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2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1篇 |
废物处理 | 23篇 |
环保管理 | 136篇 |
综合类 | 275篇 |
基础理论 | 74篇 |
污染及防治 | 73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22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5篇 |
1971年 | 4篇 |
197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61.
62.
利用实验室微粒子控制模拟试验装置,采用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溢出随机粉尘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济南市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过程中微粒子排放规律;在一定动力因素条件下,探讨了物料种类、粒度组成,物料含水率,环境空气湿度,自由下落中质量流量等因素对物料排放率的影响;通过数学归纳和模型化处理,建立了开放源类粉体物料自由下落过程中大气微粒子排放估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认为,粒径、含水率是对排放率影响最大的因素,质量流量是对排放率影响最小的因素。经试验验证,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所获结论,对开放源类物料在转运、装卸、堆放等操作过程中大气微粒子的排放估算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Xiangyun Zhong Shiyong Wu Yang Liu Zhenning Zhao Yaru Zhang Jinfeng Bai Jun Xu Bai Xi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3
The evolvement of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al with different metamorphic degrees during coking process in the vertical furnace was investigated by infrared Image detector. Moreover,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and the crack formation were also studied in heat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crack and the shrinkage level of char decrease with the coal rank rising. In addition,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crack formation for char increases with the coal rank rising.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四川盆地大气中单颗粒气溶胶理化特征,分别在该区域典型城市(成都市)和背景地区(峨眉山)进行了大气单颗粒样品采集.基于带能谱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S)对两地累计3923个单颗粒的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及混合状态等进行了全面观测和分析,并对两地颗粒物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地气溶胶颗粒主要包括有机物、富硫、矿物、烟尘和飞灰/金属颗粒,除了以单独的外混形式存在外,大多数颗粒以两种及两种以上颗粒类型混合(即内混)形式存在.通过对成都市不同污染状况下单颗粒特征对比发现,"污染天"的内混颗粒占比高于"清洁天",分别为74.2%和68.6%;相比"清洁天","污染天"颗粒物粒径分布范围更广且峰值区间更大,表明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大气混合趋于更强.对比成都市与峨眉山分析结果得知,成都市以内混的有机物-硫颗粒为主导(占比为50.2%),而峨眉山以外混的有机物颗粒为主导(占比为50.5%);成都市含硫类颗粒物(如有机物-硫颗粒)贡献高于峨眉山,而峨眉山两种含碳类颗粒(如烟尘和有机物-烟尘颗粒)占比高于成都市;此外,成都市与峨眉山两地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范围及峰值区间均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体现了两地颗粒物来源和老化混合的差异.在峨眉山,与非降雨天相比,一些易溶于水的颗粒物(如含硫类颗粒)在降雨天占比明显降低,而源自当地燃烧过程、粒径较小且疏水性强的颗粒物(如烟尘和有机物-烟尘颗粒)占比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