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00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112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1090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32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811.
反渗透与超滤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渗透与超滤是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膜分离技术,给水处理中反渗透应用较多,废水处理中超滤应用较广泛。  相似文献   
812.
通过对国产连续微滤(CMF)装置运行以及清洗后的跨膜压差和膜通量的研究,对该装置的化学清洗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过滤运行20min、气一水双洗30s、大流量反冲洗25s、排污10s的运行条件下,CMF装置适宜的化学清洗周期为60d;最佳化学清洗方法是用高锰酸钾、盐酸和草酸溶液冲洗并与多段水洗工艺相结合。该工艺提高了化学清洗的效率,清洗后装置的跨膜压差最多可减少0.0150MPa。  相似文献   
813.
以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 (PEG)作为PSf/A共混超滤膜的添加剂 ,测定所制备膜的水通量、截留率 .结果表明 ,膜的水通量随PEG分子量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关系 .当PEG分子量为4000时 ,水通量达到最大值115.2mL·(cm2·h)-1,是不加PEG时的6倍 .通过超滤实验结果以及膜结构的电镜照片的观察 ,研究了PSf/A共混超滤膜体系中PEG作用的规律 .PEG分子量的增加改变了PSf/A铸膜液体系的相平衡关系 ,使铸膜液成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加速了相分离的发生 ;另外 ,PEG分子量的增加提高了铸膜液的粘度 ,引起相分离的延迟,这2种作用影响了膜的最终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814.
膜生物反应器在汽爆稻草秸秆酶解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森  丁文勇  陈洪章 《环境科学》2005,26(5):161-161-163
以汽爆稻草秸秆为原料,通过将几个酶解罐串联来提高最终还原糖浓度.考察了酶浓度,酶解单元组成以及稀释率对汽爆稻草秸秆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20FPU/g,酶解单元由4个酶解罐组成,稀释率为0.075/h.在此条件下,酶解时间为24h时,与传统批次酶解相比,汽爆稻草秸秆总转化率从18%~21%提高到39.5%.与只有1个酶解罐的膜反应器相比,每g底物还原糖产量从0.25g提高到0.4g,最终所得还原糖的平均浓度从4.56g/L提高到27.23g/L.  相似文献   
815.
混凝处理防止膜污染的作用与机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通过膜过滤混凝上清液的方法 ,并比较膜进水和透过水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 ,探讨了混凝防止膜污染的作用和机理 .结果表明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 0的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 ,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0 0 0的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较小 .尽管混凝能有效地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 ,但混凝防止膜污染的效果与其投加量有密切的关系 .较低的混凝投加量 (2 5mg·L- 1 )防止膜污染的效果较差 ,较大的投加量 (>5 0mg·L- 1 )防止膜污染的效果较好 .UV2 54能更好地反映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程度 ,如何有效地去除这类有机物是防止膜污染的关键 .混凝防止膜污染的效果与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 0 0的UV2 54的程度密切相关 .试验结果表明 ,混凝去除这类有机物的效果达到 5 0 %时 ,可有效地防止膜污染  相似文献   
816.
浸没式厌氧膜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沥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AnMBR)处理垃圾渗沥液,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6~4d和容积负荷为1.3~5.7kgCOD/m3.d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为65%~84.2%,COD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膜良好的截留作用提高了处理效果的稳定性;甲烷产量随容积负荷的增加呈线性地增加;膜比通量衰减迅速,膜水力清洗频繁;膜清洗时间间隔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小呈线性地减小。  相似文献   
817.
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民  顾宇飞  顾颖  王斌  尹大强 《环境化学》2005,24(3):302-306
通过细胞体外毒性试验,研究了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2.50—1000.00μg·l-1范围内,五氯酚对鲫鱼淋巴细胞的活性没有显著效应,但在500.00和1000.00μg·l-1(高浓度组)时,对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产生显著影响,造成乳酸脱氢酶(LDH)相对释放量增加,并随五氯酚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浓度五氯酚组(5.00—1000.00μg·l-1)对红细胞溶血没有显著影响,但与二苯并[a,h]蒽联合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红细胞溶血效应明显高于两种化合物单独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血色素相对释放量显著增加.另外,鲫鱼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LDH的释放)比淋巴细胞活性和红细胞溶血对低浓度五氯酚更敏感.  相似文献   
818.
高氨氮对厌氧生物法处理城市垃圾渗沥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浓度氨氮对厌氧膜生物法处理城市垃圾渗沥液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去除率、沼气产量、沼气产率、辅酶F420和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均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氨氮浓度<3600mg/L时,不会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产生明显的影响;氨氮对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50%抑制浓度为4350mg/L;高浓度氨氮会造成系统VFA浓度增加;当氨氮浓度由4800mg/L降低到2000mg/L后,受重度抑制的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可以在20d里恢复到未受抑制时的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819.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而开发的新型系统,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高效废水处理技术。本实验采用了中空纤维膜组件和活性污泥反应器组成的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特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20.
Membrane damage related to morphological change in Vero cells is a sensitive index of the composite biotoxicity of trace lipophilic chemicals. However, judging whether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in Vero cells happens and its ratio are difficult because it is not a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 To find biomarkers of cell morphological change for quantitatively representing the ratio of morphological changed cell, the mechanism of cell membrane damage driven by typical lipophilic chemicals, such as trichlorophenol (TCP) and perfluorooctanesulphonate (PFOS), was explored. The ratio of morphologically changed cells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TCP or PFOS concentrations, and the level of four major components of phospholipids varied with concentrations of TCP or PFOS, but only the ratio of phosphatidylcholine (PC)/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 decreased regularly as TCP or PFOS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Analysis of membrane protein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vimentin in normal cell membranes is high, while it decreases or vanishes after TCP exposure. These variations in phospholipid and membrane protein components may result in membrane leakage and variation in rigid structure, which leads to changes in cell morphology. Therefore, the ratio of PC/PE and amount of vimentin may be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representing the ratio of morphological changed Vero cell introduced by trace lipophilic compounds, thus their composite bio-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