成为当前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江西鄱阳湖西北部的潦河为例,采用水文时间序列变异检验方法分析径流变异性及成因,应用水文模型对水文变异后的径流进行还原,以Kolmogorov-Smirnov(K-S)、Anderson Darling(A-D)和概率点据相关系数(PPCC)3种检验法确定月径流的最优概率分布函数,进而提出水文变异条件下最适宜的潦河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①潦河万家埠站径流在1972年发生水文变异,突变点后流域年径流增加了12%,降水量的增加和蒸发量的减少是其主要驱动要素.②采用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对径流进行还原,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和Nash-Sutchliffe效率系数均大于0.78,径流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程度较高,表明基于DTVGM进行径流还原是可行的.③基于还原后的径流,对5种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拟合优度综合检验,确定逐月最优分布函数,并估算月河道生态流量.与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7Q10法等方法比较,基于最优分布函数的生态流量结果更具确定性与合理性.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变异的背景下,考虑水文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能够更科学地体现水文变异对生态需水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潦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规划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