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01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360篇
综合类   1367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305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采用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以牡蛎壳为填料、含海水污水为处理对象,系统考察不同的海水含率、原水葡萄糖和氨氮浓度等原水条件下的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海水含率在40%到100%的污水处理,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表明该生物滤池中的氨氧化菌(AOB)可耐受较高的海水盐度;耐海水盐度的驯化硝化细菌中,AOB的耐盐度抑制能力强于亚硝酸氧化菌(NOB),当海水含率大于70%时,NOB的活性更容易受到抑制。在高海水盐度下,降低原水的葡萄糖与氨氮浓度可提高NOB活性。牡蛎壳附着生物膜与液相悬浮污泥中的AOB和NOB均参与了氨氮去除,生物膜中的AOB和NOB活性高于悬浮污泥。  相似文献   
912.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处理低C/N(3-5)实际生活污水,TN含量17~45 mg/L。基于CCD响应曲面法,考察了溶解氧DO、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单独作用及交互作用,并建立TN去除率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因子显著性顺序为HRTSRTDO,三者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但并不显著;数学模型回归性较好,预测最大TN去除率为75%,最佳条件组合为:DO=3.79 mg/L,HRT=8.84 h,SRT=33.62 d,验证实验结果 TN的去除率为73%,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仅为3%。采用HM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对TN≤15 mg/L的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913.
SBR分段进水工艺提高污水厂的脱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BR分段进水工艺用于污水厂升级改造并提高脱氮效率的方法,通过对昆明某污水厂实际运行工艺的实际调研,决定从运行模式、进水方式和排水比变化三方面用SBR研究影响脱氮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将原工艺2次搅拌、2次曝气的运行模式改为1次搅拌、1次曝气,会改善原模式下第2次搅拌过程中无反硝化反应的状况,提高系统的总氮去除率;将原工艺连续进水的方式改变为间歇进水,系统的脱氮效率提高了5%以上;分3个阶段研究了排水比在20%~40%之间变化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每阶段2个反应器的对比实验发现,排水比变大相应的总氮去除率升高,但当排水比为35%和40%时系统出水中会有较高浓度的氨氮,因此,排水比为30%最为合宜。  相似文献   
914.
以城市污水厂脱水剩余污泥为原材料,采用硫酸活化法制备活化剩余污泥,讨论了溶液初始pH、铅离子的浓度、接触时间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含铅废水效能影响,探讨了其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活化剩余污泥对铅离子有较好吸附效果,10 min内吸附率达到75%,45 min内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在偏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吸附容量随着初始pH增大而增大.采用4种动力学方程(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颗粒扩散吸附动力学方程、Elov-ich动力学方程)对其吸附数据进行吸附动力学拟合,通过分析得出,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反映该吸附过程,其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9以上.  相似文献   
915.
付雄  刘敏  陈滢 《化工环保》2017,37(3):276-281
从污泥灰中磷的提取、磷与重金属的分离和磷产品的制备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湿化学法回收污泥灰中磷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磷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今后污泥灰中磷的湿化学法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萃取的方法将提取液中的无机强酸萃取出来并回收重复利用,可大幅降低酸的消耗量;在回收磷的同时可研究回收不同种类金属的方法,尤其是价值较大的重金属,以进一步提高污泥灰资源的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916.
不同污泥浓度对生物沥滤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硫酸亚铁盐作为底物,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主要沥滤微生物,在底物投配比为10 g/L,温度为25℃,曝气量为1 L/min的条件下,对5种不同浓度的桂林城市污泥中重金属进行生物沥滤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滤的污泥浓度宜控制在25.6 g/L,沥滤3 d后,污泥中超标元素Cu、Zn和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17%、75.90%和93.64%,沥滤处理后污泥中残余重金属含量符合污泥农用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17.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研制的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研究其性能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5∶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 h,进水COD浓度在250 mg/L以下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出水COD和氨氮值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反应器在冬季水温12℃以上运行时出水COD和氨氮值比在夏季运行时有所上升,但去除率仍在80%和90%以上,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18.
唐奕  黄健盛  杨皓洁  李翔  杨平 《四川环境》2009,28(6):41-44,49
开发一种改进型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将盘片改为转笼状,并向其中加入颗粒活性发作为载体,研究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转盘转速为15rpm和HRT分别为10h、8h、6h、4.5h情况下,进水COD平均浓度约为223mg/L,出水COD平均浓度分别为15.6、17.9、23.4、28.2mg/L,平均去除率为93.0%、91.9%、89.5%、86.6%;进水NH3-N平均浓度约为22mg/L,出水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0.32、1.13、2.30、5.71mg/L,平均去除率为98.5%、94.8%、89.7%、74.6%。  相似文献   
919.
采用在污水污泥中按不同比例掺入生活垃圾或黄土与砂,进行高温堆制,开发出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高效有机/无机复合肥和多微有机营养土,并施用于农作物和花卉。结果表明施用后农作物产量增加,花卉植物的株高、花蕾数、根长、根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获得廉价的微量元素复合肥料,而且消除了污水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可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0.
污水湿地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作物、微生物自然净化功能的生态工程技术。主要有水面湿地和渗滤湿地两种类型,在天津城市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两种工艺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并应用于大港油田等污水湿地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将水面湿地和渗滤湿地工艺优化组合设计的示范工程,具有提高水力负荷、减少运行费用、节省工程投资、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有利于处理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