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1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39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116篇
环境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19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困难,即评价方法的不成熟和获取资料的困难;然后重点分析了评价中的公路网规划方案的不确定、环境信息的不确定、空间信息的不确定和环境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最后提出了 4种解决困难和降低不确定的方法,即制定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使用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广泛开展公众参与以及通过多方协作的方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2.
Investigating local people’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can produce useful information that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that help re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lthough China is undergoing severe desertification, the perceptions of the local people toward their degraded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ed issues have so far not been actively solicited. This article, which is a supplement to Lee and Zhang’s (2004, 2005) studies, seek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lay public’s general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perceptions of desertification, interpretations of land-degrading activities, and particularly their interrelations in severely desertified areas. Minqin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northern China, was chosen to be the study area. Data was collected vi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n = 1138) administered in December 2002. Major findings were: (1) Most respondents had only weak altruistic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with educational level to be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2) Respondents’ perceptions of deser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s of land-degrading activities were contingent on personal attributes, general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other conceptions related to desertific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ublic’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should be thoroughly examined to facilitat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53.
在构建包含煤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安全博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之间的博弈及其利益的得失,进而分析危机和矿难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联盟动力很强,二者的联盟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打破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之间联盟的根本是降低二者选择联盟策略的收益,压缩其博弈空间.  相似文献   
54.
通过将分区疏散转化为分配问题(Allocation Problem),并采用启发式的A*优化算法,对人员位置固定的公共场所分区疏散进行研究.进一步利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大型公共场所人员疏散行为模拟仿真系统,在充分考虑公共场所中每个人员的状态、人员之间以及人员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对疏散分区的效果进行模拟;通过与未分区的模拟结果相比较,可以认为,分区疏散有助于人员快速疏散,大大缩短整体避难时间,而且基于移动路径搜索的分区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55.
大型公共活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笔者从风险管理角度,提出大型公共活动的风险控制程序,通过方案评估、静态评估、管控能力及应急能力等几方面对大型公共活动进行动态分析.明确划分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的重点部位;将大型公共活动的管控能力预警分为4个等级,界定相应人群容量特征,并针对不同级别提出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强调整体容量,重点部位容量的确定应与项目目标协同一致,形成大型公共活动风险管理控制的新思路,对大型公共活动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一般大型公共活动风险评估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6.
城市电力供应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关系紧密,文章分析了导致城市电力供应系统故障或事故的主要风险因素、事故类型及其风险程度,建立了城市电力供应系统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利用建立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某市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同时验证了该体系在城市电力供应系统风险评估中的良好适用性。  相似文献   
57.
提出基于信息熵评价决策模型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决策中的作战方案进行优选的方法.首先介绍应急处置指挥决策的概念和过程;其次,分析了信息熵以及基于信息熵评价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给出基于信息熵的评价决策模型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实地演练表明,该决策模型在应急指挥决策方案排序与优选是客观合理、切实可行的,能够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8.
嘉兴市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是浙江电子废弃物的重要集散地之一。通过公众调查发现,嘉兴市电子废弃物产生量比较大,而现有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主要是民间个体回收,公众对这种回收渠道的危害后果认知不足,从而造成正规回收渠道的回收困局。因此,应该借鉴浙江永康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经验,对个体户回收进行改造,并加强公众环保教育,建立合理责任承担机制,从而建设一套高效、环保和健康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59.
为检验交通公益广告中情感诉求变化对广告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法操作广告情感诉求类型,使用眼动技术和Go/no-go联想测验(GNAT),通过比较不同效价和唤醒度的情感诉求广告对受众的注意力和内隐态度的影响,评估交通安全广告情感诉求类型的说服效果。研究发现:被试对低唤醒广告文字区的眼动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显著长于/多于对高唤醒广告文字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被试观看高唤醒消极的广告后,正确驾驶行为的积极态度显著下降,而低唤醒消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积极的公益广告对于被试的内隐态度的改变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高唤醒度积极广告能够提升受众的注意力,而高唤醒度消极广告则会损害受众对正确驾驶行为的内隐态度。  相似文献   
60.
为深入探究网约车服务是否直接影响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是否通过改变公交车和私家车的使用量而间接影响道路交通事故。基于2005—2017年我国1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逐步法,研究网约车服务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网约车服务进入城市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增加5.6%,这一结论在进行平行趋势和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网约车服务显著降低约19.3%公交使用量,从而间接增加0.71%道路交通事故,说明公交使用量发挥中介效应;网约车服务显著增加5%私家车使用量,从而间接增加0.14%道路交通事故,说明私家车使用量发挥中介效应。公交使用量的减少是网约车服务间接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网约车服务的监管,同时,鼓励网约车服务与公共交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