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231.
有机硫化物是环境空气典型恶臭物质,因环境浓度低和化学稳定性差,其定性定量分析是公认的难题。研究筛选5台市场主流有机硫自动分析仪,在石化园区开展实测以考察仪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仪器能对环境空气中有机硫物质持续有效监测,多数仪器所测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和二硫化碳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其中D和E仪器的4种有机硫监测数据均呈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80、0.67和0.70(P0.01)。不同仪器测得有机硫数据呈正偏态分布,但浓度分布区间差异较大,表明部分仪器对污染物的富集、脱附和检测等环节仍需改进。D和E仪器监测的有机硫浓度明显升高时,监测点位附近的GC-FID/PID测得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其他时段升高,且周边区域异味投诉量增加,说明这2台仪器监测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该园区有机硫化物的污染特征。研究可为石化园区有机硫自动监测仪的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2.
采用水热还原法和高温煅烧法将Cu2O生长到石墨型氮化碳(g-C3N4)表面,制得Cu2O-g-C3N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XPS、SEM、TEM、DRS、PL、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u2O-g-C3N4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性能及主要活性物种。实验和表征结果表明: Cu2O与g-C3N4面面接触,两相间化学作用强烈;Cu2O-g-C3N4催化剂能有效利用太阳光,电子-空穴得到有效分离;当n(Cu2O)∶n(g-C3N4)=5∶1时,Cu2O-g-C3N4催化剂的活性最佳,在可见光下反应30 min时,甲基橙降解率达84.1%;Cu2O-g-C3N4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甲基橙降解率降至64.7%;电子-空穴是Cu2O-g-C3N4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233.
磷钨酸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35-36,39
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照射下,对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外加TiO2和氧化剂H2O2、KIO4对甲基橙溶液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L20mg/L甲基橙溶液光催化剂最佳用量80m g;在较低浓度下,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特定条件下,(TiO2+H3PW12O40)/UV、(H2O2+H3PW12O40)/UV和(KIO4+H3PW12O40)/UV光催化体系对甲基橙溶液光催化脱色效果优于H3PW12O40/UV光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234.
建立了全自动甲基汞分析仪测定水和废水中甲基汞的方法,对较清洁的地表水和一般废水样品可直接衍生化测定,对基体复杂水样则需蒸馏后再衍生化测定。该法在水样中甲基汞含量为0~1 000 p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7,检出限为0.002 ng/L,标准参考物质测定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1%,加标回收率为83.2%~96.6%。该法适用于水及废水中甲基汞的检测。  相似文献   
235.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水中有机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水样中甲基汞、乙基汞、苯基汞等3种有机汞的分析方法。采用醋酸铵-L-半胱氨酸缓冲盐及甲醇体系组成的流动相按一定比例进行梯度洗脱,Agilent Zorbax Plus C18柱分离,经前处理的水样在液相色谱中分离后,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其甲基汞、乙基汞、苯基汞的浓度。3种有机汞化合物均在0.50~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仪器检出限为0.09~0.12μg/L,方法检出限为0.4×10-6~0.6×10-6mg/L,3种有机汞样品加标的RSD均小于11.3%,2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4.4%~83.2%。  相似文献   
236.
液液萃取-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水体中甲基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二氯甲烷萃取,半胱氨酸-乙酸铵溶液反萃取,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中甲基汞的方法。取样量为1 L时,方法检出限为0.1 ng/L,相对标准偏差为6.6%~13%,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3种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45.6%~70.5%、37.0%~65.6%、18.4%~61.8%。与5种甲基汞测定方法的前处理过程、分析仪器和检出限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无机汞的干扰情况及如何降低体系空白和消除无机汞干扰的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37.
分别应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中性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这种疏水性环境污染物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中性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行为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及环境中pH值有关.原中性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能力较小,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调节pH值后其吸附能力增强.氧化铝对3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有所不同,在中性条件下,对SDS的吸附量最大,对CTMAB的吸附量最小;当介质pH为4时,氧化铝对SDS或SDBS的吸附量都有所增大,对CTMAB的吸附量则下降.甲基对硫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存在于溶液中时,产生协同效应,使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能力有所提高.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氧化铝对甲基对硫磷的吸附能力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38.
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不同粘性土壤中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对有机物的吸附是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静态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不同粘性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TBE在粘性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很好描述,粘粒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吸附常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y=4.382×10-3x-0.817 ×10-3直线关系.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数据分析发现,粘性土壤对MTBE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吸附热力学推导可得等量吸附焓变△H与平衡吸附量无关,且△H<0,表明该吸附为故热过程.  相似文献   
239.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降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电沉积法制备Ti/PbO_2电极,采用SEM、XRD、XPS等检测方法分析了Ti/PbO_2电极表面的形貌、物相及元素化学态,发现电极表面镀层的晶相主要为β-PbO_2,并且PbO_2镀层的底层晶胞致密、大小均匀;活性层晶胞粗糙度较大,比表面积大。通过测定电极在甲基橙溶液中的析氧极化曲线得到其析氧电位在1.8V vs.SCE左右,有较高析氧过电位。并采用该电极作阳极,对10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6mA/cm~2下处理12min可使甲基橙的去除率接近100%,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40.
Triclosan is an antimicrobial agent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household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Widespread use of this compound has led to the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triclosan in waste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and receiving waters. Removal of triclosan and formation of triclosan-methyl was investigated in activated sludge from a standard activated sludge WWTP equipped with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The removal was found to occur mainly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while under anoxic (nitrate reducing)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rather low removal rates were determined. In a laboratory-scale activated sludge reactor 75% of the triclosan was removed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within 150 h, while no removal was observed under anaerobic or anoxic conditions. One percent of the triclosan was converted to triclosan-methyl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less under anoxic (nitrate reducing) and none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