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无氧环境中,当温度加热到300℃以上时,线路板中的粘接材料(溴化环氧树脂)就会发生热解反应,这是利用热解法回收废旧线路板的理论依据.在超临界CO2流体环境中,当温度达到260℃时,线路板中的环氧树脂也会发生不完全热解反应.本文建立了高温高压下线路板的热分析模型,并对线路板内部的热应力进行研究,发现其对整个反应过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2.
电化学技术因具有工艺灵活、易于控制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倍受研究者关注.简要介绍了常用的电化学技术,包括内电解、常规电解和膜电解等基本原理.综述了上述电化学技术在印制电路板含铜废液再生或铜电解回收中的应用概况,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处理含铜废液电化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3.
针对目前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中数据有效性差,以及线路板生产重金属废水和危险废物污染大的问题,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中引入行业分配系数,即根据行业和产品的不同分别确定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分配系数;并根据质能守恒原理设计了新数据分配算法,将各类分配系数代入该算法,将多种类产品的混合数据分配到各单种类产品中;最后运用该方法对线路板进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得到了线路板行业的分配系数及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的生命周期清单。结果表明:新分配算法优于目前常用的以相对质量进行数据分配的方法;在线路板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产品生产和报废处置两阶段对环境影响最大;生产阶段最大的污染是危险固废,而非传统认识中的重金属废水;电力消耗是线路板生命过程中的主要能耗。  相似文献   
94.
嗜酸性细菌对废旧线路板浸出的吸附行为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究嗜酸性细菌对废旧线路板浸出的吸附行为及其动力学模型是生物浸出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考察接种不同浓度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浸出线路板中铜的吸附行为,探索了菌体在线路板粉末表面的吸附过程,分析了其吸附行为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A.ferrooxidans在线路板粉末表面的吸附均于5 h内达到平衡.随着初始菌浓度的增大,吸附速率和吸附的微生物量也随之增大.初始菌体浓度为2.4×105、2.4×107和2.4×109cells·m L-1时对应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701、2.3552和2.9833 mg·g-1,吸附的微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43.75%、53.97%和55.94%,铜的浸出率分别达到71.20%、88.33%和95.05%.进一步的非线性拟合结果显示,一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A.ferrooxidans与线路板粉末的吸附行为,模型拟合度(R2)分别达到0.9321、0.9134和0.9193.  相似文献   
95.
选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T.f)、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简称T.t)作为实验菌种研究其对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粉金属铜的浸出;试验以单一菌种、混合菌种、无菌培养基及酸性蒸馏水进行浸出实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浸出效果,得出单一氧化亚铁硫杆菌(T.f)的浸出效果最好,浸出率达到92.1%。通过对浸出过程中pH、ORP及Fe2+、Fe3+变化分析,发现Fe3+的氧化作用在铜的浸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酸浸也有一定的贡献;对浸出后残余的PCB进行XRD及SEM观察分析发现,PCB组成成分中含有大量的酚烃、苯酚及邻、对位取代酚以及少量的长链烷烃及其脂肪烃,此类有机物在浸出过程中均与细菌或其代谢物发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96.
废线路板的稀贵金属含量较高.论述了废线路板中金的提取方法,分为全部浸出工艺和选择性浸出工艺,并提出了稀贵金属的提取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7.
分别在管式炉反应器和热天平上对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在管式炉反应器上考察了在同一升温速率(20 K/min)下不同热解终温 (400、500、600、700和800℃) 对废电路板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在相关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用灰色理论及方法建立基于热解终温的废电路板热解灰色产率预测模型GM(1,1),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对不同热解终温下废电路板热解产物产率进行预测。此外,在热天平上获得的不同升温速率(10、15和20 K/min)下的热失重曲线表明,废电路板的失重速率峰随升温速率的提高逐渐向高温侧移动。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对废电路板热失重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废电路板热解活化能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废电路板热解过程中活化能并不是单一数值,而是随失重率变化的一个函数。所得废电路板热解活化能值在140~250 kJ/mol范围内变化,当失重率在10%~60%之间,活化能值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当失重率>60%时,活化能值由155.4 kJ/mol迅速增加到244.4 kJ/mol。  相似文献   
98.
活性炭对细菌浸出线路板中金属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对细菌生长和浸出铜的效应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添加对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弱。Fe3+对Cu浸出速率较快,活性炭对浸出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且最终Cu的浸出率只达到87%。活性炭的添加增大了浸出体系中的生物量,加速了对Fe2+的氧化速率,从而保持溶液中较高的Fe3+浓度,可以提高铜的浸出速率。但这种促进作用需要较高浓度的活性炭添加量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9.
A newly develop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chlorothalonil based on nylon 6,6 film deposited onto screen printed electrode (SPE) with electrochemical modulation of pH at the electrode/solution interface was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Differential pulse cath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DPCSV)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accumulation potential, initial potential, accumulation time and pH of Britton-Robinson buffer have been optimized. Chlorothalonil gave optimum analytical signal in a medium of 0.04?M Britton-Robinson buffer at pH 6.0. A well-defined reduction peak was observed, at Ep= ?0.851 and ?0.938?V vs. Ag/AgCl (3.0?M KCl) for both bare SPE and modified SPE, respectively. The peak currents of modified SP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to bare SPE. At the modified SPE,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current and chlorothalonil concentration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from 0.1 to 2.8?×?10?6?M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1.53?×?10?8?M (S/N=?3).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ly developed method has been demonstrated on analyses of real water samples. The newly developed sensor shows good reproducibility with RSD of 3.92%. The nylon 6,6 modified SPE showed itself as promising sensor with good selectivity for chlorothalonil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00.
破碎和材料富集分离是废弃线路板资源化的关键技术。采用冲击破碎和气流分选技术对废线路板的机械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锤式粉碎机破碎,线路板中主要金属在0.8mm以下基本解离,79.65%的金属集中分布在0.125~1.0mm粒级。气流分选得到品位较高的金属富集体,粒级0.125~1.0mm中的总金属回收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