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62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94篇
环境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91.
基于人口视角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的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担,最终都会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不同社会成员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各自所承担的公共服务提供成本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立足于"人"这一基点,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原因:①长期存在的对"人"身份进行区分的传统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中的体现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根源;②人口流动性的缺乏为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某种便利;③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人口结构等也加剧了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的程度.从"人"的角度看,我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彻底消除身份传统在公共服务体制中的影响,建立起无差别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和公平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努力提高人口的流动性,并使社会经济改革与不新提高的人口流动性相适应;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城镇等方式来适当调整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792.
Although it is not the main duty for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o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roceedings, the existence of "reserve" prosecution right of plaintiff not only is beneficial to timely prevention and cure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but also contributes indispensable judicial supervision force to the environmental legali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afeguard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s, many local prosecutorial organizations have practiced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s litigation. Since Chinese law has not made explicit stipulation on the function of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institut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plaintiff’s subject qual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stituted by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is still in question. In order to propel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o completely and fully exercise their power of supervision and prosecution, there shall b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on that provides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institut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相似文献   
793.
Use of publicly-provided information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quality has received somewhat less atten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literature than use of other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s based on economic incentives such as emissions taxes, subsidies and marketable permits. Yet publicly-provided information may have potential as an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 especially in manag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 due in large part to the existing capability of public information agencies associated with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mmunity.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se agencies is known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cision making in agriculture and may have potential for influencing decisions that relate directly to preserving the integrity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Moreover, this potential may have particular relevance for protecting groundwater quality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ince the results of contamination are often at least partially internal to the farm decision maker. This paper develops an empirical model to formulate publicly-provided herbicide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designed to protect both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and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 economic and statistical model of a crop-pest system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groundwater loading model to derive the trade-off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income and movement of herbicide material through the root zone. The trade-off relationship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formulating herbicide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and can also shed light on appropriate groundwater quality goals.  相似文献   
794.
物联网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安全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以公共安全发展及创新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公共安全物联网的概念,并设计出公共安全物联网的结构示意图;以物联网的四大关键技术——RFID技术、传感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详细分析这些关键技术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信息采集、智能探测和消防装备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将物联网技术与公共安全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研发并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共安全设备和系统。  相似文献   
795.
危机救援团队是一种典型的临时团队,成员间的快速信任问题是研究的焦点。采用量表施测和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借助"公物两难"的研究范式,探讨责任感和风险感知阈两个变量对临时团队快速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责任感因素主效应显著,体会到较高责任感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合作行为和快速信任;风险感知阈因素主效应显著,对风险不敏感的个体倾向于表现出合作行为和快速信任;风险感知阈与责任感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具体提出危机救援团队建立快速信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96.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重大事故对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危害,建立和完善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共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对于加强含硫气井应急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共安全技术标准,调研了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外含硫气井开发典型地区的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共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分析了其体系构成和标准内容,总结了其特点,比对国外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共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基于对国内的调研,分析了我国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共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国内外三百多项相关标准的调研和比对分析,基于我国实际现状,分析提出了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共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标准制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7.
柯崇宜  徐巍巍  石淑倩 《环境技术》2004,22(5):23-27,45
通过对青岛-威立雅光大合作项目的引思,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比较常见的几种变革模式作了探索,探讨了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对影响污水处理事业变革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8.
林煜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4):124-131
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赔偿资金的归属,我国实践中有环保部门主管、纳入国库、纳入法院指定账户、纳入专项账户等不同归属模式,但在其管理与使用方面,我国尚且存在诸如地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名称不统一、资金使用系统不透明、社会公众査询难、地方行政机关干预过多、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拟建议设立"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对环境公益诉讼产生的损害赔偿金以及各地方未统一管理的环境保护资金等相关资金进行统筹与规范,以期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制度的完善。为此,需要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的资金来源,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的使用、监督机制,明确环保部门的监督职责,构建资金使用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环保组织的监督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以规范并指导基金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799.
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及中国综合公共安全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政府将公共安全事件分为4大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众卫生和社会安全。中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在中央一级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针对上述4类公共安全问题相应组建的以管理自然灾害为主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以管理事故灾难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以管理公共卫生为主的中国爱卫会和以管理社会治安为主的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地方政府一级,一般与中央有关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机构相对应,也相应组建了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上述4类的公共安全管理的委员会。此外,国家出台了各类公共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并针对一些主要的公共安全因素,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和决定。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公共安全的管理体制是“以中央为主,中央与地方政府相互配合”。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灾前、灾中与灾后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就某一种公共安全因素承担全部的备灾、应急与恢复和重建任务。国家的公共安全管理战略一直是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003年SARS事件后,各级政府重视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文章提出了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即灾区政府、企业、社区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模式的指导下,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中国各级政府综合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一是加大公共安全信息的及时公开力度,建立国家和地方公共安全信息共享体系;二是建立公共安全管理的纵向、横向与综合协调机制,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公共安全管理能力;三是从源头上降低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建立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价制度;四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在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建立社区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五是大力提高减灾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建设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800.
Tobacco and its associated products are known to be harmful for health. Moreover, the waste emanating ou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packaging, and consumption of these products is equally harmful for humans as well as other biotic/abiotic agenci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oxic nature of these waste product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well-defined approach to deal with this waste. Consideration of tobacco products’ waste as municipal solid waste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in the long-term as it results in dumping of these wastes mixed-up with domestic waste in landfills. With time, toxic components become part of the leachate which contaminates water and soil, further leading to the contamination in food chain. Therefore, many countries are now considering this waste under the hazardous category and evolving various measures to safely dispose it off. In the light of recent researches and policies, it is time to re-consider this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