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技术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技术核心是确定排污指标。该文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状况、可利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及经济水平,分别论述了以管理目标总量控制和质量目标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核定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限值的技术原则与方法,文中也初步分析了几个试点城市的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82.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 of using a multiple pollutant transferable discharge permit market for opera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t uses an analytical case of Sefidrud River in Iran with two checkpoints. It shows that the operating limitations for simultaneous biochemical oxidation demand (BOD) and total nitrogen (TN) removal may convert the economically optimal waste load allocation (WLA) to a framework with lack of incentives. Therefore, water quality trading (WQT) may lose its economical advantages. In this case, a third parameter, such as dissolved oxygen is recommended as an index for assigning market interactions. In spite of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success, this approach made WLA become a more complicated and uncertain policy. It was totally concluded that using single parameter WQT is only recommended for areas with small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r lakes. Otherwise, the integrated discharged permit and reclaimed water market is proposed instead for simultaneous BOD and TN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随着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政策的逐步推进,中国的点源环境管理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对中国的点源环境管理体系构建开展了研究,认为其制度定位应当是对点源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明确了构建点源环境管理体系需要解决责任归属与监管重点两大问题。点源环境管理体系以总量控制为抓手,其核心是排污指标与实际排放量两套数据的核定,而这两套数据则成为串联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相关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线索。此外,要构建点源环境管理体系,还需要综合的环境管理平台、一证式环境管理要求以及专业的第三方技术团队。  相似文献   
84.
面对2019年我市排污许可证核发行业多,时间紧,质量要求高但企业基础信息缺乏的突出矛盾,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平台强大的数据筛查汇总功能,在初步确定我市核发企业名单、核定企业管理类型及明确核发关注点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为我市排污许可证核精准核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提出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在排污总量许可方面的指导意义及不足。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美国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载体的废水污染源自行监测制度;自行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点位、监测频次、采样方法等,依据排污许可证中关于污染物及其排放限值的规定而设计;自行监测数据用于污染源监督检查和制定国家排放限值。对于我国企业自行监测,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自行监测的主体地位与自行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分行业制定自行监测指南、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信息综合平台、加强与企业自行监测相关内容的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86.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法律法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核技术日益广泛的利用,我国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辐射危害,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监管任务重。本文就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的问题进行法律法规解读,以提高辐射安全监管依法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87.
Building o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irst summarises the socio-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expected to occur in high amenity Australian peri-urban areas, involving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s of land development on agriculture, biodiversity, landscape character, bushfire risk and social factors. Second, the current spatial planning framework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seven municipalities in Victoria, Australia, is critically analysed, and records of approved planning permits are related to this framework to asses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peri-urban growth. We argue that the current planning framework supports a static approach which does not address foreseen challenges and lacks strategic power. Both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approval process lead to unanticipated, cumulative impacts and contestation. A more coordinated, less urban-centric approach to plann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rural land-use plans would substantially address some of the issues encountered.  相似文献   
88.
基于能量意外释放论,提出改进的JHA风险辨识方法。在按设备结构划分维修作业后,不划分作业步骤,而是根据风险来源进行辨识,实现了辨识的实用性和系统全面性。基于辨识结果,建立信息化维修作业风险信息数据库,并作为《检修项目指令书》安全措施的信息支撑。实践表明,改进的JHA辨识方法是有效的,信息化应用改变了经验式的《检修项目指令书》,提高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现状,分析了我国确定现状的不足之处.并借鉴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的简单以行业排放标准、环评报告、国家分配的目标总量等为依据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式,提出了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流程.同时,设计出企业递交申请材料-数据初步审核-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数据汇总和限值计算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技术流程,详细分析了污染物指标和两种限值——浓度限值及总量限值的确定方法.最后,以铁岭市企业为例,进行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计算的示范,并参照《水污染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选取悬浮物、COD、动植物油、氨氮作为排污许可证监管项目.研究发现,参照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体系以COD为例进行最大浓度限值、年总量限值、日最大总量限值的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为50 mg·L-1、6.1 t、33.4 kg.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可为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提供依据,并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0.
胡颖  邓义祥  郝晨林  赵健  乔飞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1):2507-2514
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从探索、停滞到不断发展的历程.为研究我国排污许可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排污许可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从我国排污许可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第一阶段排污许可管理立法层次不高,反复试点、推进力度不够,且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污染物负荷量不断增长,客观上增加了排污许可实施的难度.“十三五”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以行业为基础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按行业发放排污许可难以与地表水水质直接挂钩、部分企业排污许可量过大难以约束企业排污、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重难以考虑水质达标要求、缺乏基于水质核发排污许可限值的管理实施细则等.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排污许可管理经验,表明基于水质达标是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的基本法律内涵和发展方向.在国内外排污许可发展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排污许可的实施进展,建议我国逐步实施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管理,主要措施有完善基于水质的行政区、流域和控制单元排污许可总量审核系统,编制和修订排污许可证管理相关技术规范,以水质达标为目标完善流域排放标准,完善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监管和处罚机制,尽快开展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示范,扩大公众参与等.“十四五”时期,建议我国的排污许可制应从重视系统体系构建,逐步过渡到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管理,并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