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1968篇
安全科学   233篇
废物处理   471篇
环保管理   284篇
综合类   3119篇
基础理论   442篇
污染及防治   992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研究对比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不同降解过程(水解、UV/H2O2光解、直接光解、过硫酸钾光氧化)中的碳、氢同位素组成变化、分馏特征及二维同位素(Δδ2H-Δδ13C)的相关性.水解反应中DBP分子产生了显著的碳同位素分馏,未发现氢同位素分馏,而且碳同位素富集因子εC为(-2.7±0.4)‰,表明DBP水解时发生C-O键断裂,氢原子不参与反应.而UV/H2O2光解和直接光解反应(pH值分别为2、7和10)中,DBP分子呈现了相似的二维同位素相关性Λ值[(9±2)~(11±2)],推测经历了相同的反应过程.过硫酸钾光氧化降解时,明显偏大的Λ值(31±3)说明反应可能发生C-H键断裂.结果表明: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2D-CSIA)技术可以有效区分DBP的水解、光解、光氧化3种不同类型的降解过程,有助于分析其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采用曝气调节-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为主的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经过调试运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工艺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处理效果好。其中COD、BOD5、SS与氨氮去除率均在85%以上,出水水质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3.
Al2O3催化臭氧化处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Al2O3催化剂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溶液臭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可以显著提高臭氧氧化的效果,反应120min后,TOC的去除率从单独臭氧氧化的23.9%提高到55.1%.实验中还考察了制备条件对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实验考察的范围内:焙烧温度600℃,Al2O3粒径为0.5~1.0mm时催化活性最高;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催化剂投加量20g/L,混和气体流速200mL/min,反应温度15℃.通过单独臭氧氧化,单独臭氧氧化后再进行催化剂吸附,催化臭氧化的对比实验证明了Al2O3催化剂对体系TOC的去除主要是基于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全周期场地概念模型的场地环境精准调查应用案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周期场地概念模型可以尽可能准确地表征场地实际污染空间分布和赋存状态,有效支撑后期场地精准修复或风险管控工作.本文以京津冀地区某氯代烃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在污染识别、场地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补充调查各阶段分别构建针对性的场地概念模型.采用薄膜界面探测器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等现场快速筛查设备的应用,辅助确定了潜在污染源和重点调查区域;同时针对部分位置大量检出氯代有机物代谢产物氯乙烯,判断该场已经发生较为明显的污染物生物降解现象.通过选取典型钻孔和剖面进行降解指示性产物和组分图谱分析,并结合地下水中氯代烃厌氧生物降解潜力综合评分达到22分的结果,判断该场地具有较强的厌氧生物降解能力.这种逐级优化形成针对场地污染调查的全周期场地概念模型,为精准地掌握该场地实际污染情况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5.
钟琼  方丽 《环境工程》2012,30(4):36-38
氧化部分氨氮到亚硝酸氮,然后进行完全自养厌氧氨氧化反应,即称SHARON-ANAMMOX工艺,该工艺是近年开发的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较为经济合理的技术之一。其过程控制的关键是第一步亚硝化(SHARON)工艺积累亚硝酸菌,并使氨氮氧化到亚硝酸氮的转化率控制在50%左右,以最合理满足厌氧氨氧化对底物的需求。在进水pH=7.6,ρ(氨氮)=750 mg/L时顺利启动了SHARON反应器,氨氮的转化率达5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氨氮浓度和进水pH,反应器可以维持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96.
电化学氧化法预处理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导电性良好,采用电化学氧化法进行预处理(阳极为Ti基RuO2-TiO2-IrO2-SnO2网状涂层形稳电极),考察初始pH、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极板间距对CODCr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探讨该过程中有机物相对分子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156 mA/cm2、极板间距1.5 cm、初始pH 4.3~5.0、电解时间120 min时,CODCr和氨氮去除率较佳,分别为55.74%和99.77%.出水pH升至9.54,盐度由7.0%降至6.4%,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对后续生物处理有利.   相似文献   
997.
在微电解接触氧化系统中,研究了2-氯酚的降解特性和机理。在酸性溶液中,2-氯酚的降解效率比其在中性和碱性溶液的高。向其中加入活性炭,由于表面催化的作用使得2-氯酚更易降解。溶液中的溶解氧参与电极反应并促进2-氯酚的降解。降解产物有1,2-苯二酚、丙三醇、草酸和乙酸。通过对中间产物的分析,提出了2-氯酚可能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微波辐射处理活性艳蓝KN-R染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在活性炭存在下微波照射能使活性艳蓝KN-R溶液迅速脱色,每g活性炭处理浓度为300mg/L的活性艳蓝KN-R溶液50mL,微波辐射4min脱色率达97.1%。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Fenton氧化技术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方面的效果,以污泥比阻和毛细吸水时间来表征污泥的脱水性能,探讨了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Fenton氧化对污泥溶解性物质(SCOD+多聚糖+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Fenton氧化能够明显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体系的pH=3时,反应1h后,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的CST从处理前的130.9s减少到19.7s,降幅85%;污泥SRF从处理前的3.58×108 s2/g降低到1.05×107 s2/g,降幅97%。同体系处理污泥SCOD、上清液中多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7倍、2.6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1000.
A series of Pt–V/Ce–Zr–O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s was prepared using the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ulfur resistance of Pt–V/Ce–Zr–O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simulated diesel exhaust. The effect of vanadium on the structure and redox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as also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runauer–Emmett–Teller method,X-ray diffraction, H2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CO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t particles were well dispersed on the Ce–Zr–O carrier through the vanadium isolation effect,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oxidation activity toward CO and hydrocarbons. An electron-withdrawing phenomenon occurred from V to Pt,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metallic nature of platinum, which was beneficial to hydrocarbon molecular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