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06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142篇
环保管理   300篇
综合类   1319篇
基础理论   60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59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81.
杨景朝  蒋兴文  伯鑫  王刚  冯勇 《环境科学》2023,44(1):104-117
精准的气象场和适用的空气质量模式是优化大气污染模拟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四川盆地冬季大气污染模拟效果,利用WRF模式25组参数化方案组合,进行气象场模拟试验,基于最优方案数据,以四川盆地某大型钢铁厂为例,分别驱动AERMOD模式和CALPUFF模式,通过研究区域4个国控站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WRF模式参数化方案选取对地面风场、高空风场和地面湿度场模拟效果影响较大,对地面温度场、高空温度场和高空湿度场模拟效果影响较小,SLAB陆面过程方案、 Dudhia短波辐射方案分别与YSU、 ACM2、 BouLac和MRF边界层方案的组合,均能较好地模拟四川盆地冬季地面风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变化趋势,结合高空风温湿统计参数综合分析可知,第1组方案适用于达州气象场模拟,第13组和第17组方案分别适用于成都白天和夜间时段气象场模拟.CALPUFF模拟结果与监测值的相关性整体优于AERMOD,从站点角度分析,CALPUFF在国控站3号的模拟效果相较AERMOD提升较大,在国控站2号的模拟效果提升较小,从大气污染物角度分析,4个国控站CALPUFF对NOx和PM  相似文献   
982.
2011—2012年在黑龙江肇东、河南祝楼、江苏句容三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盐酸吗啉胍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消解动态。水稻植株和田水采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测定残留的盐酸吗啉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和田水的3种添加浓度(0.005、0.05、0.5 mg·kg^-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50%-109.20%和86.40%-107.2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10%-6.90%和0.73%-3.10%。本方法在植株和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kg^-1。从消解动力学方程可知,盐酸吗啉胍在水稻植株及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2-4.7、1.0-3.5 d。从结果判断盐酸吗啉胍属较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983.
农药西维因及敌草隆在草木灰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分析了草木灰的孔隙结构、表面性质及化学组成,选择理化参数接近,空间构型不同的2种农药西维因和敌草隆作为吸附质,研究其在草木灰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两者在草木灰上吸附模式理截然不同,线性吸附方程及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拟合平面型分子西维因的吸附等温线及动力学曲线,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及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对非平面型分子敌草隆的等温线及动力学曲线拟合程度最高,说明平面型分子的吸附可能以简单的线性分配为主,而非平面型分子可能以多过程非线性吸附为主;等温线及动力学拟合参数显示,草木灰对平面型分子西维因的吸附量远大于非平面型分子敌草隆,说明吸附质分子的空间位阻效应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4.
木霉制剂对海州香薷生长和铜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里氏木霉FS10-C用苜蓿粉发酵制成固体木霉制剂.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在外源铜浓度为0,100,200,400mg/kg的土壤上,施加木霉制剂对海州香薷生长和铜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木霉制剂后,除400mg/kg外源铜浓度土壤上地上部干重外,海州香薷生物量在各外源铜浓度土壤上均呈增加趋势.施加木霉制剂的各外源铜浓度土壤NH4OAc提取态铜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除1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地上部外,海州香薷铜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地上部积累量在200和4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均差异显著(P<0.05),根积累量在1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差异显著(P<0.05),总积累量在100和400mg/kg外源铜土壤上均差异显著(P<0.05).可见,里氏木霉FS10-C制剂可通过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土壤铜的植物有效性而提高海州香薷对铜的吸收能力,是一种颇具研发潜力的生物修复剂.  相似文献   
985.
黄友谊 《环境工程》2012,30(4):83-86
通过对厦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情况的分析,结合厦门市城市污泥处置方式的适应性分析,针对厦门岛内、岛外特点,提出适合厦门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为今后的污泥处理处置规划、项目建设、运行监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火电厂炉内喷钙法烟气脱硫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对1×350 MW燃煤电厂原有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运行表明:脱硫效率!95%,确保在常用煤种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00 mg/m3,同时年运行费用相对改造前直接降低数百万元,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87.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释放气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反硝化脱N、温室气体排放以及O2释放过程均是水体生态系统中发生的重要生化反应过程。为了明确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这些过程的影响程度,采用自主研发的原位收集水体释放气体装置,于2012年7—8月对滇池草海中自然生长的挺水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浮叶植物〔睡莲(Nymhaea tetragona)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漂浮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沉水植物〔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及对照(无植物)区域内释放的N2、CH4、O2、CO2和N2O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水生植物生长区及对照区释放气体主要由N2、CH4和O2组成,其余成分主要是CO2和N2O。沉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明显促进了水域内O2释放过程,进而提高了水体释放气体的速率及各气体成分通量值。而睡莲、荷花和凤眼莲由于叶片覆盖水面的影响,降低了水体藻类的光合能力,造成该区域水体释放气体的速率中值低于对照区,且各气体成分释放通量值也较低。各区域释放气体中CH4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菖蒲区释放的气体中N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  相似文献   
988.
张磊 《生态毒理学报》2014,9(5):933-939
为查明长期黄金开采冶炼对城市汞污染的影响,以"金都"招远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4月,采集了招远市区常见绿化植物柏树、落叶松、冬青的茎叶样品30份,并同步采集相应表层土壤样品34份。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总汞含量,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招远市区表层土壤中汞含量范围为0.002~0.815 mg·kg-1,平均值为0.149 mg·kg-1。土壤汞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 H、粗颗粒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阳离子交换量、黏粒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城市区域相比,处于金矿区污染源下风向、且与矿区距离较近的梦芝区土壤汞含量要显著高于其它区域。常见绿化植物茎叶汞含量范围为0.021~0.782 mg·kg-1,不同植物中的汞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同种植物中茎、叶中汞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植物中的汞在各城市区域没有显著差异,与土壤汞含量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招远市区土壤和植物受周边金矿开采和黄金冶炼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汞污染。  相似文献   
989.
Application of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PRA) and Deterministic Risk Assessment (DRA) at a coking plant site was compared. By DRA, Hazard Quotient (HQ) following exposure to Naphthalene (Nap) and Incremental Life Cancer Risk (ILCR) following exposure to Benzo(a)pyrene (Bap) were 1.87 and 2.12 × 104. PRA revealed valuabl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possible distribution of risk, and risk estimates of DRA located at the 99.59th and 99.76th percentiles in the risk outputs of PRA, which indicated that DRA overestimated the risk. Cleanup levels corresponding acceptable HQ level of 1 and ILCR level of 104 were also calculated for both DRA and PRA. Nap and Bap cleanup levels were 192.85 and 0.14mg.kg-1 by DRA, which would result in only 0.25% and 0.06% of the exposed population to have a risk higher than the acceptable risk, according to the outputs of PRA. The application of PRA on cleanup levels derivation would lift the cleanup levels 1.9 times for Nap and 2.4 times for Bap than which derived by DRA. For this coking plant site, the remediation scale and cost will be reduced in a large portion once the method of PRA is used.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done by calculating the contribution to variance for each exposure parameter and it was found that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Cs), exposure duration (ED), total hours spent outdoor per day (ETout), soil ingestion rate (IRs), the air breathing rate (IRa) and bodyweight (BW)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risk and cleanup levels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990.
The distribution of lindan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the plasma and brain of the cats after 30 minutes, 1, 2, 4 and 8 hours of administration of lindane (2mg/kg, i.v.) was investigated. The compound distributes differentially in the CNS and this pattern changes with time. The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shows that although lindane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in areas with a high myelin content, it disappears more rapidly from gray matter. The plasma levels were also high at 30 minutes interval 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rate of formation of the metabolite 2,4,6‐Trichlorophenol appeared to be maximum in the first 4 hour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compound and its metabolite in brain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was not evid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