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389篇 |
基础理论 | 127篇 |
污染及防治 | 119篇 |
评价与监测 | 20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OMS-2 nanorod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redox reaction method using MnSO4 (OMS-2-SO4) and Mn(CH3COO)2 (OMS-2-AC) as precursors. SO42 −-doped OMS-2-AC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O42 − concentrations were prepared next by adding (NH4)2SO4 solution into OMS-2-AC sampl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anion SO42 − on the OMS-2-AC catalyst. All catalysts were then tested for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ethanol. The OMS-2-SO4 catalyst synthesized demonstrated much better activity than OMS-2-AC. The SO42 − doping greatly influenced the activity of the OMS-2-AC catalyst, with a dramatic promotion of activity for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SO42 − (SO4/catalyst = 0.5% W/W).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OES), NH3-TPD and H2-TPR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a suitable amount of SO42 − species in the OMS-2-AC catalyst could decrease the Mn–O bond strength and also enhance the lattice oxygen and acid site concentrations, which then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OMS-2-AC toward ethanol oxidation. Thus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OMS-2-SO4 compared to OMS-2-AC i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ome residual SO42 − species in OMS-2-SO4 samples. 相似文献
82.
长期覆膜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地膜覆盖是农业生产中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为明确长期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采集4个不同覆膜年限的农田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探讨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微生物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覆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降低真菌多样性;长期覆膜使土壤细菌酸杆菌(Acidobacteriota)和真菌被孢霉菌(Mortierellomycetes)物种丰度降低,增加土壤放线菌(Actinobacteriota)物种丰度.长期覆膜可以使土壤富集细菌中的芽孢杆菌(Bacillus)和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aceae),及真菌中的肉座菌目(Hypocreales)和曲霉菌(Aspergillus)等有益微生物菌群.然而长期覆膜使土壤真菌共生网络变得简单而脆弱,其关键物种仅有子囊菌门中的粪壳菌目(Sordariales)中的未知菌属一种,因此对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本研究为深化了解长期覆膜对农田微生物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高岭石对NH4+吸附的微观情况,通过Material Studio软件对高岭石单胞进行收敛性测试后构建了4×2×1不同水化程度高岭石模型,采用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方法对模型晶胞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交换关联泛函GGA-PW91,K点4×3×2,截断能600eV条件下,得到了高岭石稳定结构模型(误差<2%);高岭石对NH4+的吸附受温度影响明显,随温度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与吸附实验结果一致;动力学结果显示吸附类型主要为物理吸附,吸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和库仑力. 相似文献
84.
考察了城市污水氯和紫外消毒过程中不同物理形态的胞外抗性基因的产生行为与及微生物群落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氯消毒尽管使胞内抗性基因丰度下降,但使结合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明显上升(0.7±0.1)log,而游离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下降(0.2±0.1)log.紫外消毒也使胞内抗性基因下降,但使游离型胞外抗性基因显著上升(0.4±0.2)log,而结合型胞外抗性基因丰度下降(0.3±0.1)log.氯消毒后,结合型胞外DNA(a-eDNA)中变形菌门丰度下降而其他菌门的丰度上升,细菌多样性指数由4.2上升到4.7;而游离型胞外DNA(f-eDNA)中变形菌门上升了6.6%,多样性指数则从3.5降低到2.8.紫外消毒后,a-eDNA中变形菌门丰度下降了36.6%,多样性则上升到4.8,而f-eDNA中细菌丰度变化较小.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揭示了抗性基因与细菌间广泛的寄存关系,tetA、tetX、sulI和sulII分别与17、15、15和5种菌属间存在共现性,表明抗性基因潜在宿主的变化是导致消毒后胞外抗性基因产生的关键原因.本研究表明氯和紫外消毒不能消除抗性基因风险,反而通过导致不同胞外抗性基因的大量产生,使风险的形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5.
设计新型的DNA探针,其主要功能区域包含适配体区域和分子信标互补区域;当无靶标存在时,羧基荧光素(FAM)的荧光被黑洞猝灭基团(BHQ)猝灭,加入靶标后,Ag+与适配体区域特异性结合,使得分子信标与其互补区域发生结合,加入EXO Ⅲ后,分子信标被酶解,从而释放Ag+/DNA探针复合物用于下一轮反应,同时产生大量的FAM,因此,可以通过荧光的增强来定量检测靶标的含量.评价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探究它在实际样品中的表现能力.结果表明,适配体区域与分子信标间隔2个碱基的DNA探针与分子信标结合效果最好,检测的信噪比最大.该方法对Ag+的检测最低下限(LOD)为0.1nmol/L,在0.5~200nmol/L范围内,荧光值与靶标浓度成线性关系(R2=0.994).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在20~200n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8),且能很好的从混合样品中区分10nmol/L Ag+.该研究建立的快速检测Ag+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定量能力和操作性能,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满足现实的需求. 相似文献
86.
87.
以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5、SAPO~(-1)1和SAPO-34为载体,采用乙醇分散法制备了用于低温氨选择性还原(NH_3-SCR)NO_x的分子筛负载MnO_x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显示,3种分子筛催化剂均展现出优良的NH_3-SCR活性,但三者在低温区间的SCR活性存在较明显差异,其SCR活性顺序如下:MnO_x/SAPO-34MnO_x/SAPO-5MnO_x/SAPO~(-1)1.借助XRD、N2吸附-脱附、XPS、H2-TPR、NH_3-TPD、NH_3FT-I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活性物种及表面酸性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nO_x主要以无定型状态分散于载体上,负载后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下降.XPS和H2-TPR分析证实,不同分子筛载体上MnO_x的表面浓度与氧化态明显不同.NH_3-TPD和NH_3FT-IR分析揭示了催化剂表面均存在Bro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其中,Lewis酸性位对低温SCR反应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会因载体不同而存在差异,高Mn4+表面浓度和丰富的Lewis酸性位对催化剂在低温区间实现优良的催化活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8.
89.
钱亚男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1,21(3):1-6
针对爆炸过程反应机理异常复杂,实验检测手段对其认识匮乏的现状,综述了量子化学、反应分子动力学等分子模拟方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分子模拟技术在燃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量子化学方法对于燃料热解/燃烧、瓦斯等可燃体系爆炸过程的微观基元反应步骤、反应能垒及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以及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在含能材料、可燃混合气等复杂爆炸体系获取可能的反应路径及中间自由基变化的应用。对分子模拟方法在爆炸领域研究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及展望,指出ReaxFF MD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相结合是一种研究复杂爆炸体系微观反应机理极具潜力的方法,借助先进的分析检测手段对模拟方法的验证及修正,能获取更准确、全面的微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