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1268篇
安全科学   157篇
废物处理   306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2061篇
基础理论   226篇
污染及防治   60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Oxidation inhibition of sulfite in dual alkali FGD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laboratory-scale well-mixed thermostatic reactor with continuously blasting ai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oxidation inhibition of sulfite in dual alkali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GD) system.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pH value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 on the oxidation were studied. Sodium thiosulfate was used in the system, and was found that it significantly inhabited the sulfite oxidation.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sodium thiosulfate at 12.67 mmol/L had an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approximately 98%. While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st, sodium thiosulfate at 26.72 mmol/L had an inhibition efficiency less than 85.0%.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rder of sulfite in the sodium thiosulfate was determined to be -1.90 and 4).55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the catalyst, respectively.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oxidation inhibition was calculated to be 53.9 kJ/mol. Pilot tests showed that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thiosulfate agreed well with the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42.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兵  祝万鹏  王伟  杨少霞 《环境科学》2007,28(7):1460-1465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过程表明,Ru/ZrO2-CeO2可以显著提高COD和苯酚去除效果,当反应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反应120 min后,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和100%.试验还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苯酚溶液COD去除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反应条件: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催化剂的投加量为5 g/L,搅拌速度为500 r/min.通过对中间产物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简单路径图,认为苯酚首先被氧化成小分子有机酸,接着小分子有机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前一个过程是快速反应,后一个过程中的乙酸氧化是慢速过程,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完成.乙酸的氧化主要是自由基攻击α碳上的C—H键,先生成甲酸,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43.
强化厌氧污泥体系同步脱硫反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金兰  侯圣春  黄廷林 《环境科学》2010,31(5):1246-1251
以硫化物为电子给体的自养反硝化厌氧体系是代替传统异养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比含氮废水的有效工艺,可以同时去除硫化物和硝酸盐.将脱氮硫杆菌菌悬液接种到厌氧污泥体系中,脱氮硫杆菌快速富集,采用5组进水比N/S比不同的反应瓶进行试验,运行15d后,测定不同时段的出水硫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浓度等指标,考察强化厌氧污泥体系去除硫化物和硝酸盐的特性,并对生化反应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厌氧污泥体系运行3h后,进水中90%的硫化物被去除,硫化物的去除与进水N/S比无关,硫化物(以S计)去除速率高达20~24g·(m3·h)-1,是相关文献报道的10倍左右;运行6h后,进水中65%的硝氮被去除,硝氮的去除负荷随着进水N/S比的提高而增大,最高达到940g·(m3·h)-1,约为硫自养反硝化体系硝氮去除负荷的2倍,此时体系中亚硝氮积累,最高浓度达到93mg·L-1,进水N/S比低的条件下,6h后亚硝氮消失,进水N/S比较高时,21h后出水中未检测到亚硝氮.表明强化厌氧污泥体系停留6h后可以实现同时去除硫化物和硝酸盐,但硝酸盐首先转化为亚硝氮.与以往不同的是研究发现硫化物与生物硫粒产生多硫化合物的链式反应,是硫化物迅速转化的主要途径,此外,还原硝氮的电子给体并不来源于硫化物,可能主要来源于体系中产生的单质硫.  相似文献   
144.
张欣  张代钧  张文阁  卢培利 《环境科学》2010,31(7):1590-1595
开发了一套监测批式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质子变化的自动滴定测量装置.装置由批式反应器、数据自动采集与保存系统和药品自动投加系统组成.通过实际测量活性污泥氨氧化反应中氢离子产生量与氨消耗量的化学计量比值,考察自动滴定测量装置的测试精度.在1L的反应器中改变氨氮浓度(以N计)分别为1.67、3.33、8.33、16.66和30.00mg/L下实测比值与其理论值十分接近,相对误差在2.09%~6.34%之间;保持氨氮浓度16.66mg/L,在1、2、3和4L的反应器中实测比值相对误差在2.09%~-18.57%之间,随反应器体积增大而明显增大.反应器系统中的碳酸氢盐和氨盐缓冲体系,特别是在较大容积反应器中的滴定动态效应是导致测试误差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为滴定测量方法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监测质子变化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5.
Pd/C气体扩散电极用于电生成H2O2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辉  卞兆勇 《环境科学》2010,31(6):1506-1512
采用自制的Pd/C气体扩散阴极和Ti/IrO2/RuO2阳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对苯酚模拟废水降解效果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对电解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OH)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Pd/C气体扩散体系中掺杂Pd催化剂可以促进H2 O2的生成(H2 O2的稳定浓度是7.5 mg/L),有利于·OH的产生.经电化学氧化处理120 min后,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50%,表明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苯酚被氧化生成了大量低分子量中间产物.废水的BOD5/COD值达到0.73是处理前的9.1倍,苯酚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通过电化学氧化处理后显著提高.在该电化学体系中苯酚的降解是在阳极直接、间接氧化及阴极产生的H2 O2、·OH的氧化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通过对紫外扫描光谱图的分析推断出苯酚在电解过程中有醌类物质生成;由GC-MS检测到了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醌等芳香族化合物和己二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丙二酸、乙二酸等短链羧酸,据此提出了苯酚降解的可能历程.  相似文献   
146.
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均相催化臭氧是一种对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一活性炭吸附、单一臭氧氧化和臭氧/活性炭联用3种体系对实际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单一活性炭吸附和单一臭氧降解体系,臭氧/活性炭联用体系能显著提高COD、TOC的去除率及BOD5/COD值,并显示出良好的协...  相似文献   
147.
介绍了部分湿式氧化法的基本原理,指出COD去除率是判断是否部分湿式氧化的重要指标。用高压反应釜进行污泥处理,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适合氧气量的条件下,考察了COD去除率、有机物降解率、pH值、过滤性能等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实现污泥的部分湿式氧化。考察了污泥经过部分湿式氧化后产物的性质,包括颗粒分布、有机物含量、养分含量和重金属等项目,分析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资源化前景。  相似文献   
148.
介绍了采用曝气调节-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为主的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经过调试运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工艺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处理效果好。其中COD、BOD5、SS与氨氮去除率均在85%以上,出水水质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9.
一体化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景区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州某旅游景区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该区生活污水,通过试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采用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农村污水,在反应器内溶解氧维持在2.0~4.0 mg/L,水力负荷为3.53 m3/(m3.d)的运行条件下,对COD、NH3-N及TN去除率分别达80.82%、69.12%、63.16%,出水可稳定达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0.
张娇 《环境工程》2011,29(1):19-20,61
针对大蒜废水特点,采用了铁屑微电解-UASB-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设计进水水质、水量范围内,COD、BOD5、氨氮和ss去除率分别为98%、99%、70%和98%,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系统运行费用为1.19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