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2106篇
安全科学   162篇
废物处理   215篇
环保管理   418篇
综合类   3694篇
基础理论   663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720篇
评价与监测   138篇
社会与环境   37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391.
ACF电极电解处理含NaCl结晶紫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吸附结晶紫达到饱和的活性炭纤维为阳极,在NaCl介质中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结晶紫染料废水进行了电解脱色处理。实验考察了NaCl浓度、pH值和电流密度等对溶液脱色率的影响,测定了电解时溶液中生成的游离氯浓度及不同电解时间后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并对不同电解时间后溶液的归一化吸光度比值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溶液中所产生的游离氯的浓度随电解时间的增加快速上升,20 min时就几乎达到了最大值;在活性氯的作用下,结晶紫分子中的大π共轭体系被破坏,溶液迅速脱色;电解液中所含的NaCl浓度、电解液的pH值和电流密度等都对脱色率有影响;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结晶紫染料废水在电解60 min后脱色率可高达99.3%。  相似文献   
392.
废弃轮胎制备中孔炭吸附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废弃轮胎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以废弃轮胎橡胶为碳的前驱体原料,制备具有高吸附性能中孔炭材料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XRD、扫描电镜以及比表面积分析,对制备的中孔炭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讨论了炭化温度、碱炭比,以及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制备中孔炭的产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制备的中孔炭的孔径分布可以在2~80 nm范围内进行调控。在500℃炭化温度,碱炭比为4∶1,900℃活化1 h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中孔炭的比表面积为473 m2/g,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达到254 mg/g。  相似文献   
393.
考察了微波-活性炭联合处理技术对模拟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和Cd2+的去除效果。对于100 mL浓度为1 0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活性炭用量为10 g时,新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99.99%;采用700 W微波对吸附亚甲基蓝的活性炭辐射10 min进行再生并回用,经微波辐射再生10次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99.68%,未经微波作用反复使用10次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85.41%。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有效地减缓了活性炭吸附能力的下降速率,实现了活性炭再生和反复使用。在吸附过程中,Cd2+使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略有下降,而共存的亚甲基蓝则促进了活性炭对Cd2+的吸附,对新炭和再生后活性炭物理化学特性的表征证明了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对Cd2+的吸附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394.
根据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适于降解高浓度有机物废气的特性,结合活性炭吸附法,提出了吸附器的吸附浓缩和热脱附-等离子体氧化净化有机废气的方法。在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最初2 h内甲苯净化率达到100%,随着时间的增加净化率下降;在热脱附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净化过程中,甲苯降解效率最高为97.3%。将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出口气相产物收集进行FT-IR检测,发现放电后有CO2、CO、H2O和NO2产生,并分析了甲苯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395.
针对以糖蜜配制的半人工黑水生物处理时除磷效率下降和污泥膨胀的现象,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进行了实验分析,比较了以蔗糖和糖蜜为主要碳源时除磷效果的差异,并探讨了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研究表明,以糖蜜为主要碳源配制模拟黑水时的除磷效果比蔗糖为碳源时差,主要是由于GAOs的竞争性代谢所致。以糖蜜为碳源的条件下,污泥的胞外聚合物含量是正常活性污泥的一倍以上,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变差;糖蜜碳源时的夏季高温条件下丝状菌大量生长也是导致污泥膨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6.
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耦合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Fenton氧化一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Fenton氧化一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Fenton氧化与活性炭吸附耦合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的最优条件是:H2O2投加量为5mL/L,FeSO4·7H2O投加量为200mg/L,活性炭投加量为2g/L,反应pH=4.0,反应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2.6%,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97.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从消费压力人口视角探讨碳排放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气候变化压力的人文因素,以及人口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本文通过对STIRPAT模型的扩展,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人口、消费及技术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1980至2007年碳排放情况的统计实证结果表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中国国情有较高的解释力.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城市化率、人口规模三个因素对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影响明显;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口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已高于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力,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等人文因素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我国碳排放的新的增长点;技术进步因素在此模型中对我国该阶段碳排放的解释力有限,表明我国未来通过技术进步减缓碳排放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98.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足迹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碳足迹从1995年的1.05 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1.36 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1995-2006年各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分配率均以煤炭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且煤炭利用的碳足迹分配率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之相反;③2001-2006年第一、二产业的碳足迹变化不明显,而第三产业与产业总碳足迹呈明显上升趋势;④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产值从1995年的1.79万元/hm~2增加至2006年的3.79万元/hm~2,碳足迹的生态压力也从1995年的129.6上升至2006年的231.8;⑤能源利用碳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拟合研究结果中没有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一步证实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399.
Abstract

Greenhou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waste‐activated carbon (WAC), digested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DMS), and animal manure on herbicidal activity of atrazine [2‐chloro‐4‐(ethylamino)‐6‐(isopropylamino)‐s‐trazine] and alachlor [2‐chloro‐2’,6'‐diethyl‐N‐(methoxymethyl)acetanilide] in a Plainfield sandy soil. Amendments generally reduced bioactivity against oat (Avena sativa L.) and Japanese millet (E. crus‐galli frumentacea). The extent to which herbicide phytotoxicity was inhibited depended upon the application rate and the kind of soil amendment. WAC, applied at the loading rate of 2.1 mt C/ha, show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both herbicides. In DMS‐ and manure‐amended soil, the reduction of atrazine activity was not significant at the rate of 8.4 mt C/ha, but reduction of alachlor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 at the rate of 4.2 mt C/ha. Despite inhibition of herbicidal activity, the ED50 of atrazine and alachlor was below 2 ppm in most of the amendment treatments. Before adopting carbon‐rich waste amendments as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controlling pesticide leaching in coarse‐textured soils,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characterize how alterations in sorption, leaching and degradation may affect herbicid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400.
Microbial inhibitors such as mercuric chloride are frequently used to sterilize soil or soil–water slurries in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fate of xenobiotics in th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mercuric chloride additions to soil–water slurries on the sorptive behaviour of a phenoxy herbicide (2,4-D) in soi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ercuric chloride strongly decreased the capacity of the soil to retain herbicides, and that the interference of mercuric chloride with herbicide sorp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Because of the competitive sorption between mercuric chloride and the phenoxy herbicide, we conclude that mercuric chloride may not be a good soil sterilization procedure for use in xenobiotic fat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