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浅论铝盐的水解和吸附电中和过程中被凝聚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晓昌 《环境化学》1996,15(6):530-535
通过对凝聚机理和铝盐在水中水解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铝盐水解物吸附起胶本电和中和数学模式,论述了被凝聚物浓度对铝盐水解过程的影响,在实际的凝集过程中,铝盐的水解和向胶体表面的吸附是同时进行的,部分铝盐在完成水解之前就以中间产物的形态吸附于胶体表面,胶体溶液的浓度愈高,这种倾向就愈强,由于较低水解度的物种具有较高的单位电位浓度,它们能显示较强的电中和能力,因此,随着胶体溶液浓度增高,达到最佳凝聚ζ电位所  相似文献   
32.
为促进桂林市酸雨污染防控,利用2013—2017年桂林市3个监测站点采集的共1 147个降雨样品,分析了降雨pH、电导率和水溶性离子成分,结合气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和气象因素影响分析,探讨了桂林市酸雨污染成因,并提出了桂林市酸雨污染防治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2013—2017年桂林市降雨的pH年均值范围为4.85~5.23.酸雨频率范围为42.5%~74.9%,2017年酸雨频率达74.9%.虽然近年来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是酸雨污染却没有明显减轻,反而在2015年后出现恶化.降雨的离子组成中,SO42-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成分,分别占总离子当量浓度的28.19%和10.82%;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成分,分别占总离子当量浓度的23.46%和17.64%.酸中和效应分析显示,Ca2+和NH4+为降雨中主要的中和物质.②降雨中碱性离子当量浓度的降幅比酸性离子当量浓度的降幅大,这是导致桂林市近年酸雨恶化的重要因素;此外,来自西部和东南部方向的气流对应了较高的降雨酸度和总离子当量浓度,因此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对降雨酸度和离子当量浓度也有一定影响.研究显示,桂林市SO2和NOx排放的持续管控将有利于酸雨污染防治,但桂林市目前实施的削减大气粗颗粒物和NH3排放的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对于降雨酸度的影响还需要开展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33.
某煤业有限公司清洗锅炉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与H^+,具有腐蚀性危险特性,属于危险废物。本工程实例利用酸碱中和及氧化絮凝沉淀的原理,消除了该废酸液的腐蚀性危险特性,同时降低了废酸液中的铁离子以及废酸液的色度、浊度,为后续的深度治理提供了便利。对高含铁废酸液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环己酮生产中皂化废碱液的中和处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废酸中和环己酮生产中排出的皂化废碱液以获得 Na2 SO4 和皂油的技术路线及工艺条件 ,简述了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设备腐蚀和二次污染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5.
酸性矿山废水天然中和形成的富铁沉淀及其环境属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周跃飞  谢越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10,31(6):1581-1588
采集了云南王家滩铁矿的酸性矿山排水及其与溪流中和后的溪水与沉积物, 运用谱学及电子显微分析等方法,对采集样品的化学及矿物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王家滩铁矿的酸性矿山排水在与未污染溪水中和时, 酸度和电导率均显著降低, 但元素的浓度变化不很一致, 沿水流方向,除Fe3+、SO2-4、 Ca2+等少数元素, 大多数元素的浓度都未发生明显的降低. 中和成因沉淀物具有富铁的特征,矿物组成以水铁矿为主, 此外在下游沉积物中还见有少量针铁矿及纤铁矾. 其中上游中和区水铁矿以2线水铁矿为主, 下游以6线水铁矿为主. 而各处沉积均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且均为外层以2线水铁矿为主, 内层以6线水铁矿及针铁矿为主. 以水铁矿为主要矿物的中和沉积物对各种有毒有害元素具有较强的吸持作用. 对这些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在成因上,pH值和SO2-4的浓度共同控制了水铁矿的形成;在重(类)金属吸持方面,水铁矿的迁移及相应的对AMD中重(类)金属的自净化作用受中和区域的水动力条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6.
张林生 《化工环保》1996,16(2):107-112
讨论了升流式膨胀滤池的反应过程,导出物料消耗,出水水质及反应时间等在有关理论公式,并根据物料流化理论确定了滤池几何尺寸及工艺提高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7.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叙述了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8.
介绍运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和石灰中和铁盐沉淀法处理含有机胂化工废水实践,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综合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Fenton法在处理印染类废水时,因亚铁盐及双氧水的昂贵价格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出于工程应用的考虑,提出了以Fenton法为重心,结合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的综合方法,从而在达到相同处理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治污成本。研究表明,通过Fenton、铁碳微电解和中和沉淀吸附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废水色度降至10倍以下,COD降至300 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8%以上,pH调节为7,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0.
低浓度含砷污酸处理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莉  崔洁  陈东  杜冬云 《环境工程学报》2013,7(3):1005-1009
比较研究了石灰中和法和石灰-铁盐法对硫化后含低浓度砷(20~50 mg/L)污酸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纯采用石灰法,废水难以达标排放;而两段石灰-铁盐(氯化铁)法满足达标排放的同时,一段及二段沉淀物的浸出液中砷、镉、铜、铅和锌含量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要求(GB 5085.3-2007);其最优工艺参数为一段终了pH=2,反应时间为2 h,二段终了pH=8、Fe/As=8、反应时间为60 min、氧化剂投加量(Ca(ClO)2/As)为6∶1;正交实验结果中各参数对铁盐除砷效果影响顺序为终了pH>反应时间>Fe/As>氧化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