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639篇
基础理论   174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介绍了淀粉工业中氧化淀粉等稀糊淀粉的流度测定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2.
针对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过程耗时、耗力、试剂用量大等问题,在保证分析质量的前提下对操作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通过这些改进,对解决石油类测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CRC-ICP-MS在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半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非反应性的He碰撞模式和动能歧视与ICP-MS的联用技术,建立了一套在重金属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半定量检测方法.通过对三江口表层水样加标回收及ESS-2标准土壤样品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各种来源和各种活性的多原子离子干扰,实现多种重金属元素的一次性快速测定,水样的回收率85.5%~09%,标准土壤样品的回收率84%~107%.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两次突发环境事件中,为快速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HAN阻隔防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简化,利用多方气体状态方程,分别建立油品储运容器内可燃混合气体定容爆炸模型和装设阻隔防爆材料的油品储运容器内可燃混合气体爆炸模型,获得了阻隔防爆性能测试装置的燃爆容器抗爆设计限值,以及其在HAN阻隔防爆测试中燃爆容器试爆压力量级的控制下限值,同时,还给出HAN工程应用中容器留空率的计算方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沈小七  刘东旺 《灾害学》2001,16(4):18-21
本文应用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方法,结合区域地震活动特点,在华东地区进行了分区实际预报效能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华东地区有5个区域通过R值检验,效果较好,有4个区域未能通过R值检验;并对通过检验的区域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以水华蓝藻为研究对象,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其进行测定分析并获得了蛋白质指纹图谱。对铜绿微囊藻标准株(NIES-843)样品通过3种前处理方法得到的质谱图进行对比,确定了质谱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利用MALDI-TOF MS技术简便、快速检测水华蓝藻的方法。对在水华中出现的4种不同蓝藻进行MALDI-TOF MS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蓝藻具有其特征性波谱,可据此对水华蓝藻进行区分和鉴定。该方法快速、简便、精确、可程序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源,利用Excel软件对1990—2015年发表的相关PM_(2.5)研究的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文献发表年代、主要发文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期刊分布、热点文献等方面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揭示了目前世界PM_(2.5)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近10年关于PM_(2.5)研究发文量增长较快,PM_(2.5)研究全球关注度较高,美国无论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都远超过其他国家/地区,体现了美国在PM_(2.5)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PM_(2.5)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未包含港、澳、台地区数据);文献多发表在相关大气化学与物理学、环境、健康、气溶胶等领域的刊物上;当前研究热点由PM_(2.5)所引发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转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上,且国际合作研究成为发展趋势。中国自2006年以来PM_(2.5)的研究文献增速显著,发文量和累计被引频次位居世界第二,仅低于美国。  相似文献   
98.
源强确定在突发污染事故的预警与应急过程中极为重要。本文针对树状河流的特性,将污染源搜索和源强反算的方法结合起来构建了树状河流突发污染事故源强确定的一般方法,并利于假设的突发污染事故情形对方法就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监测数据的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源强的计算结果相比事故的地点与发生时间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9.
利用自制被动采样装置,在2011年秋冬季对南京市部分地区室内空气中5种气态多环芳烃(PAHs)(萘、苊烯、苊、芴、菲)进行了为期100d的连续采样检测,被动采样器的采样速率为0.012m3/d,5种PAHs的回收率在63%~105%之间,方法检出限在1.1~2.4ng范围内。结果表明,南京市5处不同室内环境空气中萘的浓度最高,占总量的90%以上。室内环境空气中5种PAHs的总浓度为230~1564ng/m3。住宅内人体对5种PAHs的暴露速率为479~560ng/h。  相似文献   
100.
靳霞  王莉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4):116-124
通过M3法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的联合测定,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应用提供快速联合测定的方法。用M3法测定北方耕地土壤的有效Cd、Cr、Pb和Ni,通过对M3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有效重金属测定值差异性及其相关性比较,与全量的浸出率分析等探讨M3法对耕地土壤有效重金属测定的特征。结果表明,M3法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范围内可以测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Cd、Cr、Pb和Ni,且呈线性极显著相关。M3法与其他方法有效Cd、Cr、Pb和Ni有较好的相关性,与DTPA法呈极显著相关;与NaNO3法除有效Pb外,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与HCl法除褐土和潮土的有效Pb外,也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M3法的有效态Cd、Cr、Pb和Ni的测定值均为最大。M3法对4种耕地土壤有效Cd、Cr、Pb和Ni的浸出率,因土壤类型不同,有效重金属含量所占比率不同,但利用M3法测定的有效态Cd、Cr、Pb和Ni的浸出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