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2篇 |
免费 | 309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9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119篇 |
综合类 | 380篇 |
基础理论 | 186篇 |
污染及防治 | 142篇 |
评价与监测 | 35篇 |
社会与环境 | 36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41.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APGI)是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色农产品,做优做强APGI是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APGI的地域分异特征及社会经济效应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274个APGI信息作为主要数据,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和自然地理数据,着力揭示中国APGI的地域分异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1)APGI总体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在水平方向呈聚集分布,在垂直方向随海拔高度上升呈递减趋势;(2)各省保有APGI的数量差异大,少数民族聚居省份APGI人均拥有量高,省份面积小、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省份空间分布密度大,在县级行政区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格局;(3)各类APGI除烟草类和爬行类以外均呈聚集分布,瓜果作物和水产品的聚集特征最为明显;(4)不同种类产品有其自身的地理要素适应区间,大部分APGI对于降水量的需求在400 mm以上,对于≥10 ℃积温的要求在1600 ℃以上,≥10 ℃积温区间大多在3200~6400 ℃;(5)APGI的地域分异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政府行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42.
为研究硝酸纤维素膜(NCM)作为新型污染物降解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以对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NCM为活性氧物种来源,考察了溶液p H、光照条件、水体成分等因素对光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CM光致·OH量子产率为1. 30×10~(-4),是传统光催化材料TiO_2的1. 86倍.纯水中对硝基苯酚的直接光解速率仅为9. 52×10-4min-1,而在NCM存在情况下光解速率达到0. 005 5 min-1.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由NCM表面光致·OH引起的,其中UVA对光解起重要作用.水体酸性条件有利于NCM光解对硝基苯酚,在p H=2. 0时,降解率达到90%以上,相应的光解速率为0. 016 5min-1.对硝基苯酚的光解速率随光照强度、膜面积的增大而提高.水体成分对光解影响呈显著差异,NO-3可通过光致·OH的生成促进光解;而可溶性有机质主要通过滤光作用抑制对硝基苯酚的光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间产物主要有苯酚、对苯二酚、丙二酸和草酸等,由此给出了可能的光解途径. 相似文献
643.
用腹腔注射的方法对实验小鼠进行SO2衍生物(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分子比为31)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0.025,0.100, 0.400g/(kg·d),共染毒5d.研究了SO2衍生物对小鼠脾、胃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SO2衍生物处理,可以使小鼠脾、胃蛋白质的羰基含量增大,且染毒剂量与蛋白质的羰基含量之间呈现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和0.855(P=0.05).蛋白质羰基含量增大表现为脾>胃.说明SO2衍生物可使小鼠脾、胃组织蛋白质产生氧化损伤,氧化损伤的程度大小因组织而异. 相似文献
644.
草甘膦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天然矿物的吸附-氧化作用对草甘膦的降解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吸附-氧化行为,考察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降解动力学,以及反应体系pH和共存阳离子对MnO2吸附-氧化降解草甘膦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草甘膦的降解产物和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MnO2可有效降解草甘膦,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降解符合表观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随草甘膦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酸性条件有利于MnO2对草甘膦的去除,共存Cu2+对MnO2去除草甘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草甘膦的降解产物包括肌氨酸、氨基乙酸、羟基乙酸、甲酸和乙酸及PO3-4、NH+4和NO-3. 相似文献
645.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新兴微污染有机物已广泛进入污水,而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仅可去除其中有限部分.有鉴于此,许多高级处理技术被开发并应用于深度污水处理之中.但凡事均有利有弊,这些新技术会带来额外能耗、物耗,可能会形成“污染转嫁”现象,甚至出现毒性更强的中间产物.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LCIA)可全面评估不同技术在处理微污染有机物过程中的综合环境影响,是深度处理技术选择的评估工具.为此,综合分析了现有文献中有关PPCPs去除6种常见技术(活性炭、紫外线、膜处理、臭氧、光芬顿、电化学)的LCIA评价结果,获得了必要的定性认知;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毒性一般会降低,但因高能耗导致的高碳排则会增强温室效应,污染物转化不完全时还会出现毒性增强现象.全生命周期成本(LCC)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出各种技术投资与运行成本信息.加权合并LCIA与LCC后的综合环境影响更能看出各种技术的优劣,突显出传统活性炭法因低能耗、无副产物、可再生等优点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让光芬顿、电化学法等技术在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的缺陷而显得优势不足. 相似文献
646.
647.
648.
对LCA在玉米种植环境影响研究中的目标与范围定义、清单分析、环境影响指标与计算方法、结果解释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其中大部分文献均对碳足迹进行了计算,CML(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the University of Leiden)、ReCiPe(许多LCA领域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和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方法是应用最多的3种方法,经分析计算得到国外玉米种植单位产量碳足迹均值为0.50kg CO2-eq/kg,我国的均值为0.58kg CO2-eq/kg.同时本文也对LCA在玉米深加工产品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整理,对今后LCA应用于玉米种植及深加工产品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必将逐渐消失,配额的调控作用也将越来越小,一些成员国已逐渐转向技术性贸易壁垒来对进口食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和设置更"苛刻"、更繁多的卫生质量标准与要求等非关税壁垒,即"绿色壁垒",打破壁垒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超越壁垒,发展有机农业将是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模式.中国的有机产品发展应实现其发展的无害化、标准化、法制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全程化,从而完成有机产品从生产基地到市场建设体系的系统工程,因此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发展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中国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即顺应国际环境保护和农业有机化潮流,也符合国际贸易对食品质量体系保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0.
It is well known that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 derived from biological systems foun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are responsible fo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GS) is recognized as an efficient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cetate and propionate as two dominant organic substances in wastewater need to be effectively removed before discharg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cetate and propionate to interfere with the accumulation, molecular weight (MW)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SMP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GS) system using two identical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 named R1 and R2, respectively, thus reducing the CO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ore SMP accumulated in R1 in presence of acetate compared to R2 treated with propionat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for SMP formation was detected as evidenced by aeration rates, bu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The MW distribu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small molecules (MW <3?kDa) were the dominant fraction of SMP in R1 and R2, accounting for 57–79% and 39–61%,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demonstrated that esters, alkanes, alkenes and alcohols were the predominant low-MW SMP in R1 and R2. More peaks were present in R2 (61) than R1 (46). Esters were the predominant SMP (39%) in R1, while alkanes were the predominant SMP (31%) in R2. Further,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ore α- and γ-Proteobacteria groups which readily utilize low-MW SMP were found in R2 compared to R1-granules which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less SMP accumulated in R2. The abundant genera in the granules were Zoogloea and Azoarcus, in particular, a greater quantity of Azoarcus was detected in R2 than R1-granule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degradation of aromatics in SM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