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279篇
综合类   800篇
基础理论   245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155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广西是全国板栗树主要种植区之一,研究区的隆安县具有"板栗之乡"之称,并且大部分板栗树种植在岩溶区。为了研究岩溶区种植板栗树后岩溶溶蚀的变化,本文通过野外溶蚀标准试片法,在典型岩溶区测定了相同地质背景下洼地板栗树、洼地草地、坡地灌木丛旱季试片绝对溶蚀量、溶蚀速率和土壤pH值等,并对洼地草地、坡地灌木丛土壤和洼地板栗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板栗树下土壤pH值偏低,呈弱酸性,低于坡地灌木丛和洼地草地,土地试片的溶蚀率则高于坡地灌木丛和洼地草地,而且土壤试片的溶蚀速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岩溶区板栗树的种植可能对岩溶溶蚀作用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2.
好氧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同时硝化和产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珊  陈阳  梁鹏  黄霞 《环境科学》2010,31(7):1601-1606
在两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接种硝化菌实现了同时硝化和产电.硝化过程和产电过程在同一区域实现,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曝气的溶解氧,节省曝气能源消耗,而且硝化过程产生的额外的质子,有效地避免了产电过程所造成的阴极pH值升高.运行稳定期间MFC的最大电流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47mA和45.50W/m3,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53.4mg/L时,硝化速率为5.98mg/(L·d).硝化菌会与产电菌竞争溶解氧,但当溶解氧浓度控制在3.5~5.0mg/L时,硝化过程未对产电产生明显影响.无缓冲溶液的条件下,加入氨氮时的阴极电势比未加入氨氮时的阴极电势高124mV,且阴极电势变化的阶段与氨氮降解的过程是一一对应的.H+离子的理论计算表明,硝化过程产生的H+离子(8.14×10-3mol)与产电过程消耗H+离子(8.54×10-3mol)数量相当,证实了硝化作用中产生的H+离子能够补偿阴极室由于产电造成的H+离子的消耗,维持系统pH值的稳定.  相似文献   
963.
科学生态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对生态建设认识不足、以享受为主的消费观念及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缺位,造成当代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模糊、认识肤浅、功利环保意识较强、过度消费的生态价值观现状,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倡导健康的消费伦理,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大学生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964.
重庆地磁台观测环境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电磁观测技术》中提供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用重庆地磁台近15年的21点值和基线值,对该台的地磁观测干扰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并总结了干扰类型和数据变化情况,提出对干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65.
介绍了SCD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控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66.
孙承智  叶舒帆  胡筱敏 《环境工程》2011,29(2):107-111,126
研究了以颗粒煤为助滤剂,采用"真空一加压"二段式过滤强化城市污泥脱水的工艺效果.利用热值分析、工业分析和TG-DTA测试手段考察了泥煤混合物料热值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实验表明:按m(泥):m(煤)分别为1∶2和1∶3,向含水率为96.41%的消化污泥中添加粒度为0.15~0.18 mm颗粒煤,经0.02 MPa真空过滤3...  相似文献   
967.
探索一种新的参数,使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活性污泥的性质,简化活性污泥评价系统.通过测定不同活性污泥的pH值和ORP(氧化还原电位)缓冲容量,研究污泥缓冲能力及与污泥性质的关系,探索它成为评价活性污泥系统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其缓冲容量与污泥性质有相关性,且缓冲容量高的污泥的沉降性、脱水性和絮凝性好,即活性污泥水处理和后期污泥处理容易进行,因此,可将污泥pH值和ORP缓冲性能作为评价污泥系统的参数.研究表明,污泥pH值和ORP符合能斯特方程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68.
选取港口工程、船舶、电力、石化工业和其他产业类型为典型产业用海,对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产业用海的海域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确定其控制值.结果表明除港口工程外,其他临海产业的用海效率南北和省区差异不明显.港口工程、船舶工业和石化工业的控制值应大于0.65,电力工业不得小于0.55.建设并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健全和规范海域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等,有利于提高临海产业部门的海域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69.
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LUCC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洁  黄璐思  王博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8):2633-2640
基于1989年和2012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吉林省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应用Con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估算了23a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2年辽河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发生了大幅变化,耕地、居民用地分别增加20.28%和7.09%,其增加值主要来自林地、草地、水域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由125.30亿元降至114.41亿元,损失10.89亿元,动态度为-0.38%;其中双辽市损失最为严重,损失率达21.41%;耕地的开发导致湿地和水域退化,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0.
A recent turn towards a more contextually sensitive apprehension of the challenge of making everyday life less resource hungry has been partly underwritten by widespread evidenc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values people commonly profess to hold do not often translate into correspondingly low impact actions. Yet sometimes the contexts of everyday life can also conspire to make people limit their consumption without ever explicitly connecting this to the environmental agenda. This paper considers this phenomenon with reference to UK studies from both ends of the generational spectrum. The first questioned how older people keep warm at home during winter and the second examined how young people get rid of no longer wanted possessions. Both found that, though the respondents involved were acting in certain ways that may be deemed comparatively low impact, they were hitherto relatively indifferent to the idea of characterising these actions as such. We outline three ways in which sustainability advocates might respond to the existence of such “inadvertent environmentalists” and consider how they might inspire studies that generate fresh intervention ideas instead of lingering on the dispiriting recognition that people do not often feel able to act for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