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99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531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本文测定了成都市龙泉山缺铁失绿症果树埋植铁剂“颗颗灵”三年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厚度、100叶重、100叶体积、100叶面积等叶片生理和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树干深层埋植铁剂“颗颗灵”对供试桃、李、樱桃和柑桔树具有持续的后效.  相似文献   
852.
大姚、普洱地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一个地震活动区。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6.1级地震后,详细分析了云南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天文时纬残差的关系,发现在云南及其邻近发生大地震以前均存在着时纬残差异常。总结了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的特征和规律,并在几次大地震前提供了预测信息。天文时纬残差是从时间与纬度的观测值中扣除地球整体运动影响之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一个与当地地球物理场变化有关的量,包括铅垂线变化。震前地震孕育过程中震区地下物质的运动可能是形成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所以,它可用于监测台站周围的重力场变化。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与2007年6月3日普洱6.4级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均出现了明显的同步异常,这再次说明这种异常可用于天文台周围的强震预测。  相似文献   
853.
多核聚合形态Al30混凝控制水中腐殖酸与残留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优势形态为Al30的聚合铝PAC-Al30,与优势形态为Al13的常用聚合铝PAC-Al13及AlCl3作对比实验,考察了不同铝系混凝剂强化混凝控制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和残留铝的差异.结果表明,PAC-Al30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与PAC-Al13和AlCl3相比,PAC-Al30可以更好地控制出水腐殖酸和残留铝浓度,且以碱化度B为2.4的PAC-Al30效果最好.PAC-Al30和PAC-Al13比AlCl3有更宽的有效投量范围,可以提高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Ca2 和高岭土的存在均有利于PAC-Al30混凝去除HA.低温对PAC-Al30混凝去除HA有不利影响.研究表明,Al30是一种可用于控制水中腐殖酸和残留铝的新型混凝/絮凝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54.
给水管网管壁铁细菌生长特性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洋  张晓健  陈雨乔  陆品品  陈超 《环境科学》2009,30(11):3293-3299
利用AR反应器对管壁铁细菌的生长特性、影响因素以及悬浮铁细菌与管壁铁细菌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管壁铁细菌在反应器运行12 d后达到稳定生长,出水中铁细菌数量比进水增加1 lg,剪切力对于铁细菌达到稳定生长的时间有影响,但对稳定生长后挂片上的铁细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稳定余氯0.3 mg/L可以有效控制悬浮和管壁铁细菌的生长,数量降低1 lg;对于管垢内的铁细菌即使余氯增加到1.0 mg/L仍无法杀灭;余氯浓度0.05 mg/L无法有效控制悬浮和管壁附着铁细菌的生长.对于稳定生长下的管壁铁细菌,增加余氯浓度至1.25 mg/L,可使管壁铁细菌数量降低2 lg~3 lg.稳定生长状态下,悬浮铁细菌与管壁铁细菌数量具有线性关系.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给水管网铁细菌生长控制对策:维持管网余氯0.3 mg/L;定期采用较高浓度消毒剂冲洗管道;采用新型防腐管材或加快旧管网改造,提高管网抗腐蚀性能等.  相似文献   
855.
三聚磷酸二氢铝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吸附法研究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水中铜离子的动力学行为和吸附活化状态热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三聚磷酸二氢铝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化学吸附是二级反应,吸附速率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符合阿仑尼乌斯式,吸附的活化能为Ea=56.35kJ/mol,吸附的频率因子A=2.5×106L/(mg·min),ln(k/T)与1/T之间的关系符合Eyring公式,其活化焓ΔH=53.21kJ/mol,活化熵ΔS=-153.36J/(mol·K),同时k与铜离子初始浓度呈负相关性,与三聚磷酸二氢铝用量呈正相关性,介质pH=5时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856.
对Kt=3.0的LY12CZ铝合金疲劳试验件的中心孔进行加速腐蚀,经3次不同腐蚀时间后取样,用KH-7700型三维数字显微镜检测腐蚀坑,获得了包括长、宽、深、表面积和体积的三雏形貌。通过疲劳试验,获得不同腐蚀损伤下试件的S-N曲线;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孔边在不同腐蚀损伤下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建立了腐蚀损伤量与孔边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增量之间的关系,使得在已知腐蚀损伤的情况下可以更直接地获得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857.
不同铝形态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混凝特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吴珍  张盼月  曾光明  高英  肖辉煌  周凡 《环境科学》2008,29(7):1903-1907
制备了碱化度为2.4、以Al13,为主要成分的聚合铝PAC-All13和碱化度为2.4、以Al30为主要成分的高聚聚合铝PAC-Al30.采用烧杯混凝实验,通过絮体颗粒生长、电中和能力、pH和混凝剂投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比较了PAC-Al30、PAC-Al13,和AIC3,混凝去除水中腐殖酸的行为,并考察了水中残留铝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3种混凝剂的絮体形成能力由强到弱为PAC-Al30>PAC-Al13>AlCl3.与AlCl3相比, PAC-Al13和PAC-Al30的适用pH范围更宽,为5.0~8.0.PAC-Al30和PAC-Al13,的电中和能力差别不明显;由于更强的吸附和架桥作用,在低投量下PAC-Al30表现出更好的混凝效果,而且PAC-Al30比AlCl3和PAC-Al13有更宽的有效投量范围,为0.08~0.64mmol/L.对于腐殖酸含量为10m/L的水样,在pH为7.0,投量为0.16mmol/L下, PAC-Al30对腐殖酸去除率达到98.5%,此时出水残留铝浓度为0.066mg/L.结果证实Al30是可用于水中腐殖酸去除的一种新型的混凝/絮凝活性成.  相似文献   
858.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给水管网主体水余氯衰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氯在管网中主要发生主体水反应和管壁反应。一方面自身会不断消耗衰减,导致管网末梢处余氯值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氯会与水体中的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以上作为氯消毒的两个主要问题,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其中余氯在主体水中的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温度,初始余氯浓度和水体水质情况等等。论文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结论:温度是影响余氯衰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水体水质情况,影响最小的是初始余氯浓度。在正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做定性分析的同时,采用编程拟合建立了改进的主体水余氯衰减模型,得到的参数组合为A=21 428 571,m=0.539,α=2.903。该改进模型不仅能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而且由于是基于正交试验所建立,模型的代表性和适用性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859.
采用圆筒爆炸方法对新型超高强铝合金进行了内部爆破试验,用光学显微镜对破裂样品断口附近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了新型超高强铝合金的宏观断口及剪切局部化的现象。结果表明,新型超高强铝合金的断裂以剪切断裂与拉伸断裂的混合形式发生,最大剪切应力面与圆筒半径方向近似呈45°角;靠近圆筒内侧形成了绝热剪切带,并沿最大剪切应力面向外扩展。  相似文献   
860.
The highly efficient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 (IPFs) of the ferric-silica system is a new and promising coagul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ferric species and silica play a large part in the coagulation of suspensions. These effects are quite distinct from those associated with polymeric or colloid silica. However, although these species are key to coagulation efficiency, they have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A new type of coagulant, poly-silica-ferric-chloride (PFSC), was synthesized by co-polymeriz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time complexation spectroscopy and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erric sal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FSC had a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lesser positive charge, lower Feb and higher Fec. The higher the Si/Fe ratio, the higher the silica and lower the silicac found. The PFSC with appropriate polysilica acid not only obtained better coaguiation/fiocculation efficiency in turbidity removal, enhanced the flocculation index (FI) and provided less residual ferric, it also lowered water treatment cos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ferric salt. Results showed that PFSC could remove colloid particles in water by charge neutralization and sweeping,adsorption bridging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