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在以哈密红星皮革厂铬鞣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铬)对土壤污染影响的调查分析中,就远距离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关系用试验公式作了研究表述就,选出了较为适宜的数学模型,就污染物含量与污染源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12.
资省、占地小、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节能等众多优点,介绍了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炼铁厂301#高炉(380m3)移地大修改造项目高炉煤气干法净化长袋脉冲除尘器的设计与制造。  相似文献   
2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待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是目前环境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对生物群的毒理效应、环境污染源、环境分析、环境行为、食物链传播、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污染传输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对目前和将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14.
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转移矩阵方法只能在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之间相互比较而不能总结长期整体的变化规律,频繁项集不能导出变化序列。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序列模式的土地利用变化序列分析模型。首先给出土地序列数据库的定义,然后根据土地序列数据实际特点和垂直格式的序列模式SPADE算法,给出土地变化序列模式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在以中国广西为实例的研究中,计算了1970s—2015年共7期22种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序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林地之间,部分林地转换为厂矿、采石场、交通道路等建设用地类型;城镇用地主要由旱地和水田转换而来;在研究期内没有任何一个土地单元转化成水田。  相似文献   
215.
Volatiliz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VOCs in Membrane Bioreactors (MB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latiliz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are major competiti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removal mechanisms 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hich depend on compound specific properties and system design/operational parameters. In this study,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used to determine major removal pathways at various organic loading rates (OLR), solids residence time (SRT) and dissolved oxygen (DO) concentrations in a biological process for vinyl acetate. Model results showed that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should be designed with long SRT, high OLR and low DO concentrations to maximize biodegradation and minimize volatilization of VOCs. Unless a VOC is toxic to microorganisms under the given conditions, low VOC emission rates are an inherent advantage of MBRs, which operate at higher OLR and longer SR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 lab scale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was operated at varying OL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ve volatiliz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rates for acetaldehyde, butyraldehyde and vinyl acetate.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three VOCs was introduced to the MBR. The DO concentration and SRT was maintained at 2.0 mg L− 1 and 100 days,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VOC removal rate was more than 99.7% for three VOCs at all the OLR. For vinyl acetate, the biodegradation rate increased from 93.87 to 99.40% and the volatilization removal rate decreased from 6.09 to 0.59% as OLR was increased from 1.1 to 2.0 kg COD m− 3 d− 1. It was confirmed that a MBR can be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reduce VOC emissions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216.
第3代MSBR工艺的系统分7个单元,计算污泥泥龄时必须知道系统污泥总量,而在日常运行管理中,一般只须测定对工艺调整起重要作用的3、6单元MLSS质量浓度;对能否利用已测MLSS质量浓度值计算系统平均污泥浓度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17.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大致是1:0.54:0.45的关系,但区域分布趋势比较相似.典型城市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大都十分相似.而轻雾(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表明,用单次值法统计的明显偏多,且有长期下降趋势;而用日均值法与14时值法统计的轻雾(雾)日无大差别,且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映了年季和年代季的气候波动.从长期季节变化趋势来看,3种统计方法的结果除日数的差别外,季节分布特征比较类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除去采暖季有较多的霾日外,在盛夏季节霾日也明显多,集中出现在6~9月,尤其是7~8月,与桑拿天同期出现,这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是华北地区的特有现象.用单次值法统计霾日,将包括所有的霾过程,即大范围持续时间长,且与一定天气系统与近地层扩散条件相关连的霾,及在稳定的晴朗夜间由于辐射降温,使相对湿度升高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形成的霾.用日均值法,则可能更多的显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而使用14时法,则对早晚因湿度增加降低能见度出现的霾天气漏记,突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18.
选择性排泥改善颗粒污泥亚硝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160d的运行,考察了选择性分离颗粒污泥对改善短程硝化工艺长期稳定运行的有效性.反应器整个运行过程分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污泥停留时间(SRT)仅通过出水中携带的污泥自行调控,SRT极高,造成颗粒污泥的解体以及短程硝化性能的恶化.阶段2和阶段3中通过排出颗粒污泥床顶部污泥,控制SRT分别为(45±5),(30±5)d,氨氧化细菌(AOB)活性有明显提升.NO2--N比累积速率由阶段1运行时的7.44mg/(g·h)上升至阶段2时的8.08mg/(g·h)和阶段3时的9.14mg/(g·h);相反,NO3--N比产生速率从3.01mg/(g·h)下降至SRT为(30±5)d时的1.54mg/(g·h);阶段3出水中亚硝化率达80%以上.以上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分离颗粒污泥控制SRT是实现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工艺长期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调控策略.另外,分析认为反应器高径比越大以及引入与NOB竞争亚硝酸盐基质的微生物均有利于该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19.
以常用锚杆支护理论为依托,根据锚杆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大变形隧道长短锚杆各自的支护机理,提出了其参数的设计方法,并通过算例计算和数值模拟验证的方式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变形隧道长短锚杆组合支护中,短锚杆加固浅部围岩形成承载拱结构,长锚杆将浅部承载拱结构稳定到深部围岩,两者联合支护有效地控制了隧道的大变形,支护方式有救,参数设计方法合理,保证了隧道的支护效果,对隧道支护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20.
介绍了将GPRS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中的好处,采用GPRS无线猫以无线的方式传输数据的优势:资费便宜,计费合理,设备投资低,新增和改变网点非常方便,线路稳定,接入速度快,而且永远不会掉线.最好地支持了频繁的或少量突发型的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