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488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9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1.
生物流化床A/O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有机组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在自行设计的2000m3·d-1规模的生物流化床A/O2工艺中,以实际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法分析各单元工艺的有机物组分,解析了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发现,焦化废水中酚类物质占有机物总量的90%以上;厌氧阶段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为10%~15%,主要为大分子复杂有机物分解为有机酸、有机醇类,此过程使废水BOD/COD值由0.30提高到0.45;一级好氧阶段可去除大部分的酚、胺、喹啉、吡啶、呋喃、吲哚、萘等组分,COD的去除率达到65%~70%;二级好氧阶段的COD去除率为40%~50%.间甲苯酚、哌嗪、哌啶、长链烃类、苯类等在生物处理出水中可被检出,属于难降解成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采用TTC脱氢酶法测试了不同工艺段废水对酶活的影响,在相同的TOC浓度时,厌氧出水和一级好氧出水的酶活达26~29μg·h-1,滤池出水的酶活为几个工艺段水质的最低值7.02μg·h-1,显示其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612.
偶氮染料4BS光催化降解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二相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中 ,研究了染料 4BS光催化降解的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 :难生物降解染料 4BS光催化降解后 ,可提高其可生化性 ,且BOD5/CODCr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13.
利用铁粉与磁粉载体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铁粉和磁粉为流化床载体,对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经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达98%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56%左右;经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为95%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34%。  相似文献   
614.
强化天然有机物去除是饮用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目标.循环造粒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具有处理负荷高、水质适应性强的特点,将其与粉末活性炭(PAC)联用,探究对水库水中有机物的强化去除效果.研究发现当聚合氯化铝(PACl)与PAC同时投加,且PACl、聚丙烯酰胺(PAM)及PAC投加量分别为24mg/L、1.2mg/L、30mg/L时,流化床系统对进水浊度、UV254、CODMn、DOC去除率分别为96.5%、72.0%、71.7%、61.0%.对进出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三维荧光分析,发现流化床系统中结团造粒作用下出水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FI分别比进水降低了40.1%和43.0%;加入30mg/L PAC后,出水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的FI分别比原水降低了54.0%和55.3%.水库水中的有机物分子量主要在 < 1kDa和10~30kDa两个区间,分别占总有机物含量的37.1%和39.1%.循环造粒流化床系统中结团造粒作用主要去除10~30kDa区间的有机物,PAC吸附作用对 < 1kDa的有机物有很好的去除.  相似文献   
615.
为揭示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明确发酵程度对垫料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发酵床3个发酵等级垫料的细菌群落特征.测序共获得1198467条序列,包括33个门、73纲、272科,600属的细菌,发酵床垫料细菌多样性与发酵等级相关.其中中度发酵垫料细菌数量最多,深度发酵垫料细菌种类最多.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是优势菌类群.随着发酵等级的增加,垫料中的葡萄球菌科和皮杆菌科细菌含量减少,说明发酵床可以抑制致病菌,保护养殖健康.在3个发酵阶段,微生物发酵床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细菌不同.在轻度发酵时期,黄单胞杆菌科和间孢囊菌科细菌是主要的降解菌群;在中度发酵时期,变形菌门的腐螺旋菌科、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放线菌门的棒状杆菌科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起主要降解作用;在深度发酵时期,厚壁菌门梭菌目瘤胃菌科、拟杆菌门的紫单胞杆菌科、变形菌门的产碱菌科和假单胞菌科起降解作用.随着垫料等级的增加,粪便中的指示菌——瘤胃菌含量增加,可作为垫料更换的信号.PICRUSt分析显示随着发酵等级增加,细菌代谢水平下降.本研究可为发酵床猪粪的生物降解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发酵床垫料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6.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以下简称CFBB)局部磨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几种控制防磨措施,为CFBB正常维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17.
采用粘有活性炭粉末的聚丙烯填料为浮动床载体 ,进行了挂膜、载体投加率选择及处理炼油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混合载体挂膜期短且效果好 ,在载体投加率为 40 % ,HRT为 2h时就可取得很好的去除效果 ,CODcr去除率 >86% ,NH3-N去除率 >68%。  相似文献   
618.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池内投加填料,形成流动床SBR,本试验对SBR和流动床SBR去除COD、TN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床SBR对COD、TN的去除效果优于SBR,采用限制性曝气方式时TN的去除率较非限制性曝气方式高。  相似文献   
619.
本试验是在厌氧复合床反应器中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反硝化-产甲烷的小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时,反硝化-产甲烷能够在厌氧复合床反应器中实现同步进行。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可达85%,对人工模拟回流的NO3--N去除率可达到99%。在反硝化-产甲烷耦合的同一反应器中,反硝化对COD的消耗去除起主要作用.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升高,产甲烷量增大。当进水ρ(COD)/ρ(NO3--N)>10时,下部的污泥床几乎承担了全部反硝化任务,NO3--N去除率接近反应器总去除率。  相似文献   
620.
Two identical bench-scale biotrickling filters (BTFs), BTF 1 and BTF 2, were evaluated for toluene removal at various gas empty bed contact times (EBCTs) and organic loadings. BTF 1 and BTF 2 were packed with structured and cubic synthetic polyurethane sponges, respectively. At a constant toluene loading of 16 g/(m3 hr), toluene removal efficiencies decreased from 98.8% to 64.3% for BTF 1 and from 98.4% to 74.1% for BTF 2 as gas EBCT decreased from 30 to 5 sec. When the toluene loading increased from 35 to 140 g/(m3 hr) at a gas EBCT of 30 sec,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decreased from 99.1% to 77.4% for BTF 1 and from 99.0% to 81.5% for BTF 2. The pressure drop for both BTFs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air flow rate, and did not significantly vary while the toluene loading was increased under similar operation conditions. BTF 1 and BTF 2 could start up successfully within 19 and 27 days, respectively, when packed with fresh sponge media, and the performances could be restored in 3–7 days after biomass was removed and wasted from the media. BTF 2 displayed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even under shorter EBCT or higher loading rate than BTF1 when other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similar, while it showed lower pressure drop than BTF 1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opera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oth BTFs could treat waste gas containing toluen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