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评价方法--肯特法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客观地评价油气长输管线的安全性,采用肯特(KENT)危险指数评价法来确定管线不同分段的危险程度,定量计算其险指数,实例.  相似文献   
52.
悬浮态污泥的SRT对复合式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伟  王琳  王宝贞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08-1614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复合工艺(复合式A2/O工艺)及其对照工艺(传统A2/O工艺),进行了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态污泥浓度与其SRT的关系仍符合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的导出公式所反映的变化趋势,但其同时和反应器中填料上的生物膜数量呈相反变化趋势在总HRT为12.76 h、COD容积负荷小于1.5kg·m-3·d-1、TKN容积负荷小于0.13kg·m-3·d-1、悬浮态污泥SRT为25~5 d、水温为12~15 ℃时,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COD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出水COD均小于50 mg·L-1;但SRT的变化对氮和磷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当悬浮态污泥SRT大于10 d时,出水NH4+-N和TN浓度分别低于15 mg·L-2和20mg·L-1,随SRT的增大,TP的去除效率下降;附着态生物膜参与硝化过程,能够提高系统总的NH4+-N去除率20%~30%.悬浮态污泥SRT宜控制为10~15 d,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传统A2/O工艺中硝化和除磷过程对污泥龄要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53.
笔者就长输原油管道反打孔盗油抢修施工中如何进行HSE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从5个方面重点考虑,并对此5个方面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54.
光致发光材料的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光致发光材料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硫化物型的发光材料性能不稳定,在生产和使用中应注意安全的防护,新型稀土发光的材料性能稳定,余辉时间长,亮度高,对人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为星载无源微波器件能够在地面通过加速寿命试验验证其在轨可靠性和寿命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方法 设计一种温度和功率同时作用下的双应力加速寿命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加速应力与寿命的对应关系,设计科学合理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案,通过分析加速寿命试验下器件指标的变化,给出器件可靠性和寿命评估结果.结果 以某隔离器这一典型无源微波器件为例,在选取激活能0.8 eV下,利用温度-功率双应力加速寿命数学模型,计算得隔离器要满足10 a的在轨寿命和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时间需不低于1230 h.通过1300 h以上的加速寿命试验,对比试验前后隔离器指标,隔离器的正向损耗恶化了0.07 dB,说明加速寿命试验对产品电性能老化有一定影响,但指标变化均在技术要求范围内,产品能够满足可靠性和寿命要求.结论 设计的温度-功率双应力加速寿命数学模型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能够为星载无源微波器件高可靠长寿命验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6.
57.
分析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缺欠的基础上,提出了SBR-SBHBR工艺结合活性污泥外循环技术的生物除磷脱氮运行模式,旨在将除磷脱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生物处理过程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高效完成.叙述了该工艺系统的操作过程、高效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和工艺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泥龄问题、生物释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碳源竞争问题和厌氧区的硝酸盐问题等,使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各自有利的条件下生长,从而提高系统除磷脱氮的效果和稳定性;该工艺也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系统处理大量富磷污泥的难题.  相似文献   
58.
59.
60.
Fan Li  Tao Zhou  Lin Wang 《Disasters》2021,45(1):180-201
This study perform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he operating status of initial surviving disaster‐stricken businesses and non‐disaster‐stricken businesses in Lushan County, China, after a devastating earthquake on 20 April 2013. It used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ke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disaster continued business operation’ in the long term.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078 businesses and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263 small businesses between 2013 and 2017.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higher proportion of initial surviving disaster‐stricken businesses than non‐disaster‐stricken businesses managed to remain operational in each observation period. The continued operation of disaster‐stricken businesses after the earthquake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owner's age, previous disaster experience, pre‐disaster financial conditions, closure duration, and borrowing money from family or friends.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as found with the size of the business. The findings serve as a vital reference for strategies to promote post‐disaster continued business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