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除饱和砂土液化外,饱和粉土地震液化问题也是岩土地震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饱和粉土地基的地震液化及变形可以采用多种地基加固方法防治,碎石桩技术是常用方法之一.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效应,主要是增加桩周土体的密度、利于桩体的排水以及由桩体分担地震水平剪应力(桩体减震作用).但由于粉土的土质特性,粉土-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  相似文献   
23.
基于多元统计的引黄水库沉沙条渠泥沙与水质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市引黄供水鹊山水库沉沙条渠为研究对象,测定了9个断面(Y1—Y9)表层水体中的含沙量、总有机碳、总磷、总氮、叶绿素a等19个水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探讨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及监测断面的沿程归类,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泥沙对水体中N、P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沙条渠中的水质总体特征以Ⅱ类水和Ⅲ类水为主,其中,超标水质指标为TN,达到劣Ⅴ类水标准,P为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19个水质指标可由6个主成分来反映,其贡献率分别为:F1(TN、NH3-N、NO3--N、NO2--N、总碱度、Br-、硫酸盐)34.41%,F2(含沙量、浊度、色度、电导率)22.78%,F3(pH和UV254)13.95%,F4(TP)6.280%,F5(CODCr)4.990%和F6(Chl-a)4.830%;9个监测断面归为4类,相应地整个沉沙条渠可划分为4个功能区:入渠布水区(Y1、Y2、Y3)、快速沉降区(Y4、Y5)、缓慢沉降区(Y6、Y7、Y8)和出水稳定区(Y9).此外,水质与泥沙关系的室内模拟实验表明,条渠来水的P浓度随着泥沙颗粒的沉降而降低,TP在0—15 h内快速下降,而后缓慢下降,30 h内基本达到平衡;而泥沙颗粒对水中N浓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
试论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的工程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江中游洪患自古乃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数百年来不得治愈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对症下药。从洪患形成的地学环境分析和数百年抗洪经验总结来看,行洪不畅,泥沙淤积和长期以堵为主的抗洪方式是长江中游洪患得不倒根除的主要。疏-疏水和疏水是根治长江洪患的唯一出路,开辟分洪河道,疏沙淤垸降和蓄水分洪是长江中游共减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5.
马娜  寇健  陈玲  赵建夫 《四川环境》2004,23(1):67-69
长江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及水质情况。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水库腹心地带。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穿万州区全境。过境流程83公里。万州区溪流纵横。水网密布,多数河流直接排入长江。而且在三峡库区大移民进程中有大量的移民集中在万州。在三峡大坝即将合龙之际,研究长江万州流域的水质情况无疑对指导库区的清理工作、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该地区的水污染源进行了初步考察。同时对万州区段长江流域的水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该区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而且水中的泥沙含量与其COD水平有相关关系。江水中大部分的COD是由泥沙携带的有机物的贡献。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一种移动测试系统能够快速得出路面尘负荷,并结合GPS仪显示路面尘负荷的空间分布。在车辆顶部和车轮后部分别安装颗粒物浓度测试仪逐秒测试2点的PM10浓度,浓度差记为c,同时利用测试逐秒的经纬度信息和车速。根据AP-42标准方法采集分析了典型道路的尘负荷,建立了路面尘负荷、车速和浓度差之间的函数关系为sL=9.89.C0.810.e-0.068s。根据测试数据得出了呼和浩特市典型道路的尘负荷空间分布,从空间分布结果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施工活动较多的区域路面尘负荷较高,路面破损和两侧有未铺装区域的路面尘负荷较高,为道路扬尘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太湖淤泥和粉煤灰为原料,干燥后混合加湿搅拌,压制成40 mm×40 mm×40 mm的试样,经干燥后放入电阻炉中焙烧,测试分析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和焙烧温度下淤泥烧结砖的吸水率、抗压强度、腐蚀性及重金属浸出等性能。结果表明:增加粉煤灰掺量,砖体吸水率增大,抗压强度降低;当粉煤灰掺量30%、烧结温度950℃时,淤泥烧结砖强度可达到13.6 MPa,满足国家承重墙(MU10)使用标准。砖体浸出液微偏碱性,但不具有腐蚀性,高温焙烧可使淤泥中重金属得到有效固化。  相似文献   
28.
天津市春季典型道路积尘负荷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积尘负荷表征路面清洁程度,是道路扬尘排放清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也是各地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AP-42道路扬尘排放因子模型,2015年春季用真空吸尘法采集了天津市11条道路的扬尘样品,得到了不同道路类型以及不同车道的积尘负荷,并分析了积尘负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津市春季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慢车道的积尘负荷分别为0.282 0~1.064 5 g/m~2和0.050 4~0.173 9 g/m~2;5种道路类型的非机动车道的积尘负荷中位值均大于机动车慢车道积尘负荷的中位值;对于不同道路类型积尘负荷而言,非机动车道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次干道主干道环线支路快速路,机动车道慢车道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次干道环线主干道支路快速路;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道路两侧积尘负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9.
细粒含量对粉土液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三轴仪进行粉土液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干密度、有效围压、粉粒含量及粘粒含量变化对饱和粉土液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增加,粉土动强度增加;不同有效围压对动强度的影响不大,其他条件相同时归一化的动强度比基本不变;粘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对粉土动强度有较大影响。粉土中粘粒含量变化对动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不是单调变化的,而是在粘粒含量为8%时粉土动强度达到最小值;粉土中粉粒含量变化对动强度影响是单调线性关系,随着粉土中粉粒含量的增加,粉土动强度也线性增加。粉土中粘粒含量和粉土含量对其动强度的影响规律需从粉土的微观结构角度解释。  相似文献   
30.
长江流域泥沙特点及对流域环境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泥沙是流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通量,对流域环境具有直接影响。近40年来,长江上游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近一半,水土流失扩大了一倍多。金沙江下游干支泥沙80年代较60年代增加了12%-60%,而通过长江宜昌站的泥沙年平均输沙量则没有增加。由水土流失、山地灾害等带给流域系统的泥沙大部分堆积在各支流的中下游河道。50%以上的支流河道出现了严重的泥沙加积,加积速率可达5-20cm/a,部分支流因泥沙过只而呈辫状河特点。支流河道泥沙的过度液积,构成长江环境的巨大隐患。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或环境突然变化,堆积在支流的泥沙必然会进入主河道。一旦爆发,将严重影响到长江环境的安全。应尽快开展长江流域上游和支流泥沙的运移和淤积现状及规律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