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Since 1983, the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of Japan has conducted nation-wide acid deposition survey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on surface water, we used the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to find temporal trends in pH, alkalinity,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in more than 10 year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five lakes and their catchments (Lake Kuttara: northernmost; Lake Kamakita: near Tokyo; Lake Ijira: central; Lake Banryu: western; and Lake Unagiike: southernmost). The pH of Lake Ijira water has declined slightly since the mid-1990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downward trends seen in the pH and alkalinity of the river water flowing into the lak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s in the EC of both the lake and stream water; the same trends were also found for concentrations. These trends show evidence of acidification due to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this is the first such finding in Japan based on significant long-term trends. Lake Ijira is located about 40 km north of the Chukyo industrial area near Nagoya. The annual depositions of H+, nss-, and in Lake Ijira were among the highest of all deposition monitoring sites, suggesting that this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acidification observed in Lake Ijira. No significant trends suggesting acidification were observed in any of the other lake catchments in spite of the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s in EC. Upward trends in pH and alkalinity at Lake Banryu and upward trends in alkalinity at Lake Kamakita were detected, but no change in pH or alkalinity at Lake Kuttara and Lake Unagiike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442.
水解酸化/好氧生化/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水解酸化/好氧生化/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工艺的处理效果显著.水温为45~55℃时,经过16~20 h的水力停留时间,水解酸化可将废水的B/C比提高至0.30~0.35;好氧生化选用AB法,2~3 h曝气后的A段COD去除率可达到65%以上,7~9 h曝气后的B段COD去除率可达到40%以上;经过5~6 h的Fenton反应后,出水水质指标符合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3.
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处理乳化液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处理乳化液废水,在加酸量为1.0mL98%H2SO4/100mL乳化液、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1h条件下,初始COD〉20万mg/L,浊度〉8000NTU的乳化液COD降低到46592mg/L,浊度降低到20NTU,加热和酸化的联合过程达到了良好的破乳效果;破乳后的出水在ρ(Fe2+)/ρ(H2O2)=1:30、ρ(H2O2)和(COD)=1.4、pH=4的条件下进行Fenton氧化,处理后的出水COD可降到18600mg/L,去除率达61.4%,其B/C可由破乳后的0.11提高到0.43,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后续处理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444.
生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园区综合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制药工业园区综合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难降解、毒性大、色度深等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好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H/O-O3-BAF)的工艺流程。通过现场实验研究对处理流程以及各个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处理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小于50mg/L,色度小于4倍,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发光菌毒性的测试表明,该工艺流程可有效削减废水中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445.
剩余污泥中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可回收利用物质,污泥水解酸化液中的有机酸在去除或回收利用氨和磷后可作为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不足的污水处理厂的补充碳源。通过控制pH,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单独碱处理、酸-碱处理和碱-酸处理)对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碱处理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溶出量比酸碱联合处理要大16%左右,预处理第8天,达到5 406.1 mg/L。采用先酸(pH 4.0,4 d)后碱(pH 10.0,4 d)预处理,乙酸产量达到74.4 mg COD/g VSS,占总SCFAs的60.5%,产量及其占总短链脂肪酸(SCFAs)百分比含量均高于其他预处理方式。且酸-碱处理方式下NO4+-N和PO34--P溶出要优于其他处理方式。而单独碱处理方式下污泥减量效果最好,VSS去除率为36.6%。  相似文献   
446.
酸析-活性炭纤维吸附预处理精制棉黑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析-活性炭纤维吸附工艺去除精制棉黑液中的有机物,先用酸析法去除木质素,再用活性炭纤维吸附黑液中的剩余有机物。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明亮发光菌水质急性毒性法等手段分析处理前后的精制棉黑液。研究表明,黑液中主要有机成分为愈创基(G-)和羟苯基(H-)木质素。在pH为2.0,活性炭纤维用量为90 g/L,温度为40°C,吸附时间为5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5%。活性炭纤维对酸析后精制棉黑液的吸附热力学符合Redlich-Peterson经验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为吸热过程。酸析-吸附过程使精制棉黑液急性毒性去除率达到95%以上,为后续生物法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47.
施用尿素和硫酸铵对红壤硝化和酸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施用CO(NH2)2和(NH4)2SO4对初始pH值分别为5.14、4.77和4.34的红壤酸化速率和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O(NH2)2显著增加了3种红壤的硝化速率,从而显著加速土壤酸化。培养结束时,3种红壤pH值较培养过程中最高值分别下降2.14、1.23和0.56。施用(NH4)2SO4抑制了初始pH<5.0的2种红壤的硝化作用,从而显著降低这2种红壤的硝化速率和酸化速率,但显著增加了初始pH>5.0红壤的硝化速率,对其酸化速率则未见显著影响。3种红壤的酸化速率与硝化速率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硝化作用是导致农田红壤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同氮肥对红壤硝化速率和酸化速率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48.
刘振英  刘亦洋  史萌  高雄 《生态环境》2010,19(5):1050-1053
以水解酸化为预处理手段,利用自主设计的水解酸化柱为处理设备,处理光学工业生产废水。通过分析光学工业生产废水的水质了解到:该废水BOD5/CODCr〉0.3,可以采用生物的方法处理废水,但是考虑到BOD5/CODCr值较低,而该废水中又含有大量的高分子有机物,直接利用好氧生物降解的方法效果不明显,为提高其生物降解性能,使用水解酸化为前处理手段。通过近一个月的启动试验,水解酸化反应器出水稳定,CODCr去除率达到45%左右。以废水中CODCr去除率和酸化率为分析指标,确定水解酸化反应体系的最佳适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6.5~7.5,水力停留时间为8~10h时,废水CODCr去除率和酸化率较高。设定pH值为7、水力停留时间为8h的试验条件,比较进、出水BOD5/CODCr的试验结果变化可知:经水解酸化预处理后,该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了近一倍左右,水解酸化预处理效果明显,该预处理方法改善了光学工业生产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449.
东北吉林地区云水化学航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飞机航测于2007年夏季在东北吉林地区采集了24个云水样品,对云水的pH值与主要无机水溶性离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云水呈酸性,平均pH值为4.93;主要离子成分依次为SO42- 109.7 meq/L, NH4+ 74.8 meq/L, Ca2+ 71.9 meq/L,和NO3- 51.4 meq/L; SO42-/NO3-的当量比为2.1,与龙凤山降水样品比值相当.云水离子浓度主要受天气形势及气团输送特征影响.集合后推气流轨迹分析表明离子浓度最高的云水样品主要受到华北地区污染输送的影响.对比同步采集的高空云水与地面降水样品,发现云下冲刷过程可对降水酸度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45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催化氧化预处理及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原料药废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在90%以上。在进水COD值高于设计值15%的情况下,各项指标均能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