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93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614篇
基础理论   248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271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0 毫秒
911.
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水质监测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相萃取技术非常适用于环境水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文章从选择固相萃取柱到萃取液进入色谱分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并以使用该技术萃取环境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个方便实用的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12.
根据强力霉素生产废水的特殊性,选用三烷基胺为络合剂、正辛醇和磺化煤油为稀释剂、氢氧化钠为反萃取剂,进行萃取-反萃取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通过三级萃取后,磺基水杨酸(SSA)、对甲基苯磺酸(PTSA)、COD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99.8%、95.4%、92.8%和77.4%,一次反萃取率接近100%,并且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采用该工艺不但有明显的环境效益,而且还可以回收磺酸类原料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13.
采用酸化、萃取、反萃、除氟、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氟苯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工艺条件为:以硫酸为酸化剂,pH小于等于1;萃取温度10~25℃,搅拌时间大于4min,油水比(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0;反萃碱油比(NaOH溶液体积与油相体积比)1:3,NaOH质量分数10%;除氟时先加入2倍理论计算量的氯化钙、后加入氧化钙调pH至7~8;电催化氧化时粒子群电催化反应器槽电流2.0~2.5A,停留时间40~60min。处理后废水的COD、苯酚、F^-、石油类去除率分别高于99.3%,99.9%,99.8%,99.9%,苯酚回收率高于93.5%;出水COD、苯酚、F^-、石油类的浓度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14.
夏伟  杨凤林 《化工环保》2007,27(6):549-553
采用磺化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萃取醋酸废水,再用CaO—MgO乳状液反萃取制备醋酸钙镁盐。考察了膜萃取和反萃取的最佳实验条件。单级膜萃取醋酸废水(醋酸质量分数2%)的最佳条件为:水相走管程有机相走壳程(水外油内)逆流、有机相流量与水相流量比1.3、水相流量0.23mL/min,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74%;采用二级萃取,总萃取率可达95%。反萃取的最佳条件为:采用质量浓度100g/L的CaO—MgO乳状液作反萃取剂,CaO—MgO与醋酸摩尔比1.0:2.0,投料钙与镁摩尔比2.9:7.0,反萃取时间30min,室温,在此条件下反萃取率高于97%。  相似文献   
915.
研究了用硝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NBTDAA)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NBTDAA与镉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MCI-GEL 反相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丙酮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丙酮介质中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摩尔吸光系数ε=1.32×105 L·mol-1·cm-1,镉含量在0.01~1.5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痕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16.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痕量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超声波辅助浊点萃取(CP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痕量多环芳烃(PAHs),在SDS浓度为2.75%,HCl用量为4.2mol·l-1,平衡温度为70℃.恒温时间为50min的最佳条件下,萘、芴、苊烯、菲和芘的方法检测限分别:31.40,18.84,12.56,94.20和31.40μg·l-1,线性范嗣为0-10.0 mg·l-1.  相似文献   
917.
长江(南京段)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和重组基因酵母检测了长江(南京段)四个典型断面环境雌激素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除秦淮新河断面外,江心洲断面、三汊河断面和大桥断面均有环境雌激素的检出,雌二醇当量分别为0.38、0.24和0.45 ng·L~(-1).与国内外地表水环境雌激素检测结果相比,长江(南京段)典型断面雌激素活性水平为较低至中等.对江心洲断面和大桥断面,甲醇洗脱组分的雌激素活性最大,其次为丙酮洗脱组分,二氯甲烷洗脱组分的雌激素活性最小;对三汊河断面,丙酮洗脱组分的雌激素活性最大,其次为二氯甲烷洗脱组分,甲醇洗脱组分的雌激素活性最小.这可能是污水来源不同所致,生活污水导致大量极性雌激素污染物的输入,而工业污水则主要引入了中等至弱极性雌激素污染物.三个雌激素活性阳性检出断面主要活性洗脱组分的雌激素活性均大于混合样的雌激素活性,这可能是由于样品混合后各种结构上不同的污染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掩盖了实际的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918.
γ酸废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CW-2萃取剂对γ酸(2-氨基-8-萘酚-6-磺酸)废水进行了一级萃取,废话水的COD去除率大于97%,萃取液用碱液反萃加收γ酸产品,每立方米废水回收4kgγ酸,加收产品中γ酸的质量分数大于96%,符合工业品质量要求,回收过程运行费用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19.
留兰香栽培管理与香油提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介绍了留兰香的生长习性,从水土保持开发性治理的角度探讨了留兰香在红壤侵蚀区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对留兰香油提取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20.
A new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spect 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drinking and surface waters is presented. Samples were initially analyzed using a target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two contamination tracers, carbamazepine (CBZ) and atrazine (ATZ). This method used offlin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online solid-phase extraction techniques coupled to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to accelerate the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method performance. CBZ and ATZ were found respectively in 31% and 56% of the samples, and concentrations were usually <20 ng L−1. These samples were re-analyzed with a similar method on a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to identify suspect contaminants by means of exact mass measurements and isotope patterns. A database of 264 common organic contaminants was built and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Molecular Feature algorithm to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these substances in drinking and surface water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t various locations across Canada. Several organic contamina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amples, but only the presence of caffeine, desethylatrazine, simazine and venlafaxine could be verified by comparison to pure standards. The presence of desethylatrazine was also confirmed by MS/MS experimen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arget analysis for tracers of organic contamination may be a helpful tool to prioritize samples which should be further screened for suspect contaminants.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eparation techniques (offline and online SPE, LC) contribute to advance the applicability of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 by accelerating the preparation step, reducing complexity and increasing analyte concentrations for optimal det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