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5篇 |
免费 | 750篇 |
国内免费 | 116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8篇 |
废物处理 | 285篇 |
环保管理 | 216篇 |
综合类 | 2017篇 |
基础理论 | 414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833篇 |
评价与监测 | 29篇 |
社会与环境 | 20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164篇 |
2014年 | 167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239篇 |
2011年 | 200篇 |
2010年 | 160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203篇 |
2006年 | 234篇 |
2005年 | 162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铁炭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铁炭法对高浓度难降解拉开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接近工业化的动态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化铁炭工艺对橡胶工业拉开粉废水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在Fe:C=2:1,pH=4,停留时间60min,曝气量0.1m^3/h时,拉开粉(BX)和COD的总去除率分别约为80%和45%。 相似文献
42.
Zhiqiao He Qiaolan Cai Huiying Fang Gaohua Situ Jianping Qiu Shuang Song Jianmeng Chen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3,25(12):2460-2468
A series of TiO2 with different crystal phases and morphologies was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hydrothermal process using titanium nbutoxide and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as raw material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samples was evaluated by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in aqueous solution under UV-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zing results of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Brunauer-Emmett-Teller measurement,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hoto-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is related directly to the 3D morphology and the crystal phase composition. An excellent catalyst should have both a futile 3D flower-like structure and anatase granulous particles. The 3D flower-like structure could enhance light harvesting, as well as the transfer of reactant molecules from bulk solution to the reactive sites on TiO2. In addition, the optimum anatase/rutile phase ratio was found to be 80:20,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相似文献
43.
44.
45.
天然色素生产废水是一种色度大、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了寻找该废水的有效处理方法,本文作者采用由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吸附组成的废水处理工艺,对该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稀释4倍的原水,当进水COD为14900mg/L左右时,UASB经过36h的水力停留时间,COD的去除率为58.2%~60.2%、出水色度为180~270倍,SS为119~126mg/L,pH值为6.5~6.8;UASB出水经过24h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COD的去除率超过90%,SS<70mg/L;最终经过Ca(ClO)2氧化和煤渣吸附深度处理,脱色可至无色,出水COD为200mg/L以下。UASB生物接触氧化氧化吸附组合处理工艺处理该类天然色素生产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采用A/O-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并针对工艺核心电催化氧化单元的相关运行参数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使用椰壳活性炭作为粒子电极基体材料,以Sn-Sb作为活性催化剂,在初始pH值<7、外加电压15 V条件下,电解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效果较好;联合工艺连续运行阶段,当水力停留时间达到11 d时,原水COD从(31 098±1 270)mg/L下降到(391±44)mg/L,渗滤液可生化性(B/C)从0.336±0.020提升到0.719±0.024,可生化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双氧水协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系统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与完全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对比。将100.0 mL经稀释的浓度为3 mL·L-1的双氧水溶液,用蠕动泵以1.67 mL·min-1的速度投加至正常运行的水解酸化体系底部,投加频率1 次·d-1。结果表明,水解酸化体系对COD的去除率为23%~46%,氨氮去除率在-93%~+8.5%之间波动,出水色度为125~150 倍;而接触氧化体系COD去除率提高至39%~59%,氨氮去除率接近100%,出水色度为100~125 倍。采用16S?r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双氧水协同生化处理系统和完全生化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发现双氧水可洗脱水解酸化污泥中的部分厌氧菌,促进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的富集,有助于脱色,并有助于洗脱接触氧化体系中的部分非优势菌,刺激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的生长,促进脱氮作用。 相似文献
48.
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氨基修饰的Fe/Cu-MOF-NH2,分别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UV-vis、EA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将其用于RhB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RhB的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和pH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性能;在合成Fe/Cu-MOF-NH2时,当含氨基配体与不含氨基配体的摩尔比为1∶1、RhB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1、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 mg·mL−1、pH为4.2时,光照4 h后,催化剂对RhB的去除率达到99.53%。活性物种淬灭实验结果表明,·OH、h+分别是Fe/Cu-MOF-NH2和Fe/Cu-MOF在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以上结果可为探究Fe/Cu-MOF-NH2光催化降解RhB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50.